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曹淑艳, 盖力强, 冷允法, 鲁春霞, 谢高地, 张昌顺, 章予舒
    2012, 34(9): 1600-1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系统,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评价的基础上, 对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共将全国划分为东北、黄淮海、东南临海等10个一级功能区, 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区、辽河平原生态农业区等40个二级功能区, 中麓物流集散经济区、北麓森林保育经济区、西南麓草原畜牧经济区等182个三级区, 在此基础上, 逐一分析和确定了各级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功能、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明确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与位置。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陈枫楠, 高天明, 刘立涛, 沈镭, 薛静静
    2012, 34(9): 1611-1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中国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 保障中国区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能源资源区划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区划研究起步较晚, 从区域尺度系统探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本底、区际流动, 并据此进行能源资源供给区划编制的研究成果较少,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上述7种能源资源, 开展了能源资源本底、区际流动以及区划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①从能源资源本底来看, 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前五的省(区、市)所占比例依次为72%、71%、86%、74%、60%、73%和39%;②从能源资源流动看, 煤炭资源省际流动范围广、规模大;原油省际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北油南运, 天然气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西气东输;③从能源区划与定位看, 煤炭资源划分为国家煤炭基地、地区煤炭基地和煤炭汇集地;原油资源划分为原油主产区、原油接替区与原油汇集区;天然气资源划分为国家天然气基地、地区天然气基地与天然气汇集地;水电资源划分为国家水电基地、地区水电基地和水电输入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太阳能发电基地、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及不适宜开发地;风电开发划分为国家风电基地、地区风电基地与不适宜开发区;非粮生物质能划分为大规模开发区、中小规模开发区、不适宜开发区。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陈龙, 范娜, 盖力强, 裴厦, 谢高地
    2012, 34(9): 1622-16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 水资源危机将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随着3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水资源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转变和大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 引入水足迹等人类影响指标, 结合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面状与线状结合, 综合运用地理要素, 初步对全国水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试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 揭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演变趋势, 制定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 支撑国家水环境管理理念的转变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曹淑艳, 盖力强, 鲁春霞, 肖玉, 谢高地, 张昌顺
    2012, 34(9): 1629-16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的系统性天然决定了其拥有居住容载、就业支持、经济发展、资源供给与生态维衡等多功能。本文基于多功能性视角,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融合自上而下的决策树技术和自下而上的指标升级技术, 构建了区域功能评价框架与算法, 开发了区域功能的分级与分类的判别标准。以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完成了对全国及其十大区域的功能实证评价。结果表明, 在国家综合层面上, 中国的空间多功能性的发展目前较为均衡, 并具有潜在的巨大提升空间。十大区域的功能呈现多样性, 不同功能特征的区域应采取适宜的发展模式, 如均衡多功能的协同发展模式、兼顾约束功能的协调发展模式、主导功能导向的倾斜发展模式。更小尺度上, 中国区域空间功能的分异性、不均衡性与格局塑造性呼吁包容发展的国家格局安排与管理, 包括包容所有区域, 包容所有人, 包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发展。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曹淑艳, 冷允法, 肖玉, 谢高地, 张昌顺
    2012, 34(9): 1636-16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异质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其目的是明确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区域, 分析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 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监管提供基础和前提。在对已有三级生态区划方案的基础上, 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以中国县域尺度为最小区划单元, 采用空间叠置的方法, 综合中国土壤侵蚀模数、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环境问题(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将中国分成33个水源涵养功能区、57个水土保持功能区、19个防风固沙功能区、11个沿海防护功能区、62个产品提供功能区和8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 并概述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标、措施的确定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鲁春霞, 裴厦, 谢高地, 章予舒
    2012, 34(9): 1647-16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出口乃至宏观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 人们开始反思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现发达国家利用以虚拟经济、过度负债消费拉动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依靠资源消耗、危害环境的发展方式也难以为继;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同样难以为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国务院密集批复了16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 获批数量前所未有。这些新经济区的出现意味着旧的区域经济格局的改变和新的格局产生。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区域规划产生的背景;其次从6个方面分析了新区域规划特征;第三在空间分布上, 指出新经济功能区可分为四大类:沿海经济新区、沿边经济新区、中部经济新区和西部经济新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区域的战略定位;最后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需求, 适应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 缩小地区差距的需求,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需求, 提高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需求, 突破政策约束寻求发展优势的需求方面综合论述新经济区出现的原因。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曹淑艳, 鲁春霞, 马蓓蓓, 谢高地
