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20
      

  • 全选
    |
  • 黄金升, 陈利根, 张耀宇, 赵爱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又是空间约束,其各种功能支撑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而产业结构变迁又型塑了土地要素的市场需求。因此,工业地价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联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土地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的PVAR模型,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工业地价变动之间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能够同向协调、互相促进,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①在东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水平较高,工业地价上涨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具有同一性;②在中部地区,工业地价上涨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同向变动的良性互动,但是过高的工业地价并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③在西部地区,工业地价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效应较弱,而且呈现出地价上涨不利于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趋势。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互动效应的地区性差异,来源于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市场化进程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应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以促进产业结构变迁;中部地区,应协调土地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适度对高地价进行调控;西部地区,则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然后再考虑对地价的调控。

  • 岳立, 李文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测度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探讨提升各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革方案,本文选取北京、天津等15个典型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非期望产出排放效率模型和期望产出效率模型,得到各省份城市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1-α)和期望产出扩张潜力(β),结合(1-α)和β值,将15个典型省份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区、粗放区和相对无效区三类区域。通过GML指数分析,得到三类区域在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累积正效应。三类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和影响因素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高效区和粗放区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特征相似,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效率增长;技术进步是影响相对无效区效率变动的根本原因,技术效率是促进相对无效区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 张立新, 朱道林, 谢保鹏, 杜挺, 王兴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的演变特征;③自然条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基础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区科技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

  • 丁琳琳, 吴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工业废水、工业SO2、工业NOX、工业烟(粉)尘等的排放对经济增长均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工业废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工业废水更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低成本”工业化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加快用地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减少工业用地投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

  • 张建, 诸培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 李凡, 许昕, 刘姿含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务实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2个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间176条可再生能源政策,基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从6个系统总计选取23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剖析并重点比较四类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一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储备状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来自垂直系统的国际扩散效应更为显著;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因素不同,其中能源目标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到国内系统的影响;框架政策和金融税收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到国内因素和国际垂直扩散系统因素的影响;公共投资政策则受到了国内因素和国际水平、垂直扩散系统因素的综合影响。

  • 芈凌云, 杨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估中国政府在引导居民生活节能方面已颁布政策的效力和节能效果,收集了中国1996-2015年间颁布的引导居民生活领域节能行为的政策文件,将其划分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信息型和自愿参与型四种类型,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四个维度建立评估模型,对65项政策文件进行了政策效力量化分析和节能效果评估。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政府发布的引导居民生活节能的政策数量与各年政策整体效力呈同向变化且波动较大,政策的年平均效力水平变化平稳且整体较低,政策效力的变化主要由政策发布数量驱动,政府对政策文件本身的内容效力重视不够;②政策文本效力的四个维度中,政策措施较多,但政策力度偏低,政策目标缺乏量化,政策反馈不足,导致政策年均效力难以有效提升;③政府的政策偏好与政策工具的实际节能效果出现偏差。中国政府的政策颁布一直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其他政策工具为辅,而政策工具节能效果检验却显示命令控制型政策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经济激励型政策和信息型政策的节能效果更好。

  • 朱永光, 徐德义, 成金华, 朱文琪, 尤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位居世界首位,研究铁矿石贸易在空间上的互动过程对中国铁矿石进口有参考价值。本文将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影响因素分为进口国因素、出口国因素以及阻力因素,分别构建进口国集聚、出口国集聚、进口国与出口国均集聚三种空间交互模型,并且将进口国因素分为需求因素和贸易因素对中国铁矿石进口进行预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进口国的需求因素是影响铁矿石贸易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影响效应较大;②进口国的贸易因素对铁矿石贸易具有较强的影响;③出口国的资源储量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和贸易程度影响较小;④地理距离与铁矿石贸易存在着正U型关系,经济距离与铁矿石贸易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U型拐点过后距离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变弱;⑤铁矿石进口的峰值滞后于需求峰值2年左右,中国铁矿石进口峰值预计在2018年左右到达。最后,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结构对中国铁矿石未来进口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谭力, 张志, 张高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湖北省东部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成因机制,对遏制违法开采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获取的2011-2014年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和重心模型等方法,从全部矿产资源、主要违规矿种的违规开采点密度分布特征和违规开采点重心转移两个层次、三个方面揭示矿产违规开采点空间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违规开采点集中分布在大冶市和阳新县,具有向大冶市与铁山区结合部转移的特点,但金属矿产违规重心几乎不变,建筑石料用灰岩逐年向阳新县转移,主要受矿产资源禀赋特征、交通便捷程度、不同行政单元结合部和经济发展刚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违规开采点重心呈“Z”型转移,迁移轨迹与监管疏漏导致的不同区域违规开采数量变化和重要矿种分布情况有关。

  • 袁长伟, 张帅, 焦萍, 武大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正确、客观地测算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与制定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基于2004-2013年交通运输碳排放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省域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探讨中国省域及东、中、西部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动,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聚集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随发展阶段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2005-2009年下降,2009-2013年效率缓慢上升的趋势;②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呈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规律,且相邻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③中国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聚集状态,其中河北、山东、江苏、天津等东部沿海省份形成“H-H”聚集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中南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普遍形成“L-L”聚集区;④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交通运输强度、要素禀赋、交通运输结构和节能技术水平,其中节能技术水平与碳排放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其它与碳排放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

