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李 浩, 刘晓洁, 柳文华, 马建琴, 夏 军
    2009, 31(9): 1454-1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海河流域和墨累-达令流域在水资源状况、用水结构、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两国流域管理的不同方面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墨累-达令流域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各地水管理局三级管理体制,合理、有效地促进流域管理的有效实施;海河流域实行多部门、多层次的流域管理体制,造成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的局面;②墨累-达令流域立法理念统筹考虑流域内的水、土和其他环境资源要素,使流域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而海河流域缺少流域综合管理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③墨累-达令流域在政府有效调控下,通过完善的水权制度、规范的水市场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则主要通过行政手段;④墨累-达令流域管理注重公众参与;海河流域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参与流域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借鉴墨累-达令流域的成功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海河流域管理的政策建议:流域管理过程中倡导一体化的管理理念;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海河流域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和实施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的水资源市场运作体制;加强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John Langford, 柳文华, 尉永平, 夏 军, 占车生
    2009, 31(9): 1461-1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澳大利亚和中国都面临水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本文比较了中澳两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异同点。主要结论是:①除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外,中澳两国的水资源状况基本类似,两国的年均降雨量比较接近,降雨和径流都具较高的时空变异性;农用灌溉是主要的水利用方式,占年抽取水量的70%;两国都过度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导致环境退化;②两国在管理制度和举措中却存在很大差别,相对而言,澳大利亚水管理体制简单可行,其通过伙伴关系建立的流域管理局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反,中国有一个复杂的水管理系统,以自上而下的体系设置和跨部门协调为主;在灌溉水管理和流域管理中,澳大利亚已经把重点放在系统化的方法上,应用工程、技术、经济和体制方面的综合措施,相比之下,中国尽管制定了一些经济和体制方面的改革规划,但更重视工程和技术措施。这种水资源管理重点的差异,影响了两国在未来几年内水资源研究的重点,澳大利亚研究优先为政策和管理,而中国则重视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③中国可以从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受益的是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包括:用系统化的思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流域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以及加强科研和政策管理间的联系;两国也面临着一些共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提高水的生产效率的同时恢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理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曹英杰, 刘昌明, 刘小莽, 郑红星
    2009, 31(9): 1470-14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分析潜在蒸散发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对气温、风速、水汽压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年尺度上潜在蒸散发对水汽压最为敏感,其次是温度和太阳辐射;在季节尺度上,春夏两季潜在蒸散发对温度最为敏感,对风速最不敏感;秋冬两季潜在蒸散发对水汽压最为敏感,对太阳辐射最不敏感;②从空间分布上看,潜在蒸散发对温度和水汽压的敏感系数以海河流域南部和冀东沿海的低海拔地区为最高,流域北部的燕山和太行山高海拔地区为最小;③潜在蒸散发对太阳辐射变化的敏感性表现出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则表现出由南往北递增的趋势;④趋势分析表明,海河流域1957~2008年间,潜在蒸散发对风速、太阳辐射和温度的敏感程度都呈增大趋势,其中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对水汽压的敏感程度有减弱的趋势。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陈 超, 王恩利, 夏 军, 于 强
    2009, 31(9): 1477-14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Water Poduetivity)是节水农业研究的最终目标,定量分析作物WP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明确该区作物W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对指导该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利用华北平原3个代表性试验站各连续3~4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试验资料,校准验证澳大利亚开发的APSIM模型,然后利用校准后的APSIM模型和研究区域32个气象站1961年~2005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GIS技术,对华北平原不同供水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WP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①当不考虑作物品种变化时,华北平原小麦、玉米WPET(产量与蒸散量比值)分布响应于该区平均气候状况,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②充分供水情景下全区小麦WPET为(1.38~1.69)kg/m3,平均值为1.53kg/m3,玉米WPET为(1.69~2.05)kg/m3,平均值为1.83kg/m3;非充分供水情景(仅满足作物水分需求一半)下两作物WPET分布与充分供水情景下相似;雨养情景下小麦WPET为(0.29~1.57)kg/m3,平均值为 0.77kg/m3,玉米WPET为(0.86~2.13)kg/m3,平均值为1.47kg/m3;③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作物水分生产力的主要气象因子,研究区域小麦生长季VPD北高南低的趋势使得小麦WPET呈北低南高分布特征;而玉米生长季VPD西高东低,玉米WPET呈西低东高的趋势。改善灌溉管理可提高作物WP,减少由土壤蒸发损失的非生产性耗水对提高作物WP也具有重要意义。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刘苏峡, 莫兴国, 邱建秀