    2012, 34(9): 1656-1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管控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论文从国家管控的视角, 分析其对区域功能塑造过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以便为未来塑造良好的区域功能格局提供借鉴。五年发展规划是我国引导和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国家管控手段。计划经济体制下集全国之力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差异, 但扭曲了自然区位优势, 削弱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均衡发展激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但由于未能产生区域联动效应, 使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显著拉大。“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有效地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而未来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域功能分工更为合理而有效。
  • 专栏: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安凯, 曹淑艳, 肖玉, 谢高地
    2012, 34(9): 1664-1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是区域空间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的重要依据, 具有多维时空特征, 采用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有利于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中所隐含的规律与发展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组件式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 开发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框架, 包括数据源层、元数据层、软件构件层和功能模块层,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的综合查询、结果显示与分析、图表可视化和地理可视化功能。在该系统框架基础上, 本研究集成了全国1:100万基础地理数据、分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体系, 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 实现了数据信息和功能分区成果的可视化表达、图形和属性的双向查询、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制作统计图表和制作专题地图, 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公众了解和利用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提供了科学支撑。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杨小唤, 程传周, 李月娇, 王静
    2012, 34(9): 1671-1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形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也是影响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全国地形数据和2008年-201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 以占补耕地的海拔、坡度以及破碎度为主要参数, 分析近年来中国占补耕地的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8年-2010年, 全国耕地占补呈现南占北补的空间分布格局, 黑河-腾冲线以西以补充耕地为主, 而黑河-腾冲线以东以占用耕地为主。其中新疆耕地补充较多, 占全国补充耕地的76.8%, 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耕地占用较为严重。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占用与补充耕地交错分布, 在数量上基本达到占补耕地的动态平衡;②我国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耕地占用主要发生在华北、华中等地区, 而补偿耕地主要在北方以及西北地区。从各省的情况看, 产粮大省耕地占用较多, 补偿不到位, 且占用耕地地形要素较为优越, 而补充耕地地形要素较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如若不引起重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③从占补耕地的地形分布特征来说, 全国38.7%的省份占用耕地的坡度小于全省耕地的平均坡度, 而补偿耕地的平均坡度大于全省耕地的平均坡度, 海拔、破碎度与耕地占补的关系也表现出与坡度类似的特征。这说明, 我国在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 优质耕地资源存在被占用的情况, 而在对耕地资源进行补偿的过程中, 往往不能做到等质等量的耕地补偿, 尤其是当占用了大量连片耕地时, 补偿过程以零散地块补偿为主, 大大削弱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降低了耕地的规模化生产价值, 增加了农业的投入产出比
  • 土地资源
    姜宛贝, 李红, 刘同, 孙丹峰, 周连第
    2012, 34(9): 1681-16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又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在镇域尺度上通过对流转土地斑块景观特征的刻画, 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流转率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认识土地流转的景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 研究区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流转后土地有明显的非农化趋势, 并且东部乡镇的流转斑块在面积和形状上的差异普遍较大;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 农民生活水平是影响土地流转发生规模的最重要因素, 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旅游产业也是影响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 促进土地流转首先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积极开拓非农化就业渠道;而面对流转后土地的非农化趋势, 要积极引导转入方进行大规模农业经营。
  • 土地资源
    王成金, 张岸
    2012, 34(9): 1688-16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任何区位的土地属性都存在分异和区别, 由此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建设用地适宜性, 而交通设施规模及空间网络是影响土地属性与建设适宜性分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 构建了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 宏观尺度侧重各类交通设施综合优势水平的总体评价、物理空间分析与大尺度分异特征, 微观尺度采用栅格方法进行精细评价, 注重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对交通优势度的修正影响, 形成集人文与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然后, 选择玉树地震灾区作为案例区, 从地震影响区和重灾区两个空间层级, 深入分析交通优势度的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异。最后, 根据交通优势度的分异性, 分析各区位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适宜性差异, 尤其是充分考虑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 并以建设适宜性突出和明显的土地资源为主体, 对建设适宜水平较高、空间连续且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划定, 相对精准地勾勒出城镇建设、居民点选址及产业布局的适宜区位与范围。
  • 土地资源
    刘新卫, 赵崔莉
    2012, 34(9): 1698-17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49年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的不同时期, 中国工业化发展先后经历三次不同的道路选择,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赶超型工业化、外延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工业化时期。土地管理政策在建国后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框架体系, 也支撑了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发展。在赶超型工业化时期, 中国土地管理通过推进土地改革和保障用地需求顺应了工业化发展要求, 但土地管理政策较为零散, 土地利用问题开始显现;在外延型工业化时期, 土地利用成本较低成为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红利”之一, 而一味保障工业化发展需求的土地管理政策也导致土地利用问题开始大量爆发;在目前的创新型工业化时期, 土地管理政策肩负调控和引导工业化科学发展的重任, 应该从整体上设计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土地管理政策和保障措施。
