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动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以大学生对宏村旅游景观图片的眼动实验为例
|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
Landscape 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eye movement:college student eye-tracking experiments on tourism landscape pictures
|
Suling GUO, Ningxi ZHAO, Jianxin ZHANG, Ting XUE, Peixue LIU, Shuai XU, Dandan XU
|
|
表1 眼动指标基本意义 |
Table 1 Basic meaning of eye movement indexes |
|
眼动指标 | 简写 | 基本意义 | 注视频率/(次/s) | FF | 注视次数与注视时间之比,反映评价区域受重视程度的指标,注视频率高则表示被试对图片感觉重要或较为感兴趣 | 注视时间比重 | PFD | 注视总时间与观察总时间的比值,注视时间比重越小,说明被试对图片的观察时间相对较长而注视总时间相对较短 | 平均注视时间/(ms) | AFD | 被试对每个注视点停留的平均时间,被试对图片认知越努力,其在注视点停留的平均时间就越长。 | 眼跳频率/(次/s) | SF | 单位时间内的眼跳次数,能够反映被试的搜素行为。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眼动频率高表明被试的搜索量大,其所观察的图片的特征不鲜明 | 眼跳时间比重 | PSD | 眼跳总时间与观察总时间的比值,反映被试在选取注视点上所用的时间 | 平均眼跳幅度/度 | ASA | 反映获取信息的范围。平均眼跳幅度越大表示图片特征越鲜明,被试能够直接到达目标区 | 平均眼跳速度/(度/s) | ASV | 评价被试获取信息范围大小的指标,反映图片信息的鲜明特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