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体综合观测的湿地资源观测指标体系构建
|
钱建利, 杨斌, 张贺, 杨瀚文, 郑林昌, 谭昌海, 代辛
|
Development of an indicator system of wetland resources based on mu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
QIAN Jianli, YANG Bin, ZHANG He, YANG Hanwen, ZHENG Linchang, TAN Changhai, DAI Xin
|
|
表3 湿地资源立体综合观测指标信息一览表
|
Table 3 Wetlan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
|
层级 | 指标体系 | 计量单位 | 参考观测频率 | 指标功能 | 参考观测仪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大气层 | 气候资源 | 太阳能辐射资源量 | 气温 | ℃ | 1次/小时 | 影响湿地内地表水蒸发量及植被生长 | 干湿球温度表 | | | 大气水分资源量 | 相对湿度 | % | 1次/小时 | 反映大气水分资源量、计算气候风能资源总储量 | 干湿球温度表 | | | 气候作用过程 | 日降雨量 | km3 | 降雨时观测 | 反映大气降雨→水资源补充 | 雨量器 | | | | 降水面积 | mm/天 | 降雨时观测 | 估算大气降水量 | 遥感观测 | 地表层 | 生物资源 | 资源数量 | 植物种类 | — | 1次/2年 | 反映物种多样性 | 野外调查 | | | | 植被面积 | hm2 | 1次/年 | 计算植被覆盖率 | 遥感观测 | | | | 植被高度 | m | 1次/2年 | 计算蓄积量 | 测高仪 | | | 资源质量 | 植被覆盖度 | % | 1次/月 | 反映植被茂密程度 | 多光谱冠层指数测量仪 | | | | 微生物种类 | — | 1次/2月 | 反映植被微生物环境 | 野外调查 | | | | 微生物数量 | — | 1次/2月 | 反映植被微生物环境 | 野外调查 | | | | 动物种类 | — | 1次/2年 | 反映植被提供生境情况 | 样线法、样方法 | | | | 动物数量 | — | 1次/2年 | 反映植被提供生境情况 | 样线法、样方法 | | | 气候与植被作用过程 | 植物蒸腾量 | mm | 连续观测 | 反映植被→气候调节 | 光合仪 | | 地表水资源 | 资源数量 | 地表水位 | m | 连续观测 | 计算河流径流量 | 雷达水位计 | | | 水域面积 | km2 | 1次/月 | 计算地表水总量 | 遥感观测 | | | | 地表径流量 | m3 | 连续观测 | 计算地表水总量 | 地表径流测量仪 | | | 资源质量 | 水质 | — | 1次/月 | 反映地表水的污染程度→生物生存环境 | 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或实验室分析 | | | 气候与地表水作用过程 | 水温 | ℃ | 1次/小时 | 反映大气→地表水 | 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 | | | 蒸发量 | m3 | 1次/小时 | 反映地表水→大气补充 | E601蒸发皿 | | | 地表水与土壤作用过程 | 下渗量 | m3 | 连续观测 | 反映地表水→土壤水分补充 | 蒸渗仪 | 地下层 | 土壤资源 | 资源数量 | 土壤类型 | — | 1次/2年 | 反映土壤类型特性 | 野外调查、遥感观测 | | | | 土壤分层厚度 | cm | 1次/2年 | 反映土地资源量、计算涵养水源量 | 土壤取样钻 | | | 资源质量 | 土壤理化性质 | — | 1次/月 | 反映湿地内土壤污染状况→植被生长环境及种群分布情况 | 实验室分析测试 | | | 气候与土壤作用过程 | 土壤水分蒸发量 | % | 1次/小时 | 反映土壤→大气补充 | 蒸渗仪 | | | 土壤与地表水作用过程 | 土壤含水量 | m3 | 1次/月 | 反映土壤→地表水影响 | 重量烘干法 | | 地下水资源 | 资源数量 | 地下水径流量 | m3 | 连续观测 | 反映地下水径流量 | 地下水流量计 | | | 地下水储水量 | m3 | 1次/年
| 估算地下储蓄水资源量 | 模型模拟计算 | | | | 地下水水位 | m | 连续观测 | 反映地下水变化程度,预测预警水量变化 | 高精度水位计 | | | 资源质量 | 水体理化性质 | — | 1次/月 | 反映地下水污染程度→生物生存环境 | 实验室分析测试 | | | 气候与地下水作用过程 | 降水入渗量补给量 | m3 | 降雨时观测 | 补给量:大气→地下水 | 模型模拟计算 | | | | 潜水蒸发量 | m3 | 1次/月 | 消耗量:地下水→大气 | 蒸渗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