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7-21
      

  • 全选
    |
  • 陈新建, 濮励杰
    2015, 37(3): 425-435. https://doi.org/DOI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地理学是研究资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经济发展中资源问题的加剧、资源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和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地理学在研究资源形成机理、动态演化、科学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形成很强的学科影响与学科独立性。本文介绍了中国资源地理学发展的背景,评价了其学科地位,并对其进行了学科体系划分。通过研究2000-2013年期间国内5种重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分析了中国资源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脉络,归纳了主要研究热点。研究指出,资源地理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科学和地理学中的地位牢固,目前已经具备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学科体系可概括为理论、实务、部门和分区等4个部分21个主要领域。从研究论文数量增长趋势看,中国资源地理学已经进入学科稳定发展期,土地、水、生物等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但各部门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就主要领域的研究热点看,土地资源地理研究以宏观研究和市域以上尺度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是城乡土地变化和土地资源区域影响等,水资源地理研究集中在主要水系流域,生物资源地理研究偏重森林和农业区,气候资源地理研究主要关注西部尘源区和东南季风区对全国区域性气候变迁的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地理研究重点是特色旅游区的资源景观、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人力资源地理研究以三大都市圈及其周边城乡为主,聚焦劳动力转移和城市空间等。各领域的研究总体呈现方法、尺度、内容的日趋多元化。

  • 谭术魁, 张路, 王斯亮, 周敏
    2015, 37(3): 436-44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二次开发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土地二次开发的制度核心。本研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和案例分析法探讨土地二次开发中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考察土地二次开发中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房产价值的大小和波动程度,以及未来土地开发动态风险对于政府分享土地增值预期收益有较大影响,土地二次开发后的土地规划用途是影响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实物期权理论能够捕捉土地二次开发生命期内不确定性的动态变化,据此构建的实物期权模型对土地二次开发中土地增值收益测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 冯应斌, 杨庆媛
    2015, 37(3): 442-44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农户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当前学者归纳总结农村发展及其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归纳与综述方法对农户层面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内部结构、形态、功能、文化景观进行回顾与分析基础上,从农户宅基地演变内外部因素与人均用地标准调控等方面剖析其动力机制。认为在农户层面宅基地利用演变等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选择方面,以村域为基本单元,运用“3S”技术将农户问卷调查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与宅基地空间属性数据进行链接,注重农户宅基地演变驱动机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将社会经济转型耕织于农户宅基地演变及其调控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将农户生计转型及其行为决策融入宅基地演变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策略分析框架,根据农户分化及其宅基地功能和需求层次,从宅基地功能类型划分和用地标准控制及聚居点类型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其调控策略,并设计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应强化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背景下农户用益物权及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探索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空间重构体系,研究农户行为方式及其收入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演变耦合机制,为分类指导农户宅基地用地标准提供政策依据。

  • 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谈明洪
    2015, 37(3): 449-45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特征,本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1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总体评价结果由2006年的“临界可持续性”等级(II)提升至2010年的“可持续性较好”等级(III)。但在空间差异上,2010年与2006年相比,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 周建, 张凤荣, 晨光, 徐艳
    2015, 37(3): 458-46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对1990-2010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沙地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沙地面积与人类活动因素、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沙地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人类活动因素与沙地面积变化存在负相关性,说明耕地和牲畜数量的增加并未对沙地面积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秋冬季节的最大风速起沙风天数、夏季的最小相对湿度总和、夏秋季节的平均相对湿度总和是沙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认为科尔沁左翼后旗在治理和利用沙地过程中,固沙植被的选择应当以耐干旱且耗水量较少的草本或沙柳等灌木植被为主;维持现有的禁止放牧、牲畜圈养、禁止砍伐等政策措施以对人类活动进行约束。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巩固沙地治理效果、合理利用沙地具有现实意义。

