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气候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若干特征
郑景云, 文彦君, 方修琦

Changes of climate and land cove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ZHENG Jingyun, WEN Yanjun, FANG Xiuqi
表2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区及引发的洪涝灾害简要特征[8,22,52]
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rainstorm areas and its resultant flood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historical times
区间及简称 主要暴雨区 降雨特征 区域性洪灾分布区 发生区域性特大
洪灾*重现期
对下游干流
洪水的影响程度
黄河上游 积石山及周边高山地区 暴雨频次低、历时短,兼有强连雨 洮河中下游、湟水谷地,兰州—银川干流河段 190年 影响小
河口—龙门(河龙) 陕北、晋北高原 局地性暴雨,强度大但多历时短、范围小 陕北、晋北河川谷地 76年 重要影响
汾河、涑水河(汾涑) 太行山、吕梁山区 同上 太原、临汾、运城盆地 140年 重要影响
龙门—三门峡(龙三) 渭河、泾河、北洛河、秦岭山地 夏季多大暴雨;秋季多连强雨、历时长 渭河盆地 108年 重要影响
三门峡—花园口(三花) 环洛阳周边山地 多大暴雨,且历时长 洛阳周边及洛河、沁河流域 102年 重大影响
大汶河 鲁东山地 多大暴雨,但历时短 东平湖泄洪区 50年 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