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雷鸣, 孔祥斌, 张雪靓, 吴芳芳

Land use change and impact on groundwater storage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Ming LEI, Xiangbin KONG, Xueliang ZHANG, Fangfang WU
表1 研究数据描述
Table 1 Study data description
数据名称 数据描述 数据来源
土地利用数据 空间分辨率为1km×1km,分别为1990年、2010年两期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17]
降水量 空间分辨率为1km×1km,1990-2010年 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地面累年值年值数据集[18]
蒸散发数据 1980-2006年由IBIS(Input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模型输出的全球蒸散发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5°×0.5°栅格;由于缺少2010年蒸散发数据,2001-2010年是MOD16全球蒸散发数据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km×1km;两套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年 1980-200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全球变化模拟集成科学数据中心[19];2001-2010年数据来源于用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全球蒸散发数据产品[20]
出入境水资源流量 1998-2010年外调水量和入海水量 外调水量和入海水量来源于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黄河流域水资源公报以及淮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21-23]
地下水侧向补给量测算所需参数 潜流入渗系数,垂直于剖面的水力坡度,单位长度剖面面积,计算长度等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勘查报告》[24]
不透水系数α 透水系数α为0.633,林地的不透水系数α为0.291,水域的不透水系数α为1,草地的不透水系数α为0.369,未利用土地的不透水系数α为0.369 不透水系数α参考了钱建等的模拟结果[25]
地表水供给系数β 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水域的地表水供给系数β数据 由于缺乏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水域的地表水供给系数β数据,通过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黄河流域水资源公报以及淮河流域水资源公报的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以及生态耗水对地表水的消耗占比近似替代
统计数据 县域工业产值、人口数据以及粮食产量数据 据王静爱的研究[26],300~600mm降水带的居民每天耗水量在40~60L之间,年平均的耗水量为18.25m3,工业耗水数据主要依据全国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进行计算;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各县市统计年鉴[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