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Table detail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circulation
MA Lijun, LIANG Xiaoyao
Resources Science, 2024, 46(11): 2321-2333.   DOI: 10.18402/resci.2024.11.17

自变量 变量解释 衡量方式 数据来源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旅游业的要素投入量和基础设施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和旅游设施水平 2005—2019年各省份的GDP[24,38] 2006—2020年各省份统计年鉴
对外开放程度 入境旅游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各省份吸引外资的能力,影响商务旅游的发展 2005—2019年各省份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重[24]
交通条件 交通密度决定各省份的可进入性和旅游流动的便捷性,且特色交通也是地区旅游吸引力的构成部分 2005—2019年各省份铁路运营里程和公路里程之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37]
旅游接待能力 旅游接待能力体现了旅游地的经济接待与转移功能,是地区旅游经营物质基础的反映,较高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可增强入境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正向感知,激发旅游需求 2005—2019年各省份星级酒店数量[29] 2006—201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2019》;《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0》
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决定了地区的旅游发展规模和地区吸引力。对于入境旅游者而言,高级别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 2005—2019年各省份5A、4A级景区数量[39]
地理区位 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地理区位决定了旅游流动的便利性,影响旅游需求,也影响着区域旅游合作关系 空间距离,两省的省级行政中心的直线距离[40] 百度地图
空间邻近性,若两省份相邻,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37]
Table 2 Sele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indicators for the inbound tourism flows circulation quality
Other figure/table from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