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水资源
  • 水资源
    陈葆德, 陈伯民, 梁萍
    2009, 31(5): 714-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上海徐家汇站1873年~2007年的逐月、逐日降水资料及1961年~2007年上海地区11个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从降水总量、降水总日数、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持续性降水以及时空分布的长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上海134年以来汛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34年来上海汛期的降水总量、降水总日数、暴雨频数、持续性降水频次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长期变化趋势不甚明显;②1980s以来,上海汛期的降水日数减少,大雨以上的降水强度增强,汛期的降水时段也更为集中,集中降水期有提早结束的趋势,持续无雨事件的发生频次存在增多趋势;③1980s以来,上海地区汛期降水总量呈现出城郊空间不一致的变化特征,中心城区汛期降水呈增多趋势,郊区则呈减少趋势。
  • 水资源
    徐宗学, 赵芳芳
    2009, 31(5): 722-7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大气环流模式(GCMs)进行区域气候影响评价往往受气候模式的分辨率限制,缺少对应尺度的气候情景,目前一般的做法是通过降尺度方法弥补GCMs气候情景的不足。本文集成GCMs输出数据、降尺度模型和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nalysis Tool)建立了气候-陆面单向连接系统。将未来气候情景(日降水量、最高和最低气温情景),输入到SWAT模型模拟径流,重点预测评估黄河源区未来不同时期的径流变化情况,并分析讨论气候变化情景下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及响应。其结果表明,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黄河源区的流量过程,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影响很大,而且不同的降尺度情景对模拟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统计降尺度(SDS)情景模拟表明,黄河源区未来径流量的减少趋势不可避免,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将分别减少88.61m3/s(24.15%)、116.64 m3/s(31.79%)和151.62m3/s(41.33%),而Delta情景下研究区年平均流量变化相对较小,与基准期相比未来2020s和2050s分别减少63.69m3/s(17.36%)和1.73m3/s(0.47%),而2080s将增加46.93m3/s(12.79%)。
  • 水资源
    黄河清, 彭锐, 郑林
    2009, 31(5): 731-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鄱阳湖区长期遭受洪涝与干旱的侵扰,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产与活动。为探索减少这一地区洪涝与干旱灾害的有效对策,本研究采用时序距平分析法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鄱阳湖区1959年~2005年近50年来降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虽然该地区的降水量在1年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主要为分形式的布朗运动,具有长记忆特性,或持续性,但不同站点年降水量序列的分形维度差异很大,彼此相似程度不高。当时间尺度为5年时,Hurst指数在整个区域上的平均值要远比时间尺度为1年时的相应值更接近1.0,而当时间尺度为10年时,鄱阳湖区各站点降水量距平变化的过程呈现高度的一致性,50年来总体以少水期与多水期交替出现的形式变化。特别重要的是,湖区在3月~6月因降水多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年份的出现具有约10年长的周期。相反,湖区在7月~10月和11月~2月因降水少可能造成旱灾年份的出现尽管并不完全同步,但却均拥有约30年长的周期。持续如此长的少水期使得大量湖区湿地被逐步开耕,因此在鄱阳湖区有效地实施退田还湖补偿政策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且还可极大地减小特大洪水时整个区域遭受灾难性后果的几率与范围。
  • 水资源
    蔡玉林, 过志峰, 刘录三, 孙国清, 杨丽
    2009, 31(5): 743-7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改变区域乃至全球的水文循环的现状,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定量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该区域水文循环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鄱阳湖流域1973年~2002年间的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如果气候变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3种气候情景,最后应用陆地表面模型VIC水循环模式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径流变化,结果表明如果气候变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鄱阳湖流域的水量30年、60年、90年后(相对于1983年)将可能增加11.7%、25.08%和39.06%,而且因为径流的增加幅度最大的情况恰好出现在每年径流峰值时段(汛期),所以鄱阳湖发生洪灾的危险性将可能增大。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水文要素的变化及其趋势对于该区域水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水资源
    黄初龙, 郑朝洪
    2009, