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5年, 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5-11-15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目次
    成升魁, 赵士洞
    1995, 17(6):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生态系统和持续农业间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在生态系统概念的拓展与持续发展部分,论述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来的,认为对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并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在农业生态系统与深入研究,并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在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持续发展部分,论述了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研究重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的持续农业建设部分,论述了为了确立我国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及配套的技术体系,目前应积极开展对我国持续农业总体系发展战略和各亚系统的研究工作,以及积极进行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
  • 目次
    吴刚
    1995, 17(6): 8-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人类与环境、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及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资源与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保护资源与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造福于今,造福于未来的重大举措。
  • 目次
    董锁成, 郭文卿, 洪扬文
    1995, 17(6): 13-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沿海岛屿是海陆联系的“桥梁”,是开发海洋的基地。本文对我国岛屿资源组合类型及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应用这些模式对大福州地区沿海岛屿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 目次
    范青生, 佘世望, 肖小年
    1995, 17(6): 20-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一个抗菌植物资源大国,资源十分丰富。抗菌植物资源的研究是对该项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根据大量抗菌植物调查研究数据,本文概述了该项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并对其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提出了建议。
  • 目次
    管正学, 王建立
    1995, 17(6): 2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脱水菜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产量飞速增长,产品销售市场比较好。但存在着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齐、品种较少、信息不灵、产销脱节等问题。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脱水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对脱水菜产品的需求形势,对脱水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宏观调控、尽快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发展脱水山野菜产品的重要性。
  • 目次
    刘伯云, 刘光明, 唐治成, 杨邦柏, 余绍清
    1995, 17(6): 3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合理利用油桐资源,发展贫困落后山区经济,本文着重论述了油桐资源的现状、分布区域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油桐资源的建议。
  • 目次
    韩素英, 李怀忠, 齐力旺, 张云龙
    1995, 17(6): 37-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晋西山区红枣、核桃、仁用杏、苹果、梨、柿、山楂、花椒等经济林资源丰富,其产品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晋西山区林资源综合开发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开发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种植模式,指出综合开发利用经济林资源,是发展经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晋西山区贫困落后的根本措施。
  • 目次
    罗天祥
    1995, 17(6): 44-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胜里骆杉木人工林乔木层林冠年截留率为15.6%,林下植物层的年截留率为21.7%(占林外降水量的18.3%)降水强度是影响截留量(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同时,林冠的枝叶生长和林下植物盖度的变化对截留(率)大小也有一定影响,林冠截留(率)与林外降水量间存在密切对数关系,而林下植物截留量(率)与林冠降水量或林外降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随不同季节而变化,冬春为幂函数,夏秋为直线或对数关系,这主要与降水强度有关。乔木层和林下植物层的养分年淋溶归还量为:氮2.41,钾12.05。镁3.51kg/hm2,钙和磷则为0。其中,乔木层的淋溶量为:氮2.68钾8.98,镁0.73,磷和钙为0;林下植物层的淋溶量为:磷0.35,钾3.10,钙5.98,镁2.78,氮为0.植物叶子的养分吸收特点对乔木层和林下植物层的养分淋溶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 目次
    刘黎明, 卿上华
    1995, 17(6): 5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善和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的关键。本文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为例,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土地利用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式,主要过程包括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空间面积分配;土地利用系统生态设计等。
  • 目次
    穆越, 彭补拙, 涂成炎, 叶德嘉
    1995, 17(6): 62-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论述矿山地的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政治发展模式,为该省发展,为该省发展“持续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 目次
    廖俊国
    1995, 17(6): 68-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是我国的高寒农业区,也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并从西藏农业生产特点出发,通过西藏农业生产的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以探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
  • 目次
    陈宝平
    1995, 17(6): 7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池州地区水资源的基本概况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对该区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从水利工程和生物措施等方面提出对本区水自演合理开发利用和整治规划的基本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