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变量
| 观测变量 | 变量缩写 | 来源 | 社会环境(SE) | 周围的邻居都愿意退出宅基地 | SE1 | 万亚胜等[15]; 周翼虎等[16] | 村集体鼓励我退出宅基地 | SE2 | 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公开透明 | SE3 | 宅基地退出后就业、养老及医疗保障完善 | SE4 | 家庭环境(HE) | 农业生产收入不可观 | HE1 | 万亚胜等[15]; 张慧利等[4] | 家庭生计主要依赖非农收入 | HE2 | 退出宅基地会得到家庭成员支持 | HE3 | 宅基地环境(HLE) | 存在闲置宅基地,无法发挥其价值 | HLE1 | 万亚胜等[15]; 张慧利等[4] | 宅基地破旧,居住感不佳 | HLE2 | 宅基地距离城镇较远,生活不便 | HLE3 | 感知风险(PR) | 我担心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合理 | PR1 | 胡银根等[17]; 张慧利等[4] | 我担心宅基地退出补偿不能按时到位 | PR2 | 我担心退出宅基地后会提高生活成本 | PR3 | 我担心退出宅基地后无法养老 | PR4 | 我担心退出宅基地会失去农村土地 | PR5 | 感知易用性(PEOU) | 我认为宅基地退出政策清晰易理解 | PEOU1 | 邬文兵等[23]; 曹雪旺等[24]; 周翼虎等[16] | 宅基地退出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 | PEOU2 | 退出宅基地后,家庭成员容易适应城镇生活 | PEOU3 | 感知有用性(PU) | 退出宅基地能够增加家庭收入 | PU1 | 万亚胜等[15]; 周翼虎等[16] | 退出宅基地能显著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 PU2 | 退出宅基地能够改善子女教育条件 | PU3 | 退出闲置废弃宅基地能实现农房升值 | PU4 | 退出宅基地能够方便在城镇学习或工作 | PU5 | 退出决策(ED) | 在未来有需要时,我愿意退出宅基地以获得补偿 | ED1 | 杨翾等[25]; 曹雪旺[24]; 周翼虎[16] | 我愿意了解详细的宅基地退出政策 | ED2 | 我愿意劝说亲友退出宅基地 | ED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