    2009, 31(9): 1486-14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性拟合、小波分析、Mann- Kendall 方法对华北平原104个测站空间平均的近56年来的逐日风速资料进行了倾向、周期、突变等特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951年~2006年间,华北平原风速呈减小趋势,变化率约为-0.016m/(s·a),四个季节中冬季风速降低趋势最为明显,递减率也最大-0.022m/(s·a),而夏季风速递减趋势最不明显。 风速的长期变化还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年平均风速在1980年前后出现明显的突变点,从各季节平均风速来看,夏、秋季突变出现的时间稍早于春、冬季节,且夏季突变情况较复杂,出现多个突变区域。 到90年代时, 各季平均风速的M-K统计量UF的平均值都超过或接近0.0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表明风速开始显著下降。复值Morlet小波分析的结果显示,风速变化存在1a、8~10a以及15~20a左右的变化周期。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吴 凯, 于静洁
    2009, 31(9): 1493-1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用水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经济与农业状况、水资源环境与管理水平等。本文回顾了1950年以来华北地区农业用水情况。以1980年和2000年为时间节点,可划分3个阶段:①地表水为主、粗放灌溉阶段。农业用水量持续上升,农业供水主要依赖地表水;②地下开采持续增长阶段。农业用水量和比重均下降,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③节水灌溉深入发展阶段,用水矛盾加剧,节水灌溉农业深化。分析华北地区农业供水情况表明:未来农业供水将进一步紧缩。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调整作物结构;发展综合农业节水措施;山东、河南应积极开发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水资源化,利用地下微咸水,增加灌溉水源;在城郊和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大力发展喷灌、微灌技术。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王 洁, 徐宗学
    2009, 31(9): 1498-15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白洋淀流域7个气象站1957年~2006年5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针对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的不足,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运用R/S分析方法,估算各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得到流域气温、降水量的持续性特征,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稳定性检验,再结合两种方法得到其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贡献最大,且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将呈持续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未来一段时间降水量可能持续下降。白洋淀流域未来气候将向干热化方向发展,这可能是白洋淀“干淀”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高彦春, 龙 笛, 王 晗
    2009, 31(9): 1506-1513.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平原湖泊,具有缓洪滞沥、蓄水兴利、保护生态平衡等诸多生态功能。近几十年来,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流域气温逐年升高,降水和径流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下游水质恶化、湿地锐减。尤其是下游的白洋淀,正面临水体污染,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干淀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白洋淀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统筹分配流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的重要途径。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刘贯群, 宋献方, 袁瑞强
    2009, 31(9): 1514-1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地下水动态的研究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在黄河三角洲代表性区域黄河农场地区的典型地貌单元上安装的自计水位计,获得自2004年5月到2005年5月30分钟一次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和水温动态资料,和其中一个观测孔地下水电导率动态。结合同时期日降水量资料,阐明一个完整水文年内浅层地下水对降水入渗补给的响应过程和特点,讨论了浅层地下水动态形成的机理。主要结论有:①沉积物之间岩性的差别导致浅层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差别。泛滥平原相沉积物中地下水的动态类型为渗入-蒸发型,而河流相沉积物中地下水的动态类型为渗入-径流-蒸发型。降水是引起浅层地下水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②浅层地下水温度变化主要受大气温度年内周期变化的驱动,然而雨季日降水量大于10mm时地下水温度平均升高约0.3℃;③进入雨季后累积降水量超过300mm是地下水EC值对降水响应的阈值,雨季降水对浅层地下水有暂时的淡化作用。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贾绍凤, 严婷婷
    2009, 31(9): 1522-1528.
