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姜先桥, 李亚松, 刘春华, 雒国中, 王 昭, 张兆吉
    2009, 31(3): 355-3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崔亚莉, 李长青, 邵景力, 王 荣, 杨齐青, 赵宗壮
    2009, 31(3): 361-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严明疆, 杨丽芝, 张光辉
    2009, 31(3): 368-3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华北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以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为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及其评价关键技术,包括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成果区划应用分析方法,将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统一在水循环系统中科学评价,以达到充分发挥地下水主要功能的综合效益最佳的目标。最后,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划分以资源功能为主或以地质环境功能保护为主的适宜区域,这为调控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之间矛盾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费宇红, 李 铎, 刘立军, 钱 永, 许广明
    2009, 31(3): 375-3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华北平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调蓄地层、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最大可调蓄空间为1478.05×108m3,现状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可调蓄空间为326.29×108m3。制定了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的选取原则,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的最好地带是山前冲洪积扇和中东部平原的古河道带。本文在山前冲积扇地带选择了7处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各调蓄有利地带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方式。7处调蓄有利地带利用当地水源调蓄方案实施后,地下水可增加补给量为16.68×108m3/d。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3处有利地带的调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调蓄方案实施后对地下水供水环境的恢复效果十分明显。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池娅萍, 崔亚莉, 林 坜, 邵景力, 王亚斌
    2009, 31(3): 382-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实施的日益临近,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调控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优先考虑严重超采中心区及深层水减采等一系列地下水调控原则,结合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给出了南水北调实施后的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应用所建立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地下水调控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0年地下水开采调整,重点控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中心漏斗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石家庄漏斗年均水位上升速率2.1m/a;深层地下水漏斗影响范围也有显著缩小,德州水位回升年均上升速率为(0.8-1.5)m/a。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陈京生, 陈宗宇, 皓洪强, 王 莹, 卫 文, 张凤娥
    2009, 31(3): 388-3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界对于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存在争议,这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方式和开发战略的制定。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属性的定义、内涵,地下水补给以及开发后含水层系统的响应等方面来讨论深层地下水的更新性。含氚的现代地下水分布在山前平原,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接近当地降水加权平均值,说明当地降水补给占有相当的比重,氚含量与深度的关系反映了150 m深度以上地下水是可更新的,其更新强度约为3%/a。中东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放射性碳-14年龄为10 ka B.P至大于35ka B.P,其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值比现代地下水要低得多,反映了末次冰期补给水的特征。根据水均衡方法估算的河北平原承压含水层1985年~1995 年间的平均更新强度为 0.09%/a,1990年~2000年间的平均补给强度为0.12%/a,说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定程度的侧向补给,但是其更新强度仍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可更新含水层系统的更新强度0.2%/a。尽管这部分承压地下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但因其更新相对比较缓慢,可以看作“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应该按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来规划开发与管理。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陈宗宇, 费宇红, 苗晋祥, 宋海波, 杨 梅, 张兆吉
    2009, 31(3): 394-3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量的野外资料分析,发现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最大埋深已达65m,埋深大于10m的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4.4%,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串珠状分布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工业城市;深层地下水位最大埋深达110m,埋深大于40m分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3.1%,形成了华北平原复合漏斗,面积占52.6 %。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降水量减少、河道渗漏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变化分析,发现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的形成与人类开采地下水和降水量持续减少密切相关,通过采用关联度计算分析,认为人类开采地下水是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主导因子。
  • 专栏: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
    谢振华, 邢国章, 许苗娟, 张凤娥, 张兆吉
