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路径及其理论解析
冯凌, 郭嘉欣, 王灵恩

Marketization path of touris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FENG Ling, GUO Jiaxin, WANG Lingen
表1 中国代表性旅游生态补偿实践
Table 1 China’s representative touris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actice
时间 旅游地 补偿内容 补偿对象 补偿机制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 将青城山门票收入的30%用于森林保护 森林资源 政府主导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建立景区旅游收益缴纳及反哺制度;建立“社区共管”模式 生态资源
社区居民
政府主导
社区参与
21世纪初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针对生态系统设立科研保护资金;针对社区居民提供直接资金补偿、特许经营补偿以及间接就业补偿 森林资源
社区居民
政府主导
社区参与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 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由景区收入和政府专项资金共同构成 生态资源 政府主导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设置资源保护费和特许经营费 生态资源 政府主导
普达措国家公园 主要对社区居民进行补偿,包括旅游经营服务项目补偿、征地补偿等直接补偿和就业、特许经营等间接补偿 社区居民 社区参与
武当山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有偿使用费 生态资源 政府主导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 生态资源 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