  • 土地资源
    蔡荣, 蔡书凯
    2012, 34(9): 1705-1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翻耕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在国内, 其推广工作却相对较晚。本文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实证考察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现状和影响因素, 并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Probit回归方法分析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利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户主非农兼业情况、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水平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具体来讲, 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程度越高、户主非农兼业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比例超过50%、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长、户主为村干部的农户越有可能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与采用传统耕作技术的农户相比,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稻谷单产水平大约要高出93kg/hm2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盖美, 赵丽玲
    2012, 34(9): 1712-17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 而海洋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 因此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从经济、海洋环境两个方面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 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研究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发展尚处于略好于动态平衡却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从时间序列上分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并非对各区均有利且弊端明显, 以2008年较2005年为例, 虽然盘锦、丹东、葫芦岛和锦州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而营口和大连地区协调度却呈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产业分解和GK.E模型深入剖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距和海洋环境污染节距, 产业分解显示一产、二产和三产分别对经济差距起到了减缓、加剧和维系的作用;而GK.E模型分析, 在经济结构和集中效应影响下, 盘锦和丹东葫芦岛地区的海洋环境要明显好于大连、锦州和营口地区。
  • 资源经济
    陈静, 程东祥, 诸大建
    2012, 34(9): 1726-17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对全球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低碳型发展的目标, 一是促进社会发展, 二是降低碳排放, 因此关键科学问题是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作为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 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因此, 本研究基于导向性原则、数据可获性原则、可比性与动态性等基本原则, 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 即低碳环境支撑能力、低碳经济增长能力和低碳社会发展能力。在传统理想解法的基础上, 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理想关联分析评价模型, 并采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城市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具有差异性。除了重庆以外, 其它案例城市的低碳竞争能力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排名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可通过实现低碳产业化、低碳城市化和低碳现代化提高各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 资源经济
    冯颖, 郭亚军, 姚顺波
    2012, 34(9): 1734-17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灌溉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我国1998年-2009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效灌溉与粮食单产的面板数据模型, 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的随机效应GLS估计结果表明, 表明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以及单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受灾率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而单位农业机械动力与单位劳动力对粮食单产没有显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化肥的投入量临近边际效益递减的边缘, 今后更应关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粮食生产能力大小取决于灌溉水平,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作为保障, 而我国面临着农业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双重问题, 农业用水形势十分严峻, 提高有效灌溉率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范碧航, 吉中会, 金宝森, 李宁, 吴吉东, 周扬
    2012, 34(9): 1741-17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 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 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 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 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 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荐性标准493条和指导性文件1条;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的完备度为77.9%;地震和生物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度较高, 分别为89.1%和88.2%, 海洋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相对较低, 完备度为51.0%。目前中国在自然灾害减灾救灾领域缺失需要完善的标准内容涉及应急预案的管理、社区综合减灾、灾情信息共享、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生态系统恢复、灾区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治等。
  • 资源生态
    常宗强, 冯起, 刘光琇, 司建华, 王耀斌, 席海洋
    2012, 34(9): 1750-17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争取绿洲向稳定、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本研究以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对象, 将绿洲系统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自然灾害子系统, 应用粗糙集与灰色理论, 建立绿洲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对1990年-2008年的绿洲稳定性做了综合评价, 结果发现:①研究时段内, 影响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的最重要的3个指标依次为地下水水位埋深、年降水量与狼心山径流量;②研究时段内, 若以理论划分2004年为界, 1990年-2004年绿洲稳定性呈明显的波动趋势, 2005年-2008年绿洲稳定性呈平稳略上升趋势;若以黑河分水2000年为界, 1990年-2000年绿洲稳定性指数值呈递减趋势, 2001年-2008年却呈明显增加趋势;③绿洲稳定性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体, 单个指标的好坏只能在某方面影响绿洲的稳定性。
