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
王泽宇, 卢函, 孙才志, 韩增林, 孙康, 董晓菲

Assess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a’s marine economic system stability
Zeyu WANG, Han LU, Caizhi SUN, Zenglin HAN, Kang SUN, Xiaofei Dong
表1 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S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rine economic system
目标层A 系统层B 要素层C 指标层D 指标解释及计算
海洋经济系统 抵抗力B1 经济发展C1 海洋投资效果系数D1 海洋生产总值增加值/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稳定性A 海岸线经济密度D2 海洋生产总值/岸线长度
海洋经济增长率D3 本期海洋经济增长值/基期海洋经济总值
人力资源C2 涉海就业比例D4 涉海就业人数/地区就业人数
涉海就业结构专业化指数D5 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涉海就业人数
基础设施C3 生产用码头泊位数D6 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6]中获得
星级饭店数D7 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6]中获得
海滨观测台分布数D8 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6]中获得
自然资源C4 海洋矿产资源标准量D9 具体说明请见公式①
现代海洋渔业资源生态位(宽度)D10 具体说明请见公式②
海洋新能源利用D11 具体说明请见公式③
恢复力B2 科技教育C5 科研机构密度D12 地区海洋科研机构数/全国海洋科研机构总数
海洋科技成果应用率D13 海洋科研机构成果应用课题比例
涉海科技人员素质D14 海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
产业结构C6 海洋第二、三产业贡献度D15 具体说明请见公式④
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D16 具体说明请见公式⑤
资源效率C7 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用水量D*17 沿海地区供水量/地区海洋生产总值
生态环境C8 污染治理项目数D18 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6]中获得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建成数量D19 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6]中获得
公式①wipi,式中i=1,2,3,4分别表示海洋原油、原盐、海洋天然气和海洋砂矿产量;pi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wi为指标权重。
公式②W=(S+AiP)(Si+AiPi),Sii类海洋渔业资源生态元数量态,即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产量;S为现代渔业资源生态元总数量态;Pi i 类海洋渔业资源生态元数量势,即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增长率;P为现代海洋渔业资源生态元总数量势;Ai为量纲转换系数。
公式③鉴于新能源利用目前的统计状况,数据采用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海洋电力业及海水利用业领域的数值,通过增加值表现地区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能力。
公式④指第二、三产业对整个海洋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用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与海洋GDP的比值与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海洋GDP的比值的和表示,比值越大,贡献度越大,海洋经济系统恢复力越强。
公式⑤H=i=13kihi,式中H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ki为第i个产业的产值占海洋产业总产值比例;hi为第 i 个产业的产业高度值;根据产业高度对其赋值为1、2、3,标志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