  • 杨俊, 那楠, 席建超, 葛全胜, 李月辰
    2015, 37(3): 465-47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社会调查数据、扩展强度指数与GIS技术,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定量研究1998-2012年旅游用地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旅游用地扩张速度表现为快速增长(1998-2003年),缓慢增长(2003-2007年),稳定增长(2007-2012年)3个阶段。1998-2003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园地和建设附属用地。2003-2007年,其他用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耕地和城乡居民用地。2007-2012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其他用地和园地。功能变化:金石滩旅游度假区逐渐由单一功能的传统城镇向集住宿、购物、餐饮、娱乐多元化功能的旅游型城镇转变;②空间格局变化:1998-2003年,旅游开发主要以“海、路、石”为主,旅游用地空间形态以“n”字形布局模式;2003-2012年,旅游开发主要以“海、山、路、石”为主,旅游用地由沿海向内陆呈面状扩展;③驱动机制:区域优势为滨海旅游开发提供了方向性指标,居民协调配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和旅游企业开发的时间,市场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小镇功能转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力。政府和企业为适应不同阶段的旅游需求做出的调控和规划为旅游用地的相对稳定提供了支撑力。因此,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以内部驱动因子为基础和推动力,外部驱动因子为支撑力,共同驱动旅游用地空间格局的变化。

  • 王晓蕾, 孙林, 张宜清, 罗毅
    2015, 37(3): 475-48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寒山区可能不同程度地覆盖冰川,从而对发育于此的河川径流产生贡献。估算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贡献率在水文学、气候变化对雪冰流域影响以及雪冰流域水资源管理各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寒山区流域地形、冰川复杂,检测困难,定量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率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尝试采用具有降雨、积雪、冰川水文过程模拟能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产流过程和径流过程,以冰川融水及冰融水产流量占河川径流的比例来近似代替对径流的贡献率。在天山库玛拉克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1961-2007年库玛拉克河流域冰川融水及冰融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53%和27%,且补给主要在夏季(6-8月)。根据1961-2007年的气象数据和模拟结果,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冰川融水及冰融水对径流贡献率均呈略微上升趋势,且冰融水与降水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降水较少年代对径流具有重要“补偿”作用。

  • 杨鹏, 陈亚宁, 李卫红, 王怀军, 张淑花
    2015, 37(3): 485-49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借助统计年鉴数据、MODIS月积雪产品的遥感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等,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2003-2012年径流量变化及断流的原因。结果表明:①在过去10年,塔里木河源流区耕地面积从2003年的1.087万km2增加到2012年的1.668万km2,致使流域内农业用水量从2004年的279.55亿m3增长到2011年的294.36亿m3,从而挤占了河流的生态用水,是导致三源流汇入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减少和断流情况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②2009年是塔里木河历史上断流时间和断流河道最长的一年,这与河流来水量较少与较低的夏季积雪覆盖率(3.08%)、降水量少于近10年平均降水的39%和夏季0℃层高度偏低(4620.7m)等因素有关,而2010年塔里木河的丰水与高于近10年平均降水的84%的降水量、夏季0℃层高度较高(4 795m)以及夏季积雪覆盖率较大(3.5%)有关;③塔里木河流域自2010年以来断流态势得到彻底改观,尤其是2011年以来,径流量在相对于21世纪初有所减少的背景下,未出现断流,这与流域管理体制的变革有关。因此,研究该区域的积雪覆盖率、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变化对于监测和分析该区域的径流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顿耀龙, 王军, 白中科, 陈晓辉, 郭义强
    2015, 37(3): 494-50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露天煤矿开采对区域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生物生境等造成巨大影响,导致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发生变化。该文以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1987年、1996年、2005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及矿区未来复垦计划和产业转型规划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分析了1987-2010年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等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支持与调节服务价值的影响,并使用在缓冲算子调节下改进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0-2020年矿区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煤矿开采的影响,平朔矿区原地貌土地被大量损毁,导致了矿区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987-2010年,平朔矿区5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9 206.15万元下降到6 688.14万元,年均下降1.19%,其中1987-1996年、1996-2005年、2005-2010年3个阶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速率分别为15.22%、9.22%、5.61%;预测2010-2020年间,受土地复垦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速度趋于缓慢,至2020年矿区5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 429.81万元,年均下降0.39%。在露天煤矿开采的不同阶段,应注重通过保护性的矿产开采,科学的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技术及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来调控矿区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矿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许志华, 李京梅, 杨雪
    2015, 37(3): 503-51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填海生境损害显著、损害评估量化困难的背景,探讨生境等价分析法传统模型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领域的改进性应用。比较传统计算方式和参数改进后两种情形下的总受损量与修复规模,结果表明:传统情形在填海生境损害评估时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低估;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单位面积基线服务水平的情形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过大问题;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基线总服务水平的情形为生境等价分析法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与补偿的合理运用。以罗源湾填海生态损害评估为例,得出三种情形下平均修复规模分别为11.73km2、133.12km2、71.64km2。进一步优化修复目标,以被填海域单位面积变化导致的海湾总生态服务水平变化值替代传统修复目标,修正传统计算模式忽略修复生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修复规模为27.08km2

