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李文华, 刘某承, 张 丹
    2009, 31(6): 899-9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优秀模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但逐渐被当代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的贡献,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地区,传统农业模式比现代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针对农民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对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而言,稻田养鱼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净收入,但其投入也较高,因此不利于激励农户进行该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全社会而言,稻田养鱼模式的社会效益更高,而常规农业在扣除劳动力成本后其社会效益为负值。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Mary Jane Dela Cruz, Parviz Koohafkan
    2009, 31(6): 905-9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延伸到农业生产系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议程的需要,各个国家均已构建了许多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并付诸实施,支持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并提高了他们的生计水平。本文简要概括了一种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其背景和特点。这种综合管理途径,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以及与其相关的农业和生态知识系统,至今仍然对传统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生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重新审视。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该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进行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当地资源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与经过长期验证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反映了人类与文化多样性的协同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关系。这些生动鲜活且不断演变进化的系统和社区,一直保持着与诸如自然、家庭、社区、历史以及对其自然环境的归属感等融为一体所具有的特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是综合管理途径的一个具体实例,是一个将农业、生态与传统社会可持续性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观点。这项计划正在全球范围实施,以促进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并保障其继续协同发展。该项目所推动的动态保护途径将:1)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推动公众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认识;2)在试点国家制定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计划和政策时,将GIAHS中的全球重要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适应性管理作为主要内容;3)通过采用考虑到生态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新技术,促进当地社区社会政策与经济的发展;4)通过实践和经验交流,进一步推广和扩大GIAHS的保护。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闵庆文, 孙业红
    2009, 31(6): 914-9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对其英文名称进行翻译以及内涵边界。大部分学术论文中使用“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说法。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它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也就是说,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另外,农业文化遗产也不同于世界遗产的其他类型。从概念上来看接近于文化景观遗产,不过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在保护上应当遵循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郭泺, 薛达元
    2009, 31(6): 919-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知识产权等论坛的重要热点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正在谈判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但由于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外来文化渗透,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正面临丧失威胁。本文根据中国实际,阐述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与范畴;介绍了国际上有关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生物剽窃”的案例背景;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在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方面的谈判进展。并针对中国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行动措施。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Dominique Vanneste
    2009, 31(6): 926-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产包括代际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的交流,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得到保护和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但是目前这种交流的客观事实或性质以及历史维度在遗产保护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遗产在当地社区身份中的重要性,以及地方身份是否在当地居民中产生了对遗产保护的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调查了遗产及其保护是否以及如何成为社区复兴、保护意识、社区建设及公众参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当地居民的态度及其期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本文对在比利时弗兰德地区根特城市核心区工业化前的邻里关系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大量的参与式图片调查。尽管其历史渊源相当独特,但当地居民反对退化和支持保护的动机却具有更加普遍的价值。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Myriam Jansen-Verbeke
