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匹配视角下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与状态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
杨清可, 王磊, 李永乐, 秦贤宏
|
Land use spatial equilibri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
YANG Qingke, WANG Lei, LI Yongle, QIN Xianhong
|
|
表1 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评价指标体系
|
Table 1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regional land use spatial equilibrium
|
|
目标层 | 要素层 | 指标层 | 权重 | 作用方向 | 土地供给能力指数(SAI) | 土地资源保障指数(LRI) | 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 | 0.023 | + | 人均耕地生产能力 | 0.047 | + | 耕地开发利用程度 | 0.038 | + | 水资源保障指数(WRI) | 水资源丰度 | 0.011 | + | 可利用水资源潜力 | 0.073 | + | 农业用水与耕地匹配程度 | 0.028 | + | 生活和工业用水与城镇工矿用地匹配程度 | 0.032 | + | 生态条件指数(ECI) | 土地退化指数 | 0.024 | - | 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 | 0.082 |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0.025 | - | 环境质量指数(EQI) |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 0.036 | - | 劣V类水体比例 | 0.029 | - | 灾害约束指数(NDI) | 地震危险性 | 0.019 | - | 活动断裂状态 | 0.023 | - | 地质灾害危险性 | 0.033 | - | 土地需求强度指数(LDI) | 土地开发广度(LBI) | 建设用地占区域面积比重 | 0.183 | + | 人口集聚密度(PDI) | 单位面积人口分布数量 | 0.135 | + | 经济开发力度(ELI) | 单位面积GDP产值 | 0.076 | + | 非农产业比重 | 0.08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