  • 吴喜芳, 李改欣, 潘学鹏, 王彦芳, 张莎, 刘峰贵, 沈彦俊
    2015, 37(3): 512-52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1982-2006年NOAA/AVHRR NDVI和2000-2012年MODIS NDVI两种遥感植被数据以及同期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对重叠观测时期的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对NOAA/AVHRR NDVI数据延长插补,分析黄河源区1982-2012年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海拔在3 000m以下和4 500m以上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差,3 000~4 500m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变化上呈增加趋势,但在2000年出现突变点,2000年之后增加速率约为之前的2倍;植被覆盖在整体增加的背景下,也存在零星的退化现象,而在西部高海拔和北部较干旱的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植被覆盖的增加仍存在着较大的年际波动,并不稳定;相对于降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属于热量限制型生态区。

  • 田明华, 万莉
    2015, 37(3): 522-53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加剧,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突出,全球森林数量持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使涉嫌消耗大量木材的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备受争议。本文以木材消耗作为森林资源的压力指标,分析了影响木材消耗的关键因素,以世界具有代表性的61个国家2010年的相关截面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木材消耗的影响为正,人均木材消耗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呈现一种向右上方倾斜的N形关系;林产品出口贸易与木材消耗的关系为负向,有利于减少人均木材消耗;林产品进口贸易与木材消耗的关系为正向,但相较于使用本国木材来说更有利于减少人均木材消耗;木材产量与木材消耗同方向变化,是影响人均木材消耗的最为显著的因素;林产品贸易规模、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从世界和中国林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林产品贸易自由化、保持木材供应适度偏紧等相关建议。

  • 王泽宇, 郭萌雨, 孙才志, 李博
    2015, 37(3): 534-54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界定现代海洋产业的范畴,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从现代海洋产业的总体规模、产业结构、科技支撑、发展潜力、产业效率五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得出了2001-2011年沿海11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得分,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沿海11省市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且沿海11省市区主要分为三类地区:广东、上海、山东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浙江、天津、江苏、福建、辽宁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河北、海南、广西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因此,沿海各地区要正确认识其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特点,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努力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模式。

  • 宋叙言, 沈江
    2015, 37(3): 546-55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发展水平为研究内容,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活动过程中物质投入、利用和输出的系统视角,建立了包含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3个评价要素、14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3个省级及以上生态工业园区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方法对各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13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其生态绩效可分为三类,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合理性,且主成分分析法与集对分析法适合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评价。

  • 孙喜民, 刘客, 刘晓君
    2015, 37(3): 555-56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度过难关,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协同的实践,急需在理论上回答企业多元化的产业协同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煤炭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协同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各产业板块内部及产业板块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各产业板块利润子系统以及集团总体利润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神华集团为例,通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内部交易量对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加大集团内部各产业间的协同程度,集团的整体绩效都会显著地增加,其中,煤炭与铁路的协同效应最为明显、煤炭与电力间次之,后续依次为煤炭与港口、煤炭与航运、电力与煤炭。据此建议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内部的市场建设,利用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链延伸。

  •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2015, 37(3): 565-57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产业整体上属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旅游业存在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趋势。

  • 王隽妮, 万永坤, 董锁成
    2015, 37(3): 573-58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以后,在各地方财政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各地因基础设施差异,在不同投资导向和旅游业投入产出水平影响下,旅游产业挤出效应也各不相同。本文对这个推论进行了验证,得出旅游规模较大地区如北京、上海等或是历史文化名城、或是政治经济中心等因素,又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中心,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较小;而旅游规模较小的地区或是地处内陆、但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安徽、内蒙古等;或虽缺乏旅游资源,但交通发达、是对外贸易的枢纽如广东、辽宁等,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挤出效应最大;旅游规模中等地区大多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近年来虽对旅游投资有所增加,政府或私人投资首先倾向当地主导产业,因而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挤占了旅游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最后针对旅游业不同的挤出效应提出了相应发展战略。

