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4年, 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5-15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目次
    卿笃学, 严泰来, 朱德海
    1994, 16(3):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黄淮平原253个县1983-1989年农业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种植业产值波动与主要作物总产波动、各作物的总产波动与单产、播种面积波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稳定种植业生产的建议。
  • 目次
    高安
    1994, 16(3): 5-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淮海平原 、风沙化、风沙流
  • 目次
    郭洪海, 林守宗, 刘兆辉, 史立本, 赵树慧
    1994, 16(3): 12-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及渤海莱州湾滨海区土壤含盐量高和肥力低为其突出特点。干旱的气候、黄河尾闾河道的摆动、咸水的侵染、风暴潮的侵袭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决定着土壤发生与发展的总趋势。生物与工种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咸、瘦、农、林、牧、渔、盐综合发展,是合理开发4黄河三角洲、土壤资源、土壤盐
  • 目次
    成升魁, 许毓英
    1994, 16(3): 20-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农业面临的七大问题;中国现代化农业道路的选择;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 目次
    英仲权
    1994, 16(3):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磷是云南的优势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目前开发程度低,矿山基础薄、技术装备陈旧,采选工艺落后,资源损失消费严重,经济效益差。文章认为,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磷肥及磷化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加快该省磷矿业的发展。
  • 目次
    李鹤鸣
    1994, 16(3): 3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中游水资源优势特别突出,矿产资源丰富,农业自然资源具有浓厚潜力。水资源可通过水产、水电、水运进行多向开发,矿产资源可跨地域、跨行业联合开发,农业自然资源则宜采取集药开发战略。
  • 目次
    丁德峻, 张旭辉
    1994, 16(3): 40-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江苏实际情况,改进了彭曼公式中的系数,加入作物需水系数和土壤供水系数,建立农田蒸散量的计算模式,计算出淮北地区主要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及时分布规律。同时,提出了20cm小型蒸发器产测蒸发量与标准蒸散量的统计模式,以此作为计算农田实际蒸散量的补充方法。
  • 目次
    陈玉山, 彭乃志
    1994, 16(3): 47-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功率谱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宁夏太阳辐射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资源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及太阳辐射总量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南少北多、南小北大的地域分异规律;太阳辐射资源呈现出明显时间变化规&功率谱、最小二乘法、太阳辐射资源、宁夏
  • 目次
    刘中丽, 郑大玮
    1994, 16(3): 55-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提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 目次
    王献薄
    1994, 16(3): 62-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目的和要求,讨论了保护区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以及在区域规划中的作用,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相应见解和对策。
  • 目次
    陈易之
    1994, 16(3): 65-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院考察大量资料,主要概述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提出了面临的一些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 目次
    暴增海, 马桂珍
    1994, 16(3):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竹荪的各类、分布、生态环境、生理学、形态学、人工驯化栽培、深层发酵、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开发提高竹荪单位面积产量的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的研究。
  • 目次
    范繁荣, 马祥庆, 王荣溪
    1994, 16(3): 7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福建省不合理利用山苍子资源导致山苍子资源不断下降的现实,作者对其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调查。据此提出了调整本省山苍子生产布局、选育良种、建立山苍子原料林基地,加强山苍子栽培技术研究,开发山苍子柠檬醛系列产品等生产模式,使山苍子资源向经济优
  • 目次
    刘顺, 王波
    1994, 16(3): 76-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以围栏为主要手段的配套技术体系,在改良双辽县半干旱退化草场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及效益,对其同类型的草场改良与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