    本文运用水资源投入产出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用水进行了定量分析。将传统投入产出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取水和排污数据相结合,建立了河北省2002年水资源投入产出表,从取水和排污角度对河北省各部门用水特性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认为河北省国民经济用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用水总量大、效率低,石油化工等重工部门污染严重;进而,以水资源投入产出结构为基础,结合线性规划和AHP法,对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用水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制定了四套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建议,可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专栏:华北平原与澳M-D流域水资源研究
    刘 杰, 刘晓洁, 马建琴, 夏 军
    2009, 31(9): 1529-15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灌溉水价偏低而起不到对用水户的用水需求进行调节,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水价改革,利用经济杠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长期实行的低价供水政策特别是灌溉水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缺乏运用价格杠杆协调水资源供求及利于激励节水的定价方法等具体内容的研究。本文在论述我国农业灌溉水价的历史沿革以及澳大利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进展及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澳大利亚灌溉水价制度的对比研究,提出应对我国的农用水价进行改革,并对我国的水价政策改革提出建议,基于两部制水价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确定了引黄灌区新的水价,能为我国的水价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陈亚宁, 付爱红, 李卫红
    2009, 31(9): 1535-1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生态健康的概念、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开都河-孔雀河源流荒漠区生态“不健康”,山区和平原绿洲区生态“健康”;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生态“健康”,下游生态“不健康”。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可恢复程度难易来说,四源流的山区和平原绿洲区以及干流上、中游生态环境容易恢复,四源流的荒漠区以及干流下游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可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资源生态
    陈亚宁, 何 斌, 李卫红, 周孝明
    2009, 31(9): 1545-15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运用先进仪器,对不同监测断面的胡杨液流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液流日变化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形式,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胡杨液流在树干2个方位上,东南面液流速率高于西北面,且液流速率随木质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大直径的胡杨,其液流速率、耗水量相对较大;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提供的较为充分的水分来源,决定了该区胡杨日水耗量较其他地区胡杨大,2005年2次生态输水后,河岸两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胡杨液流和水势作为两项生理指标都对地下水位变化灵敏响应。
  • 资源生态
    董新光, 李 霞, 石瑞花, 尹业彪
    2009, 31(9): 1553-1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孔雀河畔59块样地的调查数据,应用重要值计算了天然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流域天然植物多样性与地下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孔雀河上游至下游,土壤pH值增加,在土壤pH<8.56时,植物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增加,植物种类、数目及平均盖度增加,长势良好,反之则降低;②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含量增加,离河50m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大,离河300m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离河650m处由于有人工灌溉,多样性指数又较大;③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土壤pH值是影响孔雀河畔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地下水埋深<3.6m、土壤pH值<8.56是适合天然植物生长的双重临界指标,低地下水埋深、高土壤pH值和重度盐渍化是植物多样性低的诱因,对下游河道进行间歇性输水和对周边有天然植物分布的农田适时大水漫灌,将有利于河畔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
  • 资源生态
    胡远满, 李秀珍, 肖笃宁, 殷 洁, 张盼盼
    2009, 31(9): 1561-15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多时相多数据源的遥感影像(1973年的航片、1995年的TM影像及2004年的SPOT-5影像),从不同等级石漠化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区近30多年来的石漠化风险格局变化的特征,以期了解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石漠化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从景观水平上来看,整个区域的景观正在向程度更高的石漠化风险的方向发展,表现为极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的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高度和极高度石漠化风险斑块的面积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从斑块类型水平上来看,不同等级的石漠化风险斑块的变化差异明显,在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上都存在差异,其中极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出大幅度的下降,而变化最不明显的是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无明显的增减趋势。
  • 资源生态
    潘耀忠, 宋国宝, 张树深, 朱文泉
    2009, 31(9): 1568-15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地区城市化进程迅速,自然植被萎缩和生产力下降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北京范围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进行模拟,并分析植被净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格局。结论如下:①2007年北京市植被净生产力模拟总量为7.62×106tC,植被NPP在空间上分布非常不均匀,主城区是全市巨大的绿色消费区NPP模拟结果较低,不均匀的NPP状况在空间形成一系列等值线,其中生产力为4200tC的等值线基本与全市山体高程线平行,这反映出全市NPP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异特征;②一年内植被NPP在4月、5月份增加最快,7月、8月份达到最大,在全部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类型由于作物的播种、收割以及灌溉等耕作过程使其植被NPP的季节性变化不同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③在区域尺度上,林地对植被净生产力的贡献率最高占70.17%,耕地占13.73%,然而在六环内林地对NPP的贡献率下降至27.85%,耕地对NPP贡献率增加至27.48%;从1996年~2006年,六环范围内的耕地面积从1100.07km2 减少到 484.13km2,耕地的减少导致主城区植被净生产力总量减少近1/3。对于北京地区来说,耕地对区域植被生产力累计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以提高区域植被水平。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刘兆飞, 徐宗学
    2009, 31(9): 1573-15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GCM输出和统计降尺度技术,在渭河流域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选取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作为预报量,分析了渭河流域未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利用NCEP再分析数据与站点实测数据选择合适的预报因子并建立大尺度环流因子和预报量之间的经验统计关系,其中数据序列分为1961年~1990年和1991年~2000年2个时段,分别用于模型率定和验证;然后,应用确立的统计关系将HadCM3输出的未来数据(包括A2、B2两种情景)降尺度到站点尺度,基准期选取1961年~1990年。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未来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其增温幅度在A2情景下比B2情景下高;两种情景下,日最高气温增温幅度较日最低气温略大;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在2020s、2050s和2080s时期的空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空间变化在A2和B2情景下大体呈现出由流域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变弱的趋势。
