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25
      

  • 全选
    |
  • 胡咏君, 谷树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从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入手,系统总结和梳理自然资源资产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国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分歧主要在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与侧重点;自然资源资产研究主要关注点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三个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研究存在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深度待提高,研究系统性不足,关联性、层次性较差,跨学科研究丰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关键自然资源资产识别、自然资源资产变动机理等基础性问题研究,并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自然资源资产政策工具设计和应用、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及应用等领域进行研究拓展。

  • 傅一敏, 刘金龙, 赵佳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学科发展旅程的断裂和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林业政策研究面临理论缺失的困境。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林业政策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林业政策研究滞后的原因,并归纳林业政策研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际林业政策分析的常用理论框架并探讨了各理论模型间的关系及应用状况。研究表明:林业政策研究具有潜在复杂性、注重跨学科思考和问题导向性三种重要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中国林业政策分析必须建立更具开放性、包容性的研究体系;国际林业政策研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分析框架,国内林业政策学界的研究内容亟待从深受政府决策影响的政策评论与绩效评价转向关注林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政策过程的理论分析。根据中国林业政策研究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指出可将分析中国林业政策变迁过程和紧跟国际研究前沿作为追赶西方学界的重要切入点,并强调应警惕西方理论检验中国实践时出现模型失真,同时要加强本土化的林业政策哲学研究。

  • 罗遥, 吴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①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②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④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 陈从喜, 马永欢, 王楠, 黄宝荣, 成金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国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国土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框架、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阐述。生态国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到自然资源领域的各个环节。基本框架是以源头保护、节约利用、整治修复为主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集中统一管理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自然生态,改革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国土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支撑,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快开创生态国土建设的新局面。

  • 王温鑫, 金晓斌, 杨晓艳,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相关风险的识别与管控是确保项目效益实现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在识别重大项目实施风险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各风险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并结合案例对关键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 基于项目阶段与要素整合两个维度,可依据风险主体与风险类型识别出39项关键风险因素;② 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各风险之间联系紧密,度差最大的政府缺乏沟通风险对其他风险的影响最大,中介中心度最高的施工单位缺乏沟通风险对其他风险的控制能力最强,代理特性最高的政府缺乏沟通风险在协调与外部风险的矛盾时占据了优势地位;③ 综合凝聚特性与代理特性,施工单位缺乏沟通是影响权重最大的风险,案例表明,通过健全多方主体需求表达机制、构建多维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评估机制等方式,控制影响权重排名前十位的关键风险因素可有效降低至少7.12%的土地整治重大项目风险综合指数值。因此,有必要加强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保障项目效益的实现。

  • 周惠, 赵微, 彭开丽, 甘臣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整理的后期管护对于延长农地整理建成设施的生命周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绩效与制度公平、制度效率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析,试图为管护制度的完善和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分别在1%、5%的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作用于制度绩效,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81,本文的3个假说均得到验证;②管护主体选择方式、管护人员充足程度、村民社交改善程度分别对制度绩效、制度公平、制度效率总效应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83、0.68、0.82;③模型运行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搭便车”行为的作用下,制度公平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建议推进管护主体选择方式多元化,推动项目区管护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农民管护参与平台和机制建设,促进项目区农民相互沟通与交流。

  •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②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③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 童陆亿, 胡守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基于自由度、蔓延度和感观优劣度等时空统计分析模型的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度量方法体系,分析了1990—2015年期间湖南、湖北和江西(湘鄂赣)三省327个县(市)全域、省域、城市群和地级市级别下的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与模式。结果显示:①湘鄂赣三省多级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存在分异性,且其主要源自特定级别下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特定区域不同级别度量结果的变异性;②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分异特征能反映各县(市)在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识别出了湘鄂赣三省有序增长、持续蔓延、复合增长和复合蔓延等主要的镇用地扩张模式;③城市群和丘陵平原区,无序蔓延和复合蔓延模式表现较为明显;有序增长和复合增长模式在非城市群和山区城镇用地扩张中占主导地位。积极开展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度量及其分异规律与模式分析,将助力多级、“差别化”城镇用地扩张管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张盼盼, 王灵恩,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符绍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驱动城市餐饮食物消费的重要动力,然而旅游城市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探究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消费与浪费模型,利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旅游城市159家餐饮企业2293份消费者餐桌食物浪费现场调研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城市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特征,尤其是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餐饮消费者每餐人均浪费量为79.52g。从消费者类型分析,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96.54g)高于非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73.79g);从就餐原因看,当就餐原因为朋友聚餐时相比其余就餐原因容易造成更高的食物浪费量;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随着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增加,消费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行为,不同消费时间、不同就餐频率群体的食物浪费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倡导低碳、绿色和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 吴春涛, 李隆杰, 何小禾, 王姣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出现剧烈变化,研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制定长江黄金旅游带规划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点位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基本沿长江水系发生聚集,聚集程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可达性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域景区聚集加速;城市休闲型景区以及主题公园兴建为城市景区聚集提供新动力。

  • 高洁, 刘玉洁, 封志明, 潘韬, 杨艳昭, 张皓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是衡量人地关系协调程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开展水土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可以为有效调控区域资源环境压力提供科技支撑。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首先兼顾资源、环境和生态属性,构建包括水资源、水环境、生产性用地及生态用地在内的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规定或相关研究结果,率定不同指标的关键阈值,进而从高到低依次划分出红色、橙色、黄色三个预警等级,在此基础上选取2005—2014年作为研究时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构建的西藏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和草地退化程度等指标的变化对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影响较为明显,需加强应对和调控措施;区域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10年间呈上升趋势,由橙色预警区间降至蓝色预警区间,西藏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状况有所好转。