  • 汪德根, 牛玉, 陈田, 陆林, 唐承财
    2015, 37(3): 581-59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分析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心-边缘”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结合京沪高铁线6个都市圈基本特征以及高铁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和空间效应特征,通过节点优化,线状连接和面状拓展等空间优化路径,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通过一级核心旅游点和一级旅游地系统的核心扩散作用,将二级旅游板块和三级旅游板块由一、二、三级扩展轴融入一级旅游板块中,最终建构京沪高铁旅游带。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高铁旅游带的各都市圈空间联系增强,应加强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发挥高铁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促使“旅游高地”不是对“旅游洼地”产生虹吸现象,而是更多发挥“旅游高地”的“溢出效应”,带动“旅游洼地”发展,进而实现高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 史坤博, 杨永春
    2015, 37(3): 593-60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赴台湾大陆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将很快成为台湾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对该群体在台湾旅游动机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却很少。根据对暑期在台湾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大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对其在台湾的旅游动机和对台湾旅游形象感知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在旅行前,大陆大学生在台湾所倾向的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性;该群体在台湾表现出7种明显的旅游动机类型,其中,爱好与猎奇型和向往与情感型是该群体在的主要旅游动机类型。大陆大学生对台湾旅游总体形象综合评价得分为4.004,评价语义为“较好”,其中,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的评价较高,对人文特色和旅游设施及服务的评价较低。爱好与猎奇型和向往与情感型2种旅游动机较明显地影响大陆大学生对台湾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评价。

  • 李育, 朱耿睿
    2015, 37(3): 605-61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类型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包含了综合性的气候信息,同时研究气候类型变化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这一地理学指标来探讨中国1961-2010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型的划分基于国际通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计算了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夏季西风指数(SWI)、东亚冬季风指数(EAWMI)等指数,分析这些气候要素的强弱对各气候型面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大陆主要气候型为草原气候(Bs)、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冬干温暖气候(Cw)、冬干冷温气候(Dw)和苔原气候(ET);②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青藏高原西部,4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以及梅雨边缘区,年代际尺度的气候类型变化表现为整个中国出现变暖趋势,除南方地区外都出现变干趋势,年际尺度的各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而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变化趋势;③东亚夏季风(E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夏干温暖气候(Cs),南亚夏季风(S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冷温气候(Df)、夏干温暖气候(Cs),夏季西风(SW)主要影响苔原气候(ET)、常湿冷温气候(Df),东亚冬季风(EAWM)主要影响冬干冷温气候(Dw)、草原气候(Bs)、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夏干温暖气候(Cs),而其中对中国大陆气候影响区域最广,影响程度最明显的是东亚冬季风。

  • 王蕊, 姚治君, 刘兆飞, 吴珊珊, 姜丽光, 汪磊
    2015, 37(3): 619-62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56-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及周边1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数据,以及拉孜和羊村水文站逐月天然径流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径流与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增温趋势明显,平均增温速率为0.31℃/10a,径流的变化趋势与降水高度一致,均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规律;②年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存在6.0~6.5a和15.5~16.5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周期性稍差;③降水是研究区年径流变化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0.89;但气温和降水同时影响着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且径流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④4-9月降水量的丰枯决定着径流量变化,径流系数小于1.0;其它月份则以非降水补给为主,径流系数远大于1.0,年径流系数呈下降趋势,非降水补给因素对径流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 何平, 常顺利, 张毓涛, 李翔, 谢锦
    2015, 37(3): 629-63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准格尔盆地西部山地等新疆主要林区的7个森林游憩区及其周边的8个城市为对象,对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进而对各地空气质量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并初步探讨导致各观测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森林游憩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动态在早(700)和晚(1800)较高,午间(1300)较低;②森林游憩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有差异,水体、林地两个生态功能区显著高于游客聚集区、停车场两个生态功能区(p<0.05);③以空气负离子角度开展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评价是合理可行的,7个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应的8个城市 (p<0.05),70%以上的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等级为A级,8个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均在C级以下;④不同的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也有一定差异,7个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等级顺序为:青河>哈纳斯>那拉提>天池>水西沟>哈密林场>巴尔鲁克山;⑤森林游憩区各生态功能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且林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系数均高于水体、游客聚集区、停车场等其他生态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