  • 气候资源
    康淑媛, 刘艳艳, 张 勃, 张耀宗
    2009, 31(9): 1581-1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复值Morlet 小波分析及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 并借助地统计软件ArcGIS (9.X)对黑河中上游1960年~2005年日照时数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年均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β值为18.57;春、夏、秋、冬四季日照时数均为上升趋势,β值分别为7.13、7.72、3.18和6.96;②年、季节的日照时数变化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对于年均日照时数而言,酒泉、金塔、鼎新一线为日照时数升降的分界线,以北为主要的上升趋势区,升幅大于8.0h/年;以南则主要表现为下降趋势,降幅在(1.9~31.5)h/年;③日照时数年变化具有12年左右的主振荡周期和5年左右的次振荡周期,年代际特征明显。日照时数在1975年开始由显著增加趋势变为不明显的减少趋势;④年、夏冬两季日照时数的变化主要是大气中云量变化引起的,而春秋两季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 气候资源
    顾骏强, 林惠娟, 杨 军, 赵 伟
    2009, 31(9): 1587-15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也是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经验公式Q=Q0(a+bs),根据杭州1993年~2005年逐时太阳总辐射和逐日日照百分率的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回归分析,按季节导出杭州太阳日总辐射经验公式的系数,并对四季经验公式进行检验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按季节建立的经验公式的精度较高;②杭州地区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值为359.17MJ/m2,月太阳总辐射在(204.31~564.83)MJ/m2之间;月变化表现为双峰型,5月和7月为两个高值, 6月因受梅雨天气的影响为一相对低值;③杭州日总辐射的历年平均值为11.87MJ/m2,上午、下午辐射总量分别7.52MJ/m2和4.35MJ/m2,比例约为1.7∶1一天中杭州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在11时36分出现。
  • 气候资源
    冯夏清, 徐东霞, 章光新
    2009, 31(9): 1592-15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陆地水文循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50年来,嫩江流域径流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并带来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嫩江、石灰窑、同盟、江桥、大赉水文站1956年~2006年51a的径流资料,采用Morlet 小波对嫩江流域径流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研究,结果表明: 流域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8a、20a、45a多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且以45a尺度的年代周期信号最强,表明45a尺度的年代周期变化最为明显;嫩江、江桥气象站的降水周期与上述径流资料基本一致,说明降水的变化是流域径流演变过程的重要自然控制因素。
  • 气候资源
    陈鹏狮, 纪瑞鹏, 李荣平, 米 娜, 张玉书, 周广胜
    2009, 31(9): 1599-16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拟蒸散的物理过程,计算农田蒸散量是进行生态系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气象部门进行土壤湿度预报的首要条件。本研究以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蒸散实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基于常规气象数据的蒸散模型(Hargreaves法、Priestley-Taylor法、FAO-Penman-Monteith法)和基于气象梯度数据的蒸散模型(波文比法、梯度法、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①Hargreaves法、Priestley-Taylor法和FAO-Penman-Monteith法日蒸散的模拟结果较为一致,总体上高估20%~26%,其中Priestley-Taylor法模拟结果最优;②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的农田日蒸散精度较高,但模型中涉及的物理过程和参数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难于获取;③波文比法在波文比小于0.4且仪器精度较高时可以得到较准确的估算值。研究同时还指出,仪器的安装高度及高差设计对梯度法估算蒸散十分重要。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于格, 于潇萌, 张军岩
    2009, 31(9): 1607-1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州湾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与自然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的优越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研究胶州湾地区1980年~2000年近2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发展有较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①1980年~199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城乡建设用地和牧草地等转换;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少量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都在减少,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多;②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反映出来。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 资源经济
    Alberto Rovetta, 范秀敏, 何其昌, 刘炳凯, 朱明华
    2009, 31(9): 1612-16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多,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焦点,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费用在垃圾处理系统总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对垃圾收运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文章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总的垃圾收运距离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城市垃圾收运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以扫描算法和分枝限界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基于优化的结果和GIS技术实现优化作业路径的动态显示,为实际垃圾收运作业提供决策依据。最后,通过调研区浦东新区的实例表明优化后的作业路径减少了17.7%,节约了垃圾收运的成本,证明了该求解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资源经济
    宇 鹏, 周敬宣
    2009, 31(9): 1619-16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为例,探讨在战略环境中,如何评价区域层次的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构建能源需求量的完全分解模型来研究影响能源需求量变化的因素。通过对武汉市1995年~2005年的历史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影响武汉市能源需求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这2个因素作为主要调控变量,设计6种发展模式(包括《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提供的发展模式),并预测这6种模式下的GDP、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预测结果表明:模式4是既能实现节能目标,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较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论证了模式4的可行性,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
  • 资源经济
    陈兴鹏, 李杰兰, 王 雨, 张子龙
    2009, 31(9): 1624-1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结构模型,表明经济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反馈关系。包括8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人造资本子系统,不可更新资源子系统,可更新自然资源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模拟分析软件VENSIM PLE5.4模拟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对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旨在揭示青海省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响应,为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也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突出,对自然资源表现出弱可替代性;青海省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投资是青海省环境友好型建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