×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收录与获奖
开放获取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出版道德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2002年, 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2-09-15
目次
全选
|
目次
Select
目次
西藏农牧业发展若干战略问题
成生魁, 闽庆文
2002, 24(5):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分析了西藏解放50年来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西藏农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西藏农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新时期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1、改变传统的粮食安全保障的观念,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因素,逐步实现粮食供应由“自给”向“自主”转变;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种植业由“增粮”向“增效”转变;3、全面实施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强调农牧结合,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一体化,加速农业也产业化。
Select
目次
粮食重视面积提取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康晓风, 王乃斌
2002, 24(5): 8-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粮食估产是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PS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种植面积提取方法上有了较大的进展。该文结合RS、GIS、GPS一体化体系,对农情采样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结以往采样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分区建立采样线的方法。同时提出了用GIS归纳方法建立样线BUFFER区模型,从理论方面对采样方法进行讨论,从而完善了整个系统的理论基础。
Select
目次
区域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与评估研究
陈浮
2002, 24(5): 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看增长依靠大量的土地、劳动和物质投入、还是依靠科技含量、劳动力素质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提高。本着全面性,层次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农业生产系统和保障系统的产出效率、技术革新、农村经济结构、资源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生态环境、设施农业和市场化程度等角度出发,该文选择25个因子作为参评变量,建立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梧州市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评估,提出: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已成为限制持续转变的瓶颈,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增加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
Select
目次
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研究
张永民, 赵士栋
2002, 24(5): 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利用近50年来长序列统计资料对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950年-2000年赤峰市耕地总量经历了3个增长期和2个减少期;耕地变化除具有以全市总量变化为代表的普遍特征外,南部和中北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50年来,与中北部各旗(县)相比,以敖汉旗为代表的南部3旗(县)耕地相对变化率较小,但1961年-1990年耕地减幅较大;通过文献调研和定量研究得知,50年来赤峰市耕地变化主要受5次大的政策因素驱动,并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显著相关。
Select
目次
新疆库车县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对策
满苏尔, 沙比提
2002, 24(5): 2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库车县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而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耕地、水资源,它们之间关系的协调性,直接影响到库车县的整个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绿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本县的耕地资源和发挥本县的资源优势,该文论述了库车县人口、耕地、水资源的多年动态变化关系,分析库车县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人均耕地少,地均水资源量不足,水土资源利用失衡,土壤肥力较低,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等问题。
Select
目次
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及协同机制分析
陆大道, 张晓平
2002, 24(5): 3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利用近50年来长序列统计资料对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950年-2000年赤峰市耕地总量经历了3个增长期和2个减少期;耕地变化除具有以全市总量变化为代表的普遍特征外,南部和中北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50年来,与中北部各旗(县)相比,以敖汉旗为代表的南部3旗(县)耕地相对变化率较小,但1961年-1990年耕地减幅较大;通过文献调研和定量研究得知,50年来赤峰市耕地变化主要受5次大的政策因素驱动,并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显著相关。
Select
目次
苏南大型集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研究
冯建
2002, 24(5): 39-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以来,苏南的集镇规划达到高潮。大型集镇,作为苏南一种较为普遍的集镇类型,其规划的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相对复杂,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该文选区苏、锡、常地区的6个集镇规划样本,从集镇性质、规模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路网设计和交通规划、公共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布局与集镇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等方面对苏南大型集镇的空间规划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最后,就规划实践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和新的尝试展开讨论。
Select
目次
资源安全机理及其经济解释
谷树忠, 姚子龙
2002, 24(5): 46-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的状态。资源安全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资源科学研究新领域。文中扼要地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的特征及热点问题。
Select
目次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
何岩, 罗先香
2002, 24(5):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和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挠力河的径流演变特征及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Select
目次
渭北高原植被保土保肥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
孙根年, 王秋贤
2002, 24(5): 58-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被保土、保肥、保水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对于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Select
目次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王思远, 张增祥
2002, 24(5): 6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Select
目次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张新长, 赵玲玲
2002, 24(5): 70-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研究区,以1995年、1997年的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图和1999年海珠区遥感影像图作为信息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Select
目次
空间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范月娇, 江晓波
2002, 24(5): 75-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利用近50年来长序列统计资料对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950年-2000年赤峰市耕地总量经历了3个增长期和2个减少期;耕地变化除具有以全市总量变化为代表的普遍特征外,南部和中北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50年来,与中北部各旗(县)相比,以敖汉旗为代表的南部3旗(县)耕地相对变化率较小,但1961年-1990年耕地减幅较大;通过文献调研和定量研究得知,50年来赤峰市耕地变化主要受5次大的政策因素驱动,并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显著相关。
Select
目次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唐海萍, 吴必虎
2002, 24(5): 81-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和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挠力河的径流演变特征及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Select
目次
矿山表外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高阳, 谢英亮
2002, 24(5): 88-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Select
目次
北京市生活垃圾定价及计量收费研究
陈科, 梁进社
2002, 24(5): 9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的状态。资源安全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资源科学研究新领域。文中扼要地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的特征及热点问题。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