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赵建吉, 刘岩, 朱亚坤, 秦胜利, 王艳华, 苗长虹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ZHAO Jianji, LIU Yan, ZHU Yakun, QIN Shengli, WANG Yanhua, MIAO Changhong
表2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目标层(一级指标) 系统层(二级指标) 准则层(三级指标) 单位 指标功效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城市建成区占比 % +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 +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元/人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公共服务水平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张/千人 +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 册/百人 +
城市用水普及率 % +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
基础设施水平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辆/万人 +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m2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 +
人均城市建成区面积 m2 +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水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人均耕地面积 hm2/人 +
资源环境利用 单位土地生产总值 元/km2 +
单位GDP能耗 tce/万元 -
人均污水排放量 t/人 -
人均废气排放量 t/人 -
人均能源消费 tce/人 -
清洁能源(天然气)普及率 %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升/日 -
资源环境保护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 万m3/日 +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