    2009, 31(3): 400-4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下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供水特点及历年出现的供水危机,提出了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保证城市供水的措施,对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以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为实例,介绍了应急水源地论证、勘探、建设过程,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及供水保证程度,提出了停采后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能力的恢复措施,对应急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提出了5点措施。北京市建设的5个应急备用水源地可提供(90×93)×104m3/d左右的开采量,保障了连续9年持续干旱条件下的首都供水安全,其建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 水资源
  • 水资源
    陈克恭, 尚海洋, 徐中民
    2009, 31(3): 406-4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虚拟水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核算了甘肃省1992年~2005年城镇不同收入群体虚拟水消费量,并从虚拟水消费量与消费性支出、单位消费性支出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三方面,分析城镇各收入群体虚拟水消费特征。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①过去的14年中各收入组群的虚拟水消费量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且1992年~1997年下降的速度要快于1998年~2005年;②各收入群体的单位消费性支出的虚拟水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最低收入户组,下降幅度最小的为最高收入户组,1992年~1997年间下降的速度远快于1998年~2005年;③14年中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各组群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在1992年~1997年间的变化幅度,比1998年~2005年间变化幅度大。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在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满足人类对于生活消费品的需求的同时,改变消费结构和改善消费模式,提高消费的多样性,是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这一点对于地处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甘肃省来讲,尤其重要。
  • 水资源
    王海青, 杨明金, 袁健萍, 张 勃
    2009, 31(3): 413-4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黑河流域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监测站1950年~2004年55 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径流年际变化规律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指标,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采用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黑河流域出山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莺落峡多年径流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趋势不是很显著。1959年和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突变开始的年份,195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多变少的突变年份,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少变多的突变年份。累积距平曲线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同时验证了这一结论;②受径流补给条件(大气降水)的影响,莺落峡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即5月~10月,其径流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都超过80%,11月~次年4月所占比重不大;③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1950s最大,2000s最小,其它各年代介于二者之间,但差别不大。集中期最大径流量1970s和2000s出现时间较多年平均的7月30日推迟6~7天,其它各年代出现时间比较接近,前后仅相差一两天,相对变化幅度呈现减小的趋势,绝对变化幅度表现出节律性变化规律;④集中度RCD有比不均匀系数Cv为大的变幅和分辨力,能更充分地反映径流年内分配的特点,用集中度RCD表示径流年内分配更为合适。
  • 水资源
    郝芳华, 金英学, 吴洪涛, 武春友
    2009, 31(3): 420-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现有的绿水评估研究状况,并针对现有绿水研究中缺乏小尺度评估方法等问题,使用SWAT水文模型在小尺度建立了多角度评估绿水(包括绿水量的静态估算、绿水的时空分布估算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估算)的方法。以碧流河上游地区为例,用此方法估算了绿水量,研究了绿水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绿水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绿水是水资源的最大组成部分,在绿水成分中绿水流是主要部分;②从时间角度看,全年中除了8月,绿水占优;③从空间角度看,绿水主要集中在主河道附近地区;④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绿水流量变化差异显著。基于SWAT水文模型模拟建立的绿水多角度评估方法,是引入绿水概念后进行小尺度绿水评估研究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值得在中国推广使用。
  • 水资源
    卜红梅, 刘文治, 张全发
    2009, 31(3): 429-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元统计分析在水质评价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秦岭南坡的金水河流域的水质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①聚类分析将采样时间明显划分为 2 组,分别对应干季和雨季,说明金水河水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同时,将采样点分为 3 类,从空间上反映不同的水质水平和污染程度;②因子分析提取了3 个公因子,分别反映水体的离子浓度和硬度、含氮水平及含磷水平;③通过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到了3 个公因子和不确定因子对各个指标的贡献率,表明金水河的水质受到各个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为金水河水资源利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我国秦巴山地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
    褚玉良, 高 军, 马红丽, 马耀峰, 张佑印
    2009, 31(3): 435-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考虑区域代表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区域旅游资源代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界定出16个典型入境旅游省市,并由此组合出中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和六大入境典型旅游区。通过建立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区位熵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企业在全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典型旅游区之间、典型旅游区内部以及典型旅游省市4个维度上的数量区位熵及收入区位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东部沿海旅游带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明显高于西部内陆旅游带;入境旅游典型区之间也表现出东部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均显著高于西部典型旅游区的态势;典型旅游区内部区位熵值表现出很强的单级现象;典型省市之间的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即经济发展越好的省市其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相对越高。最后文章针对不同层面上入境旅游企业的区位熵差异,从旅游产品开发、企业政策法规、企业投融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
