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及分异特征
杨旭, 屈志光, 邓远建

Spatial convergenc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forestry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in 30 provinces of China
YANG Xu, QU Zhiguang, DENG Yuanjian
表1 控制变量指标构成与选取依据
Table 1 Control variables and the basis for their selection
属性 指标类别 指标构成 选取依据
外部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lnGDP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消费市场,理论上对林业PTE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对外开放水平 林业实际利用外资额(lnFDI 外资利用水平较高时,一方面,可能发挥技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可能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影响方向不确定。
技术市场环境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TEC 技术市场越成熟,为林业发展的技术供给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林业PTE的提高,理论上对林业PTE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内部因素 林业收入水平 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lnINC 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理论上对林业PTE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三产产值占林业总产值比重(INST 林业三产产值占比的提高,有利于林业投入要素的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上对林业PTE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林业人力资本 林业系统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重(EDU 林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林业技术创新与推广能力,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理论上对林业PTE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a) 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率(VAL 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率的加剧,说明区域林业生产环境相对较差,将影响到林产品的产量,理论上对林业PTE提升具有负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