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2012, 34(11): 2018-20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是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 由于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生态地λ特殊, 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从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对三江源生态系统影响的角度, 使用问卷调查法、半开放式访谈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 对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现状、农户对现有能源满意度和农户能源环保认知对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① 三江源移民安置区种植农户能源利用结构较多样, 以畜粪和秸秆为主要能源, 放牧农户能源利用结构单一, 基本依靠畜粪;② 农户普遍对能源现状满意度低, 放牧农户满意度低于种植农户;③ 农户倾向于使用环保能源, 但对能源环保认知度较低, 阻碍了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④ 农户使用生物质能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ÿ年损失约23.6737亿元。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何露,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2012, 34(11): 2026-2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 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质能源、化石燃料和二次能源电能等, 这些能源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环境问题, 近些年国家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三江源地区实施民用太阳能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民用太阳能的开发和普及受当地居民对太阳能资源的认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法, 揭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居民对太阳能资源认知的现状, 剖析影响居民太阳能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 并评价居民对太阳能使用意愿。研究结果显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有不同程度了解, 但认知时间短、水平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因素对居民的太阳能认知水平影响极显著;安置区居民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整体上呈乐观态度, 但经济成本和居民知识水平是影响太阳能开发利用推广的重要障碍。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崔卫芳, 冯永忠, 席建超, 杨改河, 张婷婷
    2012, 34(11): 2034-20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所带来的沼气池发酵物料温度低、沼气产气效率低等问题, 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光热资源,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以太阳能为辅助加热源的沼气发酵装置。结合当地气候条件, 确定了该装置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选型, 并进行了相关沼气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能够实现在太阳辐射强度高、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地区处于不同日照环境下的沼气发酵, 能够使各种常用沼气发酵物在较为恒定温度下, 产气时间缩短, 较普通沼气池产气效率有所提高, 增加了经济与使用效益。该装置的设计将为中国太阳能辅助沼气发酵装置的研发提供参考。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贾绍凤, 蒋素英, 李润杰, 吴智仁, 张波
    2012, 34(11): 2039-20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畜饮用水中砷、氟、矿化度的超标, 是影响三江源区饮水安全的因素之一。本文针对人畜饮水中砷、氟超标情况, 引进F-Catch、As-Catch2高性能粒状吸附材料, 进行技术开发, 设计出JCD-砷(氟)吸附系统。这种吸附材料对氟、砷酸、亚砷酸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吸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砷、氟吸附剂吸附能力的6倍以上, 能吸附大量0.01ppm以下低浓度的氟离子和砷酸、亚砷酸。将JCD-砷(氟)吸附系统与活性碳联用形成砷、氟水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的处理能力可达到0.5m3/h, 按照国家农村用水标准每人每天40L水, 能够解决200人的安全饮用水, 适合于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的需求。并在项目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将含砷原水打入JCD-砷(氟)吸附系统, 吸附系统中的功能材料As-Catch2与进水中的砷进行物化反应。再通过JCD-砷(氟)吸附系统中的As-Catch2层下方的30cm高度的多孔质活性炭滤层, 利用活性炭具有的高效吸附作用, 吸附水中的微污染物质, 最终出水进入集水箱中, 通过泵打入居民生活用水管道, 进入用户家中得以安全使用。设备处理速率快、时间短, 无需进行预处理, 实现了砷、氟、磷等指标的同时去除, 砷去除率达到100%, 氟去除率达到85%以上, 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且系统不产生污泥, 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 设备结构简单、具有灵活的可变性、成本较低,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为三江源区人畜安全饮水提供了技术保障。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贾绍凤, 吕爱锋, 王素慧
    2012, 34(11): 2045-20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人口与环境相关联的地理视角, 运用最大化合成法、缓冲区分析法, 研究三江源地区植被分布与人口、居民点的关系。研究表明:①从大的空间尺度看, 居民点主要分布在NDVI条件好的区域;NDVI条件差的区域, 居民点分布较少;②在几十公里距离范围内, 植被盖度与离居民点的距离的关系是:居民点密度大的地区, 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NDVI呈上升趋势;居民点密度居中的地区, 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NDVI呈下降趋势;居民点密度小的地区, NDVI与距离居民点远近没有明显相关关系;③对典型牧业居民点小尺度范围内人口分布与NDVI关系的研究发现, 距居民点2km范围内, 由于人类的放牧活动造成了植被的退化, NDVI较低;2~4km范围内, 植被受人类放牧活动影响越来越小, 随着距离的增加NDVI呈显著上升态势;4~10km范围内, 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异, NDVI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小;④在1998年-2009年即三江源生态治理工程期间, NDVI总体上是上升的。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贾绍凤, 李润杰, 吕爱锋, 王素慧, 徐辉