  • 旅游资源
    刘丽梅, 吕 君
    2009, 31(3): 442-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利用生态学中的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以及采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和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来分析植物样方的植物种类多样性,结合样方的种类组成和盖度等来探究旅游发展对草原植被的环境影响。通过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类的影响、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影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群落外貌的影响分析,得知旅游活动对植被生态安全干扰的破坏在Ⅲ级以上,群落由克氏针茅占优势转变为以冷蒿为主的草原变型,今后必须加强对草原旅游开发与规划理论以及开发模式的研究。
  • 旅游资源
    李创新, 李振亭, 马耀峰
    2009, 31(3): 450-4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单纯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往年份的数据,测定未来可能的竞争力大小及强弱,缺乏旅游发展实践的反证。为此,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思想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旅游竞争力效度的概念,建立评价模型,考量区域旅游竞争力实际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用旅游竞争力和竞争力效度双维指标测定特定旅游区旅游发展态。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旅游区发展态的测定得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各旅游区发展态的地区不均衡性非常突出,9大明星旅游区中只有四川旅游区地处西部,其余的均为东部的旅游区,而西部其他11个旅游区不是处于瘦狗旅游区就是处于问题旅游区,这就要求对旅游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给以充分重视,特别是要重视处于问题旅游区的陕西、云南、广西和重庆4个旅游区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旅游竞争力优势,使它们力争发展成为明星旅游区。
  • 旅游资源
    刘 梅, 姚克敏, 于 波
    2009, 31(3): 456-4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说明了以热量平衡为基础,适合中国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模型的建立原理,确定了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1979年~1996年(缺1993和1994年)16年全国198站旬平均气象要素资料,研究了体感温度模型在城市环境气象开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讨论了应用体感温度进行旅游气象研究的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各代表旬最佳旅游地点的确定,主要针对元旦、春节、春季、五一、夏季和国庆几个时间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元旦、春节期间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高原景观旅游和台湾港澳旅游区;春季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区、云贵高原旅游区和万里长江旅游区;夏季最佳旅游区为东北旅游区和青藏旅游区;国庆期间大部分地区均比较舒适,最佳旅游区域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万里长江旅游区和云贵旅游区。同时根据各旅游区代表站日平均体感温度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时间。这些研究结论为全国城市环境气象领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陈少勇, 郭忠祥, 石圆圆, 王劲松
    2009, 31(3): 462-4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的1961年~2006年历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年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6年增温率0.24℃/10年,从1971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7年有一次显著突变;②季风区年平均气温标准差和相对变率分布较均匀;③大多数区域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西南地区;④用EOF将该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分为全区一致型、准南北差异型、中间型3种常见分布模态,用REOF将该区细分为季风北部区、南部区、中部区和云贵高原区4个分区;⑤全区性的异常偏热年,大部分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5年左右的年际周期;⑥年平均气温的转折和突变先从云贵高原开始,过10年左右南、北部转型,再过10 年左右是中部转型;⑦对气温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 气候资源
    李 军, 梁 萍, 周伟东, 朱洁华
    2009, 31(3): 472-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弄清全球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热量资源的影响,本文应用M-K检验、EOF展开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华东地区1961年~2005年热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华东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2℃,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1℃,冬季的增温最为明显;M-K检验显示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出现了突变;②稳定通过0℃、10℃积温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积温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6年和1999年;③稳定通过0℃积温EOF展开前3个特征向量的累计方差为84.1%,其中第一特征向量表明了华东地区为整体积温增加的一致性,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北相反的分布特征,第3特征向量表现为东西相反的分布特征,稳定通过10℃积温EOF展开前3个特征向量的累计方差为74.2%,前三个特征向量的分布特征与稳定通过0℃积温的分布特征类似;④华东地区无霜冻期平均为239.2d,呈明显增长趋势,无霜冻期在1996年出现了突变,年代际变化显示,无霜冻期的增幅随年代有增大的变化趋势。
  • 气候资源
    封志明, 孙小舟, 杨艳昭