  •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梁龙武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畜牧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中国作为畜牧业大国,测度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揭示其时空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和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2 669.899万t增长到13 189.955万t,年均增速0.288%,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业碳排放总量比重达74.48%~79.50%;②研究期内,中国高、低畜牧业碳排放区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偏高、中度畜牧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态势,高、偏高畜牧业碳排放区基本位于边疆草原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且排名前10位的畜牧业碳排放省区占全国畜牧业碳排放比重达57.50%;③2000-2007年,草原牧区是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而2007-2014年,农耕牧区演变为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④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对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78、0.127和-0.145,三者动态变化将共同决定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时空格局。

  • 王兴, 赵鑫, 王钰乔, 薛建福, 张海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而稻田又是CH4的主要排放源,因此研究其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具有意义。本研究基于2004-2014年水稻生产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碳足迹评价方法核算了中国水稻生产碳足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稻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碳足迹呈逐年增长,而单位产量碳足迹则出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21.24亿kgCO2-eq、32.58kgCO2-eq/hm2和-2.82kgCO2-eq/t;②不同省份由于水稻生产条件差异,其碳足迹存在较大差别,如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的江苏达7411.91kgCO2-eq/hm2,最低的黑龙江为4305.87kgCO2-eq/hm2;③年均单位产量碳足迹方面,最高海南为1419.35kgCO2-eq/t,最低吉林为602.12kgCO2-eq/t;④综合比较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碳足迹发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广西、广东、福建等),华中双季稻稻作区(江苏、湖南、江西等),其单位碳足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⑤水稻生产碳足迹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为稻田CH4排放,达85.05%,农资投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仅占14.95%,其中化肥投入占总碳足迹的10.25%。最后,本文建议通过改进农田管理措施(如间歇性灌溉、改进施肥、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效率来有效减少水稻温室气体排放。

  • 王中可, 郭峦, 张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共同构成了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但资源的属性差异是否会对非使用价值构成比产生影响尚存争议,研究此问题既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平衡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偏倚,也可以给实践生产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导向性。本研究采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引入心理认知强度,基于跨案例视角研究不同属性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构成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源的形态属性和产权安排属性对非使用价值构成比产生显著影响;②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研究显示受访者对不同属性资源的认知存在搭便车效应和惩罚效应;③SPIKE模型对高抗议支付研究结果的修正具有积极意义;④在非使用价值的研究中应重点考虑资源属性的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

  • 胡兴兴, 闵庆文, 赖格英, 吴青, 陈桃金, 潘思怡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样本,运用条件价值法调查遗产地居民的支付意愿来评估该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同时将遗产地样本区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探讨不同区域居民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为当地政府分区管理、完善补偿机制和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2015年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2914.20万元;核心区居民和非核心区居民的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分别是123.44元/a和140.07元/a,非核心区是核心区的1.14倍;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率为75.90%,非核心区居民为72.39%,核心区略高于非核心区;经Logit模型分析可知,情感因素是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核心区居民家庭负担情况、人居环境意识影响等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非核心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显著且均呈正相关,区域间差异明显。

  • 贾蕊, 陆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信贷约束引发的资本投入不足,生产要素配比不合理,以及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采用率低,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使用甘肃张掖367户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对不同灌溉技术条件下农户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农户信贷金额、利率和期限三个维度探析信贷约束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信贷约束对不同水平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金额约束和利率约束抑制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期限约束的影响则不显著;金额约束对生产效率较低农户的影响较大,而利率约束则对生产效率较高农户的影响更为突出。

  • 刘永茂, 李树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的扶贫工作形势下,农户脱贫致富与自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分析政府、社区支持活动对农户生计多样性弹性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弹性测度、分析研究框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农户生计与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户弹性进行了计算、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普遍弹性、特定弹性为常数,大小与可转换性有关;可转换性改变了脆弱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收入稳定性增加了构成不确定性;弹性可以用来判断发展能力和生计多样性可持续性,在落实识别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时,寻找穷人并支持的过程会影响整体农户、社区生计活动弹性,降低了农户、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实现了生计多样性弹性量化研究从评价体系到测量分析体系的进展,为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战略调整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支持。

  • 黄泽颖, 王济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4月的H7N9禽流感重创了中国的肉禽业,挫伤了大量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肉禽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养殖户养殖信心的恢复。中国肉鸡产业化发展迅速,生产契约日益影响农户生产决策,同时肉鸡生产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因此,探讨契约农业和地区差异对养殖信心恢复周期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全国6个肉鸡生产大省280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寿命表法、韦布尔分布函数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全体养殖户预计到2017年12月能恢复养殖信心;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户或来自北方的养殖户受H7N9事件的冲击较小,养殖信心恢复较快;养殖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信心恢复概率比未参与的高77%,南方养殖户比北方的信心恢复概率低89%。

  • 潘佳, 汪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中国湿地保护立法进行整体、系统和深入分析的成果尚不多见,为此,从立法角度研究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规定、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中国湿地保护相关的立法及政策,相继经历了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前为谋取经济利益保护湿地生物资源立法时期,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后至2012年“十八大”前逐步认识湿地生态价值采取就地保护湿地的立法时期,以及“十八大”以来至今将湿地作为环境要素独立保护的立法时期。就当前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立法而言,有关湿地保护规定的数量虽然多,却存在诸多不足,集中表现为:相关规定目标定位偏离、内容零散化、缺乏操作性;湿地保护的专门规定法律位阶过低;湿地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混乱;有关湿地保护及利用的规定严重滞后。本质上讲,上述问题的产生源于专门和可操作的湿地保护法规缺位。由此,亟待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立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等专门法规为核心寻求突破;对涉及湿地保护利用的现有法规与政策规定进行系统评估和清理;完善与湿地保护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和运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