    2012, 34(11): 2051-20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青海省水利厅主持调查的2009年度青海省人口数据、饮水不安全人口数据, 以及青海省县级土地面积、财政收入、耕地面积、降水量、海拔等数据, 利用ArcGis软件建立青海省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地理信息系统, 绘出青海省农村地区农牧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数量及不安全率分布图, 利用SPSS软件从自然条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解读造成青海省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现状和区域间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青海省农村地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依然值得认真对待, 2009年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25%,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为:青海省的东部、东南部地区以及玉树州的东南部地区;饮水不安全率比较高的区域为:青海省的南部地区, 即三江源地区。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李甫, 李晓东, 颜亮东, 张娟, 周秉荣
    2012, 34(11): 2057-20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台站1961年以来观测的日、旬、月和年气温、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以及玉树站观测的太阳辐射资料, 根据气候学原理, 在充分考虑天文辐射、大气透明系数, 日照百分率等影响太阳辐射因子的基础上, 计算出三江源地区的太阳能资源, 然后以年太阳总辐射量作为一级(主导)区划指标,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日最高气温达10~15℃)以上期间的日数(利用佳期)作为二级区域指标进行分区, 对三江源地区9个不同类型的太阳能资源区进行分区评述, 同时计算了三江源地区粮食光合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 结果表明农作物生长期光合生产潜力为2 6846.4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1 1812.4kg/hm2;气候生产潜力为9449.9kg/hm2, 与1997年-2006年实际年平均粮食产量3327.0kg/hm2相比;只占气候生产潜力的35%, 说明三江源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最后得出:三江源地区由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条件优越、电网容量与架构理想、电价水平较低、交通设施便利、光伏产业链完整、太阳能利用市场和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等优越条件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2012, 34(11): 2067-20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江源地区由于发展落后, 当地农户仍以畜粪等生物质能源为主要燃料, 破坏了当地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造成生态系统恶化。为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 政府向当地农户推广使用太阳能设备。本文采用入户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办法, 查明当地农户太阳能使用现状, 并预测农户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 评价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贵南县农户目前使用的太阳能设备每年可产生9971 7500 MJ的能量, 相当于19 1107.8 hm2草地承载的牦牛产生的干牛粪的能量。如果使牛粪自然还草, 可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12.5759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太阳能资源全面开发利用, 每年可以节省11 3380 t标准煤, 相当于636 8309hm2草地承载的牦牛每年产生的干牛粪能量。如果这些牛粪全部还草, 可以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419.0686亿元人民币。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校瑞香, 颜亮东, 周秉荣
    2012, 34(11): 2074-20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1961年-2008年三江源地区16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 区内玉树气象站的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以及改进的Angstrom模型模拟的全区太阳总辐射年分布资料, 应用线性趋势法, 对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日照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全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2.8h, 多年平均太阳辐射值为6751.08MJ/m2, 较全国平均而言, 三江源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日照北部高于南部, 太阳总辐射西部高于东部;1961年-2008年间, 三江源地区日照在玛多、达日地区显著增加, 在治多、兴海显著减少, 其余地区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呈稳定状态, 不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减少的现象;三江源地区太阳总辐射19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中后期呈减少趋势, 199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 其变化趋势和全球先“变暗”后“变亮”过程较为一致。
  • 专栏: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示范
    李晓东, 肖建设, 校瑞香, 颜亮东
    2012, 34(11): 2080-20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风云系列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的行星反照率和红外通道亮温, 依据地球-大气系统的物理模式反演得到三江源地区太阳总辐射。本文在Dedieu模式的基础上, 考虑了高程、气溶胶、云和水汽的变化对晴天地表太阳辐射的影响, 同时结合2005年-2007年玉树、玛沁两站地面实测辐射资料对模型参数修正, 反演得到了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反演数据与地面辐射站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小时、日辐射相关系数达0.92以上, 晴天两者的差别在5%以内, 绝对误差在2MJ/m2以内。小时太阳总辐射时间尺度上开口向下抛物线, 最大值在中午13时左右, 最小值出现19时;日太阳辐射波动变化, 日最大值约为42.50MJ/m2, 最小值为1.38MJ/m2;在对计算地表太阳总辐射的经验公式进行时间推广时, 根据梯形积分的思想, 计算日太阳总辐射, 反演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高。从月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图分析, 年内选择辐射最大月份7月份分析, 三江源地区7月份太阳总辐射在(500~800)MJ/m2之间, 并呈从西到东减少趋势, 最大值分布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 最小值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研究该区域太阳能其分布特征不仅可以拓展清洁能源的利用, 而且有利于三江源地区植被生态环境保护。