    2009, 31(6): 934-9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景观在建立和吸引新的和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方面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观点促使地方当局鼓励当地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该地区的旅游潜力。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个新“产品”的主要兴趣点是文化和自然风光、期望和经验以及保护传统和注入创新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景观中引入新的职能也导致当地人和游客的象征性价值的改变。这一区域性做法的一个主要假设在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共生和保护是加强区域特征的关键因素。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对改变文化景观这一不可逆转的旅游化过程的解释。了解这一转变过程对于规划和设计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最重要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工具是必要的。 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的转变需要深刻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外部影响,尤其是对资产的现实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是理想情况,但很难实现。其中,教育水平的差异、金融参与的多少、所有制形式、传统习惯以及最重要的遗产地原真文化都可能产生价值和期望的分歧。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再评估,可以促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并激励公众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行为,同时,再评估可以增强当地社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旅游和遗产,无论在哪,无论强调哪一方面,无可置疑的是文化景观受到了旅游的冲击。随着旅游的发展,决策者和旅游业者也逐渐意识到这点。然而,文化景观在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如协调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总之,教科书中没有每一个景点发展旅游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描述,也没有“最好”的遗产管理的蓝本。 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和分析从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从生产景观向休闲景观、从一个综合性景观向旅游功能型景观转变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其驱动因素。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开辟了旅游学研究的广括前景,这是其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方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无疑也是其最大的弱点。还有一些概念存在争议,比如文化景观,至今也没有关于遗产资源及其连贯性的定义,甚至没有未来休闲景观和旅游景观的最佳发展模式。因此,本文的讨论不能作出确定的结论。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成升魁, 何露, 焦雯珺, 刘姗, 闵庆文, 孙业红, 杨海龙, 张丹
    2009, 31(6): 942-9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认定和评价资源是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提,其中资源旅游开发的时段选取和空间选定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立足“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两方面、“时间—空间”双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夏初(6月)和秋季(9月~10月)是从江县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最佳季节(月份);②东北部的“斗里-西山-雍里-丙妹-高增-贯洞-洛香-庆云”是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受旅游可进入性差的影响,西南部各乡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较低;③提高下江镇遗产资源的景观优势度和完整度可贯通东北—西北部适宜区构筑旅游大区,提升全县的旅游吸引力。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吕耀
    2009, 31(6): 950-9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积淀的基础。我国传统农业一方面为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固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在维持社会经济、解决农民就业、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军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我国农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及提供家庭收入、社会福利替代、保障食物安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经济发展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但农业的社会功能依旧非常重要。解决农民就业、农村社会安定以及农民社会福利替代等问题将主要依靠农业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解读农业的社会功能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健康发展以及由非贸易关注引发的农业保护问题均具有现实意义。
  • 专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何露, 焦雯珺, 刘珊, 闵庆文, 杨海龙, 张丹
    2009, 31(6): 956-9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出现了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地区一般处于经济落后的地方,往往还保持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着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能再重复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有机农业的过程,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无法直接开发有机农业。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但受耕地资源、经济资源及技术条件制约,从总体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从江县农业发展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引入有机农业思想,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引入生态农业思想,高效利用资源;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丰富农业形式。同时,随着拥有“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从江县侗族地区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浙江省青田县的协作点,其农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陈镜明, 冯险峰, 居为民, 王绍强, 伍卫星, 周蕾
    2009, 31(6): 962-9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系统蒸散(ET)的时空动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因子,与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密切关联。基于1991年~2000年NOAA-AVHRR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壤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利用改进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BEPS),模拟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ET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10年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呈上升趋势,10年ET平均值为442.55mm/a;最高值为475.91mm/a,出现在温度和降水都达到峰值的1998年;最低值为425.59mm/a,出现在年降水量最少的199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与年均温和年总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而年ET与年总降水量的相关性(R2 = 0.950, P<0.05,n= 10)优于与年均温的相关性(R2 = 0.399, P<0.05,n=10),说明降水可能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呈三级阶梯逐渐增加,与相应的降水分布格局类似;而基于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带的年ET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规律。从时间格局上看,ET的年内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峰形式,而年际变化和相应植被类型及气候条件有关。全国年ET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异质性。
