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特征综述
黄姣, 李双成

A review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Jiao HUANG, Shuangcheng LI
表1 文献中的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汇总
Table 1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the literature
功能类别 功能名称 评价内容 代表性评价指标
经济功能 农业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收益 粮食、蔬菜、瓜果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或经营农业观光、民俗旅游、科普教育等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对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对财政的贡献、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 总量指标:农林牧渔产值,农业支出,农产品出口额,农业相关产业所缴税金[9]
② 单位面积指标: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农产品总产值[18]
③ 人均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综合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人均占有量[13,14]
④ 占比指标:观光农业收入占所在县市总收入的比重[18],农业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占比[9],农业总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14],加工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3]
生态功能 生态环境
调节服务
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气候调节、噪声消减、废物处理、土壤保护、水源涵养等调节服务带给人的收益 ① 生态用地面积指标:林地、草地、休耕地、稻田和池塘等的面积或比例[9,13,17],人均绿地面积[13,14]
② 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14,20-22]
③ 基于模型或经验参数计算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数量:固碳释氧[15,23],净化大气[23],消纳废物[23],生物能源[18],土壤碳储存[24],水土保持[25,26]
生态环境
负面影响
的改善
减轻农业活动造成的面源污染、土壤流失、生境质量破坏或生物多样性退化等负面影响的收益 ① 措施性指标: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10,13,15,18],因减少化肥施用获得的补贴数量[17]
② 结果性指标:观察到野生动物的数量[17],调整耕作方式后河道水质的改善、鱼群的数量变化、碳排放减少量[24],耕地破碎度变化[15]
社会功能 食品安全 供给本地或本国人民的达到特定质量要求的食品 ① 单位面积耕地承载的乡村人口数量[18]
② 食物里程[27]
就业 农业生产或服务活动中提供的就业机会 ① 总量指标:农业劳动力数量[28]
② 占比指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18],农林牧渔从业人数和女性从业人数分别占农村从业总人数的比重[13]
景观、休闲、文化、科教等社会服务 农业景观、民俗旅游、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科研教育活动带给社会的精神收益 ① 提供服务的条件: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级别[10],农业景观质量和可达性[17]
② 实际享受的服务:参加农业休闲活动的频率和人员范围[17],观光农业访客数占所在县市游客总数的比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