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探讨
张贺, 王绍强, 王梁, 程书波, 姜正龙, 张子凡

Discussion on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elements
ZHANG He, WANG Shaoqiang, WANG Liang, CHENG Shubo, JIANG Zhenglong, ZHANG Zifan
表1 国外自然资源观测指标体系
Table 1 International indicator systems of natural resources observation
国家/组织 建立年份 观测网/观测系统名称 观测指标
世界冰川观测服务(WGMS) 1894 全球陆地冰川观测网(GTN-G) 冰川面积、形状、冰厚度、运动速度等
世界气象组织、日本等 1992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 臭氧量、气温、降水量、光照时间、风力等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996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 海洋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降水量、海水密度等
联合国、欧盟和美国环境规划署 2002 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 空气质量6参数、水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等
美国 1980 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 植物茎流、叶片温度、土壤水分、光辐射等
英国 1990 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ECN) 地表径流量、浮游动植物种类及丰富度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1993 国际长期生态观测研究网络(ILTER) 植被类型、地表水和土壤酸碱度等
美国 2000 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NEON) O3浓度、外来入侵物种、河流中含氮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