  • 资源生态
    杜长江, 刘林山, 王兆锋, 张继平, 张镱锂, 周强
    2009, 31(6): 973-9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 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 年的41.50%提高到2007 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 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 户迁移,到2008 年也仅有115 户移出。2005 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 资源生态
    蔡砥, 陈志云, 姜喜东, 林媚珍, 马秀芳, 杨木壮
    2009, 31(6): 980-9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以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广东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和服务功能退化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及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合理补偿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本文根据广东省1987年、1996年和2004年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利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了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单位价值,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987年199.88×108元,1996年226.25×108元,2004年236.8 1×108元,其中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价值在总功能价值中所占比重的比例分别为:1987年5.1∶1, 1996年6.1∶1,2004年6.2∶1,这表明在这段时期广东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持续增加,且生态功能价值的比重在缓慢提高,这与我国黑龙江、湖南、黔东南等接近,但与云南、日本、美国等还有较大差距。
  • 资源生态
    江源, 李俞萍, 任斐鹏, 陶岩, 杨艳刚
    2009, 31(6): 985-9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7年北京东灵山300株野生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植株形态因子和根资源量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分析与模型模拟等方法对3种典型生境下北柴胡根资源量与地上植株形态因子之间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生境类型下,株高和叶片数平均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林地>灌丛>草甸,而分枝数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类型下植株地上形态特征株高、叶片数和分枝数差异性显著;③所选3种模型对根资源量(Y)与株高(x1),叶片数(x2)和分枝数(x3)之间关系模拟效果排序为,广义可加模型(GAM)>广义线性模型(GLM)>多元线性模型(MLM),最优模拟结果R2可达0.90以上,且分生境模拟结果优于混合模拟结果;④实测值对最优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95%的可靠性估计,GAM模型对北柴胡根资源量的预估精度均在75%以上。
  •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
    杜忠潮, 李玲, 文琦
    2009, 31(6): 994-9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地理集中指数,MapInfo软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6年,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外国游客人数从730.32×104人迅速增加到2561.60×104人,年均增长率达12.08%;全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结果显示,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较稳定,而幼童市场数量增加较快;12年间中国入境外国游客的地理集中指数由30.29%减少到25.17%,表明入境旅游目的地逐渐趋于分散;②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分析,数量上东部地区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总量明显大于中西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在稳定中快速成长,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波动起伏态势;1995年~2006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均呈现逐年发散态势,地理集中指数呈现以2.09%、1.99%、1.01%的速率扩散;③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体现出“东渐西递”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游客主要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城市,21世纪初出现“南下西递”趋势,目前呈现由沿海一带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格局。
  • 旅游资源
    陈楠, 乔光辉
    2009, 31(6): 1000-1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 旅游资源
    沙润, 田逢军, 汪忠列
    2009, 31(6): 1007-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意象草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性意象和结构性意象两个方面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景点意象受知名度和美誊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意象则受旅游者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影响;意象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标志、路径、区域、边界和节点,最主要的意象组织手段是标志、路径和区域;就要素的可意象性而言,标志和路径最高,区域和边界次之,节点最弱;对意象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存在着以八一广场和滕王阁为中心的两大旅游核心区,其架构模式是以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为感知背景,以核心景区为感知重点,以主干道为支撑,被边界所限定,不同类型的地物要素点缀其间的双“#”字型立体框架结构。
  • 旅游资源
    杨春宇
    2009, 31(6): 1015-1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引入旅游地游客量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概念体系,将定量描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Logistic曲线模型展开为级数形式,推导并构建了基于旅游学理论的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文中对旅游地在不同演化阶段运用该模型的条件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创建了一种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定量划分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能够对旅游地不同演化周期游客量最大值及到达时间进行预测。该模型计算过程简便,且避免了Logistic曲线模型中参数设置的主观性缺陷,增加了预测的准确性。文中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构建的预测模型与实例演化过程相符。这为旅游地游客量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和准确的新方法,在理论研究与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旅游资源