  • 能源资源
  • 能源资源
    郑立群
    2012, 34(11): 2087-20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如何基于国家整体的碳减排目标, 进行中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的分摊, 以明确区域间“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从共摊成本分配问题的公平与效率角度出发, 对碳减排责任分摊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基于分配效率视角, 探讨了在分配总量固定的条件下, 利用投入导向的零和收益DEA(ZSG-DEA)模型进行碳减排责任分摊的可行性。在实证分析部分, 采取非期望产出作为投入法, 将碳排放量作为模型的投入, 将人口、能源耗费和GDP作为模型产出变量。依照我国2015年碳减排整体目标和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进行了投入产出数据的预测。为了与ZSG-DEA模型进行对比, 首先建立了碳减排责任分摊的DEA BCC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仅有9个省区达到DEA有效, 需要对碳排放配额进行再分配。应用ZSG-DEA模型, 对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责任进行了再分配。通过两次迭代计算, 得出了达到统一DEA有效边界的分配方案。
  • 能源资源
    李波, 田云, 张俊飚
    2012, 34(11): 2097-2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四方面16类主要碳源, 测算了我国1995年-2010 年期间以及31 个省(市、区)2010 年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①2010 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为2 8673.23万t, 较1995年增加了12.31%。其中, 农地利用、稻田、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农业碳排总量的34.29%、42.48%、17.77%和5.46%;分阶段来看, 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②横向来看, 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碳排放总量, 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农业总排放的59.61%, 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8.33%, 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基于碳排放比重差异, 将31个地区划分为了稻田主导型、农地利用主导型、牲畜肠道发酵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农业碳排放强度, 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 即西部>中部>东部。在此基础上,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我国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 发现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 说明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碳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能源资源
    刘广为, 赵涛
    2012, 34(11): 2106-2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内外对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研究, 大部分集中在影响因素个体的贡献程度上, 而对于影响因素的稳定性及其对碳排放或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动态冲击效应方面, 缺乏相应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Kaya恒等式的改进模型, 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因素分解, 得到碳排放因子、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四个影响因素。以1980年-2009年国内的各项相关数据为基础数据, 对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平稳性检验, 并对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整体协整检验, 检验通过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种影像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应;利用SVAR模型中的方差分解功能, 计算三种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度, 结果显示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应最弱, 能源强度稍强, 第三产业比重效果最为显著。
  • 能源资源
    张坤
    2012, 34(11): 2115-2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事故是影响着人类社会对核电的选择, 也影响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走势。本文以事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里岛等重大核事故对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 INES 7级核事故对国际铀市场的影响长达14年, 使铀的价格下降约60%。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级目前已调整至最高的7级, 意味着国际市场铀的价格将长期持续低迷, 并最终将在(24~30)美元/磅跌至谷底。文章最后建议趁国际市场低迷期, 我国应加快国家核电建设进程;建立专业的铀资源产品储备公司, 储备核电燃料;改核电财政补贴为技术补贴, 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贸易摩擦;通过资本运作, 建立国外铀资源供应基地, 增加能源安全。
  • 能源资源
    黄建
    2012, 34(11): 2124-2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LEAP模型能源需求模块的基本思想, 对现有大量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设置2020 年、2030 年、2040 年和2050 年影响我国电力需求各主要参数的三种情景——强电气化情景、基准情景以及弱电气化情景, 对我国电力需求量进行情景分析。同时本文还将构建各主要参数的概率分布, 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基准情景下电力需求结果进行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 未来我国电力需求将经历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长的过程, 到2050 年, 三种情景下我国电力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 3573.6 TWh、9443.2 TWh和6578.57 TWh。各年份基准情景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都在11%以内,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 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对不确定性结果的敏感性分析表明, 各年份不确定的关键来源也各不相同, 具体表现在, 2030 年以前, 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而到2030 年以后, 则主要来自于经济总体增长状况以及居民生活和服务部门的用能方式上。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顾晓薇, 刘剑平, 王青, 王晓旭, 胥孝川
