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收录与获奖
开放获取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出版道德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2002年, 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7-15
目次
全选
|
目次
Select
目次
沙尘天气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范围与强度分析
康晓风, 张建辉
2002, 24(4):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是作者应邀参加2001年7月10日-1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科学大会和7月18日-27日在荷兰马丝特里举行的第6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的报告总结。前一个大会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下的挑战”,后者的主题是“干旱地球的新水文学”。该文综合了L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污染指数(API);沙尘影响指数
Select
目次
21世纪前期青藏高原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前景探讨
赵建安
2002, 24(4): 5-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合理配置华北水资源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南水北调目前几个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方案的优化设想及其便捷的路线:从黄河沿偏关河调水至永定河上游 ,再以海河水系分流供应华北,然后从长江补水进黄河;实现以北方的水资源供应华北,以南方 青藏高原;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前景
Select
目次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摆万奇, 张镱锂
2002, 24(4): 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世界水资源的紧缺,水危机日益严重。如何通过水价机制来促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已成为全球日益关心的问题。水资源学家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定价方法。文中力图将各位专家们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其利弊,从而,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传统文
Select
目次
西藏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李光明, 潘贵堂
2002, 24(4): 1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而导致水环境恶化,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和阻碍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时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探讨湖泊富营养化原因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该文在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太"西藏;成矿带;资源远景;评价;展望
Select
目次
西藏昌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旅游资源开发
牛亚菲
2002, 24(4): 23-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提出白云花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地处霍林河下游半干旱区域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向海带来的负面效应。工程上马后,如果处理不好,水资源的拦截会减少对下游的补水量,使沿河湿地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补充,水位下降,乃至干涸。
Select
目次
纳木错湿地资源评价及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策
高吉喜, 袁军
2002, 24(4):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0年TM影响为基础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结合近40a的气象资料,选择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白灾、盐渍化、霜冻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区与评价研究。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轻灾害区、微"纳木错;湿地;评价;保护;合理利用
Select
目次
我国耕地估价研究思路的整合利用对策
曾磊, 周小萍
2002, 24(4): 3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矿业型城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煤炭资源开发,如今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污染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该文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本市目前产业发展困境的耕地;耕地估价;
Select
目次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陈百明, 张正峰
2002, 24(4): 43-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通过建立物种资源数据库,分析了贺兰山东坡不同高程段中植物物种资源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1、贺兰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升高先增加,随后又减少的变化趋势。海拔1400m-2200m是植物物种集中分布的地段,海拔1800m-2000m高程段内的物种丰富最大。2、地理成分多样性(土地整理;耕
Select
目次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成生魁, 闽庆文
2002, 24(4): 49-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新四川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有重点保护围管束植物39科55属67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中,裸子植物7科13属38种,其中I级18中,Ⅱ级49中,从生活型&全球化;水资源;水资源安全;对策;中国
Select
目次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树木的气候生产利研究
高素华, 郭建文
2002, 24(4): 5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华北高产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问题况进行了阐述,对华北高产粮区的典型区域山东省桓台县农用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善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在区域、农中国北方地区;树木;气候生产力
Select
目次
赣中红壤丘陵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及其经济效益评价
李家永, 张红旗
2002, 24(4): 6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载畜量和放牧率较为模糊甚至混乱的认识,该文综述了载畜量及其相关术语的概念,论证了载畜量与放牧率的区别与联系,概括了放牧适宜度理论。主要结论为:载畜量是特定时期内一定面积的草地能够放牧德加储量的理论值,而放牧率则是特定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实际放牧的(草食蓄牧业;评价;千烟洲;赣中红壤丘陵区
Select
目次
滇东南岩溶山区社区资源利用系统分析与模式重建
蔡葵, 戴聪
2002, 24(4): 68-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洲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水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矛盾引起的,定量化的研究二者的互相作用将有助于绿洲区荒漠化防治模式的建立和该区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文章针对民勤绿洲区水土资源利用的现状,把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流的FEFLOW软件结合,利用AreNiew GIS处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岩溶;社区发展;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
Select
目次
大别山区六安瓜名茶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丁登山, 梁修存
2002, 24(4): 74-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以来,苏南的集镇规划达到高潮。大型集镇,作为苏南一种较为普遍的集镇类型,其规划的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相对复杂,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该文选区苏、锡、常地区的6个集镇规划样本,从集镇性质、规模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路网设计和交通规划、公共用地大别山;六安瓜片;茶叶
Select
目次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裴盛基, 王雨华
2002, 24(4): 8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Select
目次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
冯彦, 何大明
2002, 24(4): 89-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九江一新济州段长江干流为研究区域,该文在进一步扩展长江岸线资源研究的区域范围的同事。通过建立包括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路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和岸线城市依托条件为主要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运用GIS手段和定量方法,探索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