  • 付汉良, 刘晓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再生水回用所具备的环保和公益属性,本文通过引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手段,避免了社会偏好等因素对于调查结果的影响,获取了更为接近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真实态度的内隐态度。从内隐态度的角度,验证了公众存在因再生水经由污水处理而成,而拒绝使用再生水的“心理感染”现象。并通过将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的内隐态度,与通过自陈式问卷获取的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的外显态度进行对比,发现了外显态度相对内隐态度更为积极的现象,为当前中国再生水回用推广过程中所遭遇的“叫好不叫座”现象,给出了科学解释。最后,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模拟环保动机激发策略、示范引导策略和知识普及策略的作用原理,设计干预刺激。并将实验参与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施与三种类型干预刺激。通过比较干预刺激前后实验参与人员的再生水回用内隐态度测量结果,发现环保动机激发,示范引导,知识普及三种类型干预策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居民对再生水回用的心理感染现象,提升居民再生水回用内隐态度的积极程度,其中示范引导策略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 杨柳, 朱玉春, 任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政府主管的小农水治理模式难以充分满足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农户参与管护成为突破小农水治理困境的关键。在IAD框架基础上,利用内蒙古和宁夏774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信任、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社会信任与组织支持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绩效,该结论在剔除老年人样本的情况下仍然成立;② 组织支持能增强社会信任对管护绩效的积极作用;③ 组织支持通过影响农户对村干部和管护制度的认可这两条渠道来发挥其对管护绩效的影响作用。这表明,促进农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村组织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能有效提升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绩效,对破解小农水自主治理困境具有借鉴意义。

  • 杨智奇, 董金玮, 徐新良, 赵国松, 陈炜, 周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价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程度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本文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7期(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森林破碎化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35年的森林面积和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区域尺度及县级尺度分析了森林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比例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特点;森林破碎化程度总体随时间呈现“先加剧后减缓”的演化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森林破碎化呈现“斑块森林为主导,内部森林分布集中”的特点;在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较轻、自然条件较好的土石山区和河谷平原区的森林破碎化程度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在县级尺度上,陕西和内蒙古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大,山西的森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黄土高原森林面积显著提高,森林破碎化程度有效缓解,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黄婷, 于德永, 乔建民, 郝蕊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对于维持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与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在流域尺度上对2005—2010年锡林郭勒盟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差异显著,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林地>农田>草地;② 2005—2010年,锡林郭勒盟林地土壤保持能力减弱,草地和农田土壤保持能力增强;③ 不同景观水平指数及不同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差异显著;④ 景观水平上,流域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减小以及景观形状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的增加而相对增强,其中,斑块数量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更大;⑤ 斑块类型水平上,在降雨减少而植被覆盖度降低的情况下,随着聚合度的增加,林地土壤保持能力减弱幅度变小,其中,草地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最大斑块指数的增加而增强,农田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斑块面积百分比的增加以及平均邻接度指数的减小而增强。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区域景观管理水平,促进水土保持具有借鉴意义。

  • 徐珊珊, 赵清贺, 曹梓豪, 张祎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景观渗透性指数反映景观保持水土的能力,可为景观功能评价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以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为例,在阐述景观渗透性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植被数据源,以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地形数据源,结合USLE模型,对景观渗透性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景观渗透性指数分析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渗透性值与侵蚀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1995—2015年,整体呈增加趋势,而韶关、南雄和清远等地景观渗透性值较高并呈波动性变化;林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渗透性指数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景观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应用及其水土保持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 贾慧, 陈海, 毛南赵, 聂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熵变分析方法从景观的视角阐明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高度敏感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构建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研究区景观可持续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分析研究区2009—2014年间的系统承载力、活力和有序度,探讨研究区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①建立的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演化机制,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②在2009—2014年间,高渠乡熵流呈减少趋势,熵产生总体上升,总熵变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逐年下降,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内部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③高渠乡可持续总得分呈上升趋势,景观可持续性总体上升。

  • 吴明, 姜国强, 贾冯睿, 刘广鑫, 岳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关于石油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的消费环节,不能真实地反映石油流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为了探寻石油生命周期内真实碳排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和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建立了石油生命周期内碳元素流动模型。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企业为例,计算了各个环节的隐含碳排放和石油燃烧碳排放量,分析了影响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情景,分别预测了2015—2050年间中国石油生命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发展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石油生命周期内,每吨石油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约为670kg(约折合CO2 排放量为2457kg),其中隐含碳占总碳排放量的23%;②开采环节和炼化环节隐含碳排放分别占隐含碳总量的46%和54%,其中开采环节主要隐含碳排放来自天然气消耗和电力的消耗,分别占总量的47%和30%,炼化环节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燃烧,占总量的46%;③在消费环节中,汽油、柴油和煤油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消耗量最大,分别占各自总量的42%、53%和80%。提高石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 史琴琴, 鲁丰先, 陈海, 张丽君, 武荣伟, 梁小英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消费视角研究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历史增长、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发展低碳城市和居民合理消费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通过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衣、食、住”等生存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交通、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慢;②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以HH区和LL区的空间正相关类型为主;③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影响该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另外,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两个因素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荣培君, 张丽君, 刘荣增, 秦耀辰, 郑智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可持续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中小城市河南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ESDA、GWR等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家庭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开封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圈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增加的驱动效应;②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差异反映出城市快速扩张区域新建商品房小区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城市发展缓慢区域大型购物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③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不均衡性明显,但收入水平并非决定因素,小汽车的拥有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车出行比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出行距离比职住距离影响更甚,说明伴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有待改善;④ 除男主人出行频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均明显存在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一致的东西带状渐变的空间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