    2012, 34(11): 2133-2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 构建了反映金属矿床露天开采的生态压力的直接和间接生态足迹模型, 前者度量露天开采对生态系统的直接损害;后者度量其能耗产生的CO2排放对生态系统的间接冲击。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建立了露天开采的生态成本估算模型, 包括直接生态价值损失、外生生态价值损失、复垦成本和能耗生态成本。针对某露天矿的最终境界和生产计划, 估算了其生态足迹、生态成本现值和矿山利润现值。该算例显示, 总生态成本现值是不考虑生态成本时矿山利润现值的78%, 不由矿山经营者负担的外生生态价值损失和能耗生态成本是利润的33%。可见, 如果国家强制要求矿山经营者负担全部生态成本的话, 露天矿山的投资回报将大幅下降, 许多资源条件较差的矿床将不被开发, 这对保护资源有积极作用。
  • 资源生态
    陈力, 潘韬, 王辉, 吴绍洪, 尹云鹤
    2012, 34(11): 2139-2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吉林省长白山北坡三个样点(CBS1、CBS2和CBS3)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树轮宽度资料, 通过材积经验公式获得1958年-2007年生长量序列。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生长量数据和气温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气温要素与生长量的关系, 及生长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 红松生长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 且与季节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5~16.5℃时, 红松生长量最大;CBS2样点红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最高, 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9.18 dm3/棵;CBS1样点红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最低, 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3.06 dm3/棵。
  • 资源生态
    李红忠, 梁春玲, 史本林
    2012, 34(11): 2146-2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豫东典型小麦种植区——商丘市2010年-2011年的气象数据, 选择商丘市2011年8个田间“三情”监测点“矮抗58”小麦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研究2010年-2011年豫东地区出现的持续性干旱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条件与冬小麦品质性状密切相关, 研究区2010年-2011年的持续干旱整体上降低了冬小麦的品质性状, 灌溉可有效控制降水匮乏产生的负面影响。在8个监测点中, 蛋白质含量和Zeleny沉降值较常年最大偏低分别达39%、17%;表征淀粉糊化特性的峰值粘度下降最大幅度为6%;表征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多缩短32%、30%;此外, 拉伸面积、延伸性等拉伸参数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 资源生态
    胡崇德, 李宵宇, 司开创, 王昌海, 温亚利
    2012, 34(11): 2154-21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计量结果, 如何评价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综合效益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选用了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 结合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三大效益的计量指标体系及计量结果, 进一步筛选出17个主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同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七大保护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周至保护区和太白山的综合效益发展是最好的, 佛坪、长青、牛背梁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次之, 相对综合效益发展最差的是天华山保护区。本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可以在缺乏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况下, 利用横向截面数据了解目前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发展的情况, 并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刘洛, 宋春桥, 徐新良, 游松财, 钟新科
    2012, 34(11): 2164-2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981年-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108个农业气象站逐年气象数据基础上, 本文通过运用AEZ模型模拟其春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变化过程, 分析了其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中以1年为单位的模拟实验减少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分析的不确定性, 而全区尺度的模拟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 标准差为3.05t/hm2, 大兴安岭南部和东北平原西部为全区高值区。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分条件, 其次是光照和热量。近3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明显减少且减少趋势空间差异明显, 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南部-吉林西部一带减少最快。气候潜力主要因降水量减少而下降, 升温的作用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 气候资源
    高永刚
    2012, 34(11): 2170-2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 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 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 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 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 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滨地区西北部;④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春秋两季从西到东递增, 夏季中部地区较强, 冬季中部与东部地区较强;四季综合强度影响较重区域为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漠河县、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东部边缘局部区域和牡丹江半山区。