    邓红兵, 刘建昌, 严岩, 余丽军, 左煜
    2009, 31(6): 1022-10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对水环境容量的大小至关重要,不同的水环境容量条件对应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又对污染物排放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模式,对泸沽湖水环境容量的一般值和保守值进行了估算,在不同水环境容量条件下模拟了旅游业人口容量的情景,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完全混合模式(集中排放模式)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15.8×104人/d;以2004年现状排放量、扩散半径30 m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3×104人/d;按照可游览面积法计算,确定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95×104人/d。从保护湖体水环境的角度来讲,建议选择较低的旅游人口环境容量,即以分散模式布局旅游业、且以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为最高值控制旅游规模,即3.3×104人/d,可有效保护湖体水质。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郝成元, 吴绍洪, 许传阳
    2009, 31(6): 1031-10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形和地势引起的温度、热量、水分差异是局地自然地理环境空间格局分异的内因所在,而太阳总辐射是地表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的主要能源,是理解或解释陆地表层格局的重要基本参数。本研究结合太阳总辐射的两种主要气候学计算模式Angstrom模型和Bristow-Campbell模型,以DEM、月均温差、月平均日照百分率以及地理纬度、赤纬等为基础数据,通过潜在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化实现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推算两个过程,成功实现了云南省中南部山地的多年平均1月~12月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化;通过两个有多年太阳总辐射数据的站点实测数据检验,模拟结果良好:各月太阳总辐射平均误差率均小于10%,平均为3.69%;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到其它山地丘陵区的太阳总辐射空间化模式。
  • 气候资源
    董婕, 延军平, 闫娜, 张华丽
    2009, 31(6): 1040-10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西安市1978年~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数据和气候资料序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影响,并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生活用水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与年均温度、年均最高温度和年均最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4、0.437和0.721,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较弱;利用多项式模型提取生活气候用水量,离差系数为10.97,表明其脆弱性较强。根据气候影响因子,对城市人均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得出年均温每增加1.0℃,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将增加1.095m3;预测表明近5年内,在西安城市节水措施中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应在75.92~83.22m3
  • 气候资源
    李远平, 杨太保, 赵咏梅
    2009, 31(6): 1046-10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淠河流域汛期旱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汛期旱涝灾害演变规律及趋势对指导区域内科学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墨西哥帽小波和叠加马尔科夫链分析相结合探讨淠河流域汛期旱涝的演变规律,并对未来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流域汛期具有不同的旱涝演变情景,2003年以来在偏涝的背景下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大。近50年来淠河流域汛期旱涝演变的第一主周期为2年,第二主周期为9年。叠加马氏链可以准确预测汛期旱涝等级状态,淠河流域汛期涝年各等级出现的概率均大于相应的旱年等级,重现期短于后者。小波分析为马尔科夫链方法提供趋势和背景,马氏链可以实现中短期汛期年景预测,两者互为补充,互为验证,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陈华, 简玉峰, 刘长生
    2009, 31(6): 1051-10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但不是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 资源经济
    胡振明, 唐议, 邹伟红
    2009, 31(6): 1061-10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1987年~2006年捕捞统计数据,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相关管理政策及措施。结果表明:①1999年以来,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结束了长期持续快速的增长,出现下降并趋于稳定,渔获物大类构成趋向稳定,主要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均化;②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在1997年之后趋于稳定,专业劳动力数量1998年以来保持下降趋势,总主机功率和总吨位20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渔船结构趋向大型化;③海洋机动捕捞渔船单位主机功率CPUE和单位吨位CPUE在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单船CPUE和捕捞专业劳动力人均CPUE在1998年以后趋于稳定。讨论分析认为:①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整体处于充分利用状态,捕捞能力总体过剩;②我国目前的捕捞投入控制不能有效控制实际捕捞能力,建议在渔船数量控制基础上,引入渔具类型、数量和规格等渔具限制制度;③需改进现行捕捞统计制度。
  • 资源经济
    黄解宇, 王保庆, 王保忠
    2009, 31(6): 1069-10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从政府角度看,煤炭企业生产开采的外部负效应,单独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能克服,而必须由政府从宏观调控及立法的角度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最终与企业内部努力形成合力,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相关税费政策是富煤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 资源经济
    廖先玲, 宋晓倩, 王晓松, 张兆响
    2009, 31(6): 1081-10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及协整检验理论,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三个地区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其关系是由经济增长到煤炭消费的单向关系;中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既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又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全国和各地区1986年~2004年间的经济增长、能源及煤炭消费水平的分析,认为各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等的影响;提出国家在相关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协调好煤炭(能源)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否则会加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