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孙静, 杨俊, 席建超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uitability of marine tourism base in China
SUN Jing,YANG Jun,XI Jianchao
表1 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rine tourism base in China
目标层 领域层(权重) 因素层(权重) 指标说明
综合指数

旅游资源基础指标(0.623)
海洋水质(0.125)

依据国家海洋水质标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自然和生物保护;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和海上运动或娱乐,以及与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第三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和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海洋水质类别越高,指标赋值越高。
滩涂、海滩适宜度
(0.115)
滨海滩涂或海滩生态状态,沙滩、珊瑚礁、或者丘陵等资源可以做滨海度假区,红树林可以作为滨海自然观光资源,淤泥和滩涂则不具备海洋旅游利用价值。按照其海滩、滩涂特征依次顺序赋值。
岛屿数量(0.115) 各滨海海域的岛屿数值越大,指标赋值越高。
气候舒适度(0.113) 依据UTCI舒适度指数模型选取海洋基地,将基本条件最佳舒适度区间设定在16~26℃,并计算各沿海城市UTCI达标天数比率。达标天数比率越大,指标赋值越高。
森林覆盖率(0.078) 森林覆盖率是体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区域面积(以地级市为单位)。森林覆盖率越大,指标赋值越高。
空气质量(0.077) 空气质量是衡量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AQI达标率=AQI达标天数/366。达标比例越大,指标赋值越高。
旅游发展现状指标(0.174) 旅游景区景点个数
(0.092)
统计各滨海区域内5A和4A级旅游景区总数和以海洋旅游为中心的5A级景区数。景区数量越多,指标赋值越高。
旅游收入水平和接
待人次(0.082)
统计各滨海区域旅游总收入总和以及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统计值越高,指标赋值越高。
旅游发展潜力指标(0.203) 人口密度(0. 091) 人口密度与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等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人口密度越大,指标赋值越高。
经济水平(0.112) 经济水平用城市人均GDP水平及增长速率表示,经济发展水平=f([人均GDP],[GDP增长率])。经济水平越高,因子赋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