  • 气候资源
    王媛媛, 张勃
    2012, 34(11): 2181-2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陇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71年-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地温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法, 结合GIS 空间分析技术, 对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无霜期及≥0℃、≥10℃和<0℃积温与持续日数等进行定量化分析, 并阐述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初霜日和无霜期分别与纬度和海拔呈负相关, 与经度呈正相关, 终霜日则与纬度和海拔呈正相关, 与经度呈负相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霜日偏早, 终霜日偏晚, 无霜期较短, 自90年代以来呈反向变化;大部分地区初霜日后推, 终霜日提前, 无霜期延长, 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镇原、崇信等地;初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年分别在1986年、1987年和1984年, 终霜日无明显突变年。本区积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积温年均最大值与年均最晚初霜日、最早终霜日和最长无霜期都位于陇东南部地区;积温年均最小值与年均最早初霜日、最晚终霜日和最短无霜期则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
  • 气候资源
    陈少勇, 李艳, 马敏劲, 夏权
    2012, 34(11): 2189-2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河上中游地区45个气象站1961年-2011年逐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其盛夏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的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 该区盛夏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 1960年代初、197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为偏涝期, 其它时期为偏旱期;② 该区盛夏降水的前3种空间分布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向型、东西反向型。根据REOF进一步将该区盛夏降水异常细分为高原东部区、渭河上游区、河套北部区、渭河下游区和黄河源区, 各区降水趋势及周期变化存在明显差异;③ 该区盛夏旱涝变化与500 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槽、鄂霍次克海高压、中高纬环流形势及100 hPa高度场上南亚高压强度和东伸脊点位置密切相关。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与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偏东可能是导致黄河上中游区盛夏偏旱重要原因。
  • 气候资源
    邸苏闯, 龙鑫, 甄霖
    2012, 34(11): 2197-2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 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 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 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 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 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 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 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 低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南部, 且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 但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间隔分布的趋势。
  • 海洋资源
  • 海洋资源
    顾波军, 管林挺, 阳立军
    2012, 34(11): 2206-2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特尔斐法, 构建包括6类影响因素, 15个影响因子的舟山群岛港口岸线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 深入开展实地调研, 建立舟山港口岸线资源数据库并对岸线资源定级因素因子进行量化处理。选择了1∶1万比例尺舟山地形图, 在ArcView3.0软件平台上分别绘制水深条件、腹地条件、海域通航条件作用分值图, 根据分值重叠情况进行岸线单元划分, 并采用总分数轴法对岸线单元进行岸线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深水岸线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腹地条件、陆域集疏运条件是制约其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其资源总量, 舟山群岛岸线开发成熟度不够, 产业集聚度和配套设施完备度均有待提高。文章最后对优化利用舟山群岛港口岸线资源提出相应对策
  • 海洋资源
    狄乾斌, 韩增林, 李博, 孙才志
    2012, 34(11): 2214-22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领域一项新的研究视角和重要的分析工具。本研究在人海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资源环境系统的概念, 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对环渤海地区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进行分析。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是关于敏感性和适应性的函数, 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 并采用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维度上分析, 环渤海地区脆弱性呈现了波动性的变化, 总体上是下降趋势, 并出现了三次“倒U”型发展态势;②从敏感性指标上分析, 环渤海地区呈现了“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 捕捞过剩以及废水废物排放是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③从恢复性指标上分析, 环渤海地区恢复性不断上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尽量避免产业的雷同, 努力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了提高恢复性的途径;④从空间维度上分析, 环渤海地区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的下降速度呈现出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的趋势, 人海资源环境系统敏感性的下降速度呈现出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的趋势, 人海资源环境系统恢复性的上升速度呈现出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天津市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