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可达性反贫困作用的空间分异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侯秀英, 邱荣祖, 林玉英, 王剑凯, 胡喜生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anti-poverty effects of traffic accessibility at the county level: A case of Fujian Province
HOU Xiuying, QIU Rongzu, LIN Yuying, WANG Jiankai, HU Xisheng
表1 县域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及权重
Table 1 Indicator system and weights for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t the county level
类型 具体内容 贫困地理识别度量指标 权重 子指标 权重
金融资本 现金或食物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水平 1.0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0
人力资本 家庭劳动力比例 综合劳动能力 1.00 农村农业从业人口比重/% 0.41
农村非农从业人口比重/% 0.59
自然资本 各种农用地面积和品质 耕地综合水平 1.00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0.30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kg 0.70
物质资本 牲畜及生产工具数量与质量 机械化水平 0.28 农村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kW/人) 1.00
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质量 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0.72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人) 1.00
社会资本
参与社会活动、获取社会资源的容易程度 城镇化水平 0.50 城镇化率/% 1.00
在社会群体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 社会支持水平 0.5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