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二级分类 | 三级分类 | 构成要素 | 功能 | 人工型 生态用地 | 人工绿洲型生态用地 | 人工林地 | 人工绿洲内部和边缘的林地,包括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地 | 防风治沙,改善绿洲内部生态环境质量 | 人工草地 | 人工绿洲内的草地,包括公共草地、防护绿地和 庭院绿地 | 改善绿洲内部生态环境质量 | 蓄水区 | 人工修建的水库坑塘 | 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抗洪,净化水质,调节局地小气候 | 自然型 生态用地 | 天然绿洲型 生态用地 | 荒漠河岸林 | 疏林地和有林地:以胡杨、柽柳、灰杨和沙拐枣为主 | 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沙丘 活化;水源涵养 | 河谷林 | 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原河谷内闭郁度大于30%的有林地,以阔叶落叶乔木为主 | 平原低地草甸 | 平原低地盐化草甸、低地沼泽化草甸、低地湿地 草甸和沼泽类草地 | 其它林草地 | 天然绿洲的其它林草地 | 防风固沙 | 湿地型 生态用地 | 河流湖泊 | 河流、湖泊天然水体 | 生物多样性,防止湖底河底盐尘的裸露,提供绿洲农业所需要的水源 | 滩地沼泽 | 滩地和沼泽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荒漠植被型 生态用地 | 过渡带林草地 | 过渡带的林草地 | 防风固沙,削弱风力 | 荒漠林草地 | 荒漠中的植被 | 固定沙丘,避免成为沙尘暴 的策源地 | 盐碱型 生态用地 | 干排盐地 | 农田排出的盐分聚集地;绿洲外围低洼处的盐碱地 | 农田生态系统排除盐碱的汇合地,解决绿洲盐渍化的重要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