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量 | 定义与赋值 | 均值 | 标准差 | | 1.因变量 | | | | | 家庭层面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 | 0=四个环节均不实施亲环境行为;1=四个环节中有一个环节实施亲环境行为;2=四个环节中有两个环节实施亲环境行为;3=四个环节中有三个环节实施亲环境行为;4=四个环节中均实施亲环境行为 | 2.21 | 0.81 | | 地块层面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 | 2.13 | 0.87 | | 2.主要自变量 | | | | | 耕地总规模 | 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亩 | 8.71 | 6.62 | | 地块规模 | 地块实际面积/亩 | 3.37 | 3.06 | | 转入户 | 1=转入户,0=其他 | 0.15 | 0.36 | | 转出户 | 1=转出户,0=其他 | 0.06 | 0.23 | | 地块类型 | 1=转入地,0=自家地 | 0.11 | 0.31 | | 3.控制变量 | | | | | | 农户特征 | 年龄 | 户主的年龄/周岁 | 56.97 | 9.86 | | 文化程度 | 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职高;5=大专及以上 | 2.91 | 1.01 | | 家庭特征 | 家庭劳动力 | 家庭实际劳动力/人 | 2.54 | 1.00 | | 家庭年收入 | 家庭实际年收入/万元 | 6.48 | 5.85 | | 非农劳动力占比 | 标准化非农就业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比重/%2)(2) 非农劳动力占比,参照钱忠好等的做法[43],通过家庭标准化非农就业人数[标准化非农就业人数=(一年内非农就业10个月以上人数)×1)+(一年内非农就业7~9个月以上人数)×0.75)+(一年内非农就业4~6个月以上人数)×0.5)+(一年内非农就业3个月以下人数)×0.25)]占家庭劳动力比重来表征。) | 35.00 | 30.00 | | 非农收入占比 | 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 | 46.00 | 35.00 | | 家中是否有村干部 | 1=是;0=否 | 0.09 | 0.29 | | 耕地特征 | 耕地块数 | 耕地地块数/块 | 2.78 | 2.56 | | 地块肥力 | 1=一等地,2=二等地,3=三等地,4=四等地 | 1.61 | 0.74 | | 地块到家距离 | 地块距离家的实际距离/m | 797.56 | 881.14 | | 转入地块特征 | 转入方式 | 1=亲戚,2=朋友,3=本村农户,4=外村农户,5=村集体 | 2.96 | 1.40 | | 转入年限 | 约定耕种年限/年 | 9.44 | 8.36 | | 转入租金 | 租金水平/(元/年·亩) | 405.86 | 208.94 | | 转入合同 | 1=没有约定;2=口头合约;3=书面合同 | 2.10 | 0.62 | | 技术环境特征 | 参加培训次数 | 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的次数/次 | 0.55 | 4.51 | | 信息渠道个数 | 接收农业技术信息渠道的个数/个 | 1.17 | 0.73 | | 村庄特征 | 村庄位置 | 距离最近乡镇的距离/km | 3.74 | 2.48 | | 村庄交通 | 是否有城乡公交?1=是,0=否 | 0.53 | 0.50 | | 区域虚拟变量 | | 齐河县、邹平县、东昌府区(聊城)的区域虚拟变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