    2009, 31(3): 479-4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辽河流域在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紧缺,参考作物蒸散量可为该区作物灌溉和区域灌溉需水量提供定量依据,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西辽河流域11个气象台站1952年~2007年来的月和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对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辽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量介于861~1330mm之间,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态势,月最高气温是西辽河流域年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②近55年来,西辽河流域年际蒸散量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增加不显著,季节分布情况而言,多数站点春季和夏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增加趋势,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③夏季蒸散量的变化是西辽河流域年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
  • 气候资源
    罗文红, 杨秀海, 卓 嘎
    2009, 31(3): 485-4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那曲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不同时段牧业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社会统计资料,分析了近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牲畜存栏、牲畜饲养、经济效益收入等状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地气候变化与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增高,降水量、相对湿度、低云量增加,蒸发量、总云量、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那曲地区牲畜总头数、不同牲畜数量、牦牛出栏数(率)、羊出栏数(率)、仔畜成活数量呈增加趋势,牲畜死亡数呈减少趋势;总收入与牧业收入均有急剧的增长。那曲地区牧业生产与气象要素(最高气温除外)存在着密切联系,即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低云量与各牧业要素呈正相关,蒸发量、总云量、日照时数与牧业要素呈负相关。总体来看,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牧业生产,根据气象条件建立的拟合方程基本可以拟合出牧业要素的变化。
  • 气候资源
    高吉喜, 刘军会
    2009, 31(3): 493-5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86年、200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遥感影像、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986年~2000年,研究区植被NPP下降了21.7TgC,单位面积NPP下降了35 gC/(m2·a);②NPP>400 gC/(m2·a)的区域明显缩减,NPP<400 gC/(m2·a)的区域则迅速扩张;③NPP升高区位于华北段的西部和西北段的南部,其它地段NPP明显降低;④NPP变化同降水、干燥度指数变化成正相关,同温度变化成负相关; 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NPP变化程度各异。
  • 气候资源
    康淑媛, 柳景峰, 杨明金, 张 勃
    2009, 31(3): 501-5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依据张掖市6县(区)6个气象观测站点近50年(1956年~2004年)来逐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张掖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张掖市的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β值为4.7mm/a),其中秋季降水量增加明显(β值为3.9mm/a),春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但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59.1%;②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③春季和夏季都形成以民乐县为中心的降水量高值区;春季只有高台和临泽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甘州区降水量下降趋势最明显(β值为-5.1 mm/a),秋季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地区位于山丹县(β值为4.2 mm/a),冬季降水量民乐县增加趋势最明显(β值为0.65 mm/a)
  • 资源信息
  • 资源信息
    侯汝彪, 黄妙芬, 宋庆君, 王晓梅, 邢旭峰, 张敏慧
    2009, 31(3): 509-5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一号小卫星自2005年10月27日成功发射以来,经过3年的运行,已经获取了大量的图像,在众多领域得到定性方面的广泛应用。由于星上缺乏自带定标系统,限制了该卫星在定量方面的应用。为了拓展北京一号小卫星在定量遥感方面的应用,开展辐射定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辽宁省盘锦市选择了两个地面定标场,于2008年5月23日北京一号小卫星过境的同时,进行了场地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观测,根据反射率基法,将这些参数带入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出卫星入瞳处辐亮度,与卫星多光谱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到辐射定标系数。研究表明:①虽然所选择的定标场下垫面性质不同,但是获取的辐射定标系数差别不大,利用两辐射定标参数计算的辐亮度,差值不大于2 W/(m2·sr·um);②两个定标场地对应绿、红和近红外3个波段的平均斜率分别为:1.455、1.289和0.684;截距分别为:-10.828、-9.102和-5.055。最后,根据先验知识,对利用辐射定标系数计算的像元辐亮度值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所获取的辐射定标参数可为相关领域定量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提供参考,并弥补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缺乏绝对辐射定标系数的不足。
  • 资源信息
    金 翠, 宋开山, 张 柏
    2009, 31(3): 515-5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250m空间分辨率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为数据源,通过基于Savizkky-Golay滤波重构高质量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并对滤波后的NDVI数据集做主成分变换,通过分析前6个主成分的各时间点的因子载荷曲线,提取地表不同植被类型物候信息的总体差异,采用“分层非监督分类法”,由简到繁,由主类到亚类,逐级分解,最终得到三江平原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结果表明:旱地、水田、草地、湿地、落叶阔叶林及水体的分类精度均在88%以上。而由于混合像元问题,针阔混交林与居民用地的分类精度较低。对研究结果定性评价发现,基于MODIS/NDVI数据集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与三江平原实际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与MODIS土地覆盖产品相比,在类型识别和空间位置精度方面有本质性的提高,尤其是林地类别和居民用地的识别。本文的分类结果体现了三江平原土地覆被分布细节信息,说明本研究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分类方法在三江平原土地覆盖制图中具可行性。
  • 资源信息
    盖永芹, 李 超, 李晓兵, 梁 燕, 张 立
    2009, 31(3): 523-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1年和1997年北京市密云县的两期TM遥感数据,遥感反演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盖度,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因此,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在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坚持植树造林,保持草地、保护耕地和控制未利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