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经济带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转型模式研究
吴思, 胡守庚, 熊婷, 邹谢华, 朱繁

The pattern of land use transition in different major function zon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i WU, Shougeng HU, Ting XIONG, Xiehua ZOU, Fan ZHU
表2 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转型模式
Table 2 The patterns of land use transition in different major function zones
主体功能区 模式划分思路 土地利用转型模式 模式说明
城市化地区 建设用地利用转型方向为主导,耕地/林地利用转型方向为辅助 Du+Ru+主导型 建设用地规模与产出能力需适度提升,其中建设用地产出能力提升范围在(0~9.93) 亿元/hm2之间
Du+Ru++主导型 建设用地规模需适度增加,建设用地产出能力需大幅提升,提升范围在(9.94~58.47) 亿元/hm2之间
DuRu+主导型 建设用地规模需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产出能力需适度提升,提升范围在(0~9.93) 亿元/hm2之间
DuRu++主导型 建设用地规模需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产出能力需大幅提升,提升范围在(9.94~58.47) 亿元/hm2之间
农产品主产区 耕地利用转型方向为主导,建设用地/林地利用转型方向为辅助 Dc+Rc主导型 耕地规模适度增加,耕地产出能力需保持稳定
Dc+Rc+主导型 耕地规模适度增加,耕地产出能力需提升至6.5 t/hm2
DcRc主导型 耕地规模和耕地产出能力需保持稳定
DcRc+主导型 耕地规模稳定,耕地产出能力需提升至6.5 t/hm2
重点生态功能区 林地利用转型方向为主导,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方向为辅助 Df+主导型 林地规模适度增加
Df主导型 林地规模需保证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