  • 资源生态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2012, 34(9): 1761-17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生物完整性理论, 在敏感性指标和人为干扰脆弱性指标基础上, 增加了16个反映湿地植被、鸟类和鱼类状况的生物完整性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脆弱度, 对拉萨河流域主要湿地的脆弱性进行多尺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村级、乡镇级和县级3个尺度上, 拉鲁湿地、甲玛湿地、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脆弱度(R)分别为(3.6767, 3.7337,1.9138,2.1757)、(2.7058,3.5844,2.8329,2.8461)和(3.5962、3.5923、2.9239、2.9371)。村级和县级尺度结果相近, 与乡镇级尺度相差较大;②拉鲁湿地和甲玛湿地的脆弱性来源主要是放牧活动和气候因素, 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多由气候因素引起;③生物完整性是湿地脆弱性最直接的表现, 通过湿地特有的生物群落状态直观地反映湿地的脆弱性, 对改进湿地脆弱性评价方法、开展针对性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资源生态
    封志明, 姜鲁光, 刘晓娜, 张景华
    2012, 34(9): 1769-1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林地是西双版纳人工景观的主导类型, 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动态监测对于促进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 通过分析各植被覆盖地类的物候特征, 判定橡胶林提取的时间窗口;以2010年TM为主要数据源, 根据橡胶林在不同树龄所表现的光谱差异, 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按照橡胶幼林(<10年)、橡胶成林(≥10年)系统分析其光谱、纹理、地形以及类相关特征, 完成了2010年橡胶林地的提取与制图。精度评价结果表明, 总分类精度达到85.20%, 较基于像元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提高5.20%;其中橡胶成林分类精度达到92.50%, 橡胶幼林分类精度在76.42%。统计结果表明, 橡胶幼林与橡胶成林种植面积比重为1.04:1, 与目前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超过国营橡胶种植面积现状相吻合。研究提出来一种验证和提高橡胶林分类精度的新方法, 即采用相同分类方法提取2000年的橡胶林地, 通过2000年和2010年两期橡胶林地变化的叠加分析, 发现橡胶成林提取方法较为可靠, 而橡胶幼林误分率略大, 可通过提取更晚年份的橡胶成林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提取精度。
  • 资源生态
    刘康, 马琪, 张慧
    2012, 34(9): 1781-17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布局分区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系统估算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大小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生态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陕西省乔木林碳储量为2 3852.704万tC, 其中天然林占84.36%, 人工林占15.64%;平均碳密度为30.919 tC/hm2, 小于全国平均值, 森林发育水平较低是造成陕西省森林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天然林是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且天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碳密度普遍大于人工林;②陕西省从南向北自然地域的干湿条件, 对森林植被碳储量整体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工林碳储量比重较大的区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受干扰较小的秦巴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陕西省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将在未来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及碳汇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③刺槐、油松、杨类是人工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着, 而天然林中, 栎树、硬阔林、油松占主导地位;主要优势树种碳储量的集中分布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发挥起主导作用。
  • 资源生态
    卞鸿雁, 庞奖励, 任志远, 文雯
    2012, 34(9): 1790-17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固碳是土壤-植被-大气-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生态过程,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针对干旱区内陆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对泾河流域1998年-2010年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时空分异模拟, 分析其与土壤、气候、植被、地貌因素的耦合关系, 深入理解NPP响应机理。结果表明, 1998年-2010年间, 泾河流域NPP总量浮动于(3.53~4.55)Tg.C/a之间, 单位面积NPP产量约为136.77g.C/(m2·a),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NPP季节特征明显, 春、夏、秋、冬的NPP产量分别占NPP年总量的22.91%、55.85%、19.99%、1.25%;流域NPP空间格局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 分析NPP与18个自然因子的相关性知, NPP与植被生理生态特征及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最强, 其中与NDVI、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系数达0.53、0.78, 与风速、温度、太阳辐射相关性分别为0.61、0.61、0.43;地形和土壤因素并非NPP响应的主导因素, 但对植被有机物质的合成至关重要。
  • 资源生态
    郭永聪, 李芬, 毛洪伟
    2012, 34(9): 1798-18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 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 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 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 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 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 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 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 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 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 环境整治, 历史印记保留, 建筑物更新保护, 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 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世界资源研究
  • 世界资源研究
    姚予龙, 张新亚
    2012, 34(9): 1806-18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 是中国木材资源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 中俄森林资源合作对两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俄罗斯(特别是亚洲部分)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树种结构、可采林比重和森林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对森林资源总量、成过熟林比例、交通条件、开采技术能力、基础设施条件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明确了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开发森林资源的潜力和重点区域, 进一步探讨了中俄森林资源合作的方式和重点领域。同时指出, 中俄森林资源合作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开发、保护和贸易的有关政策及各方利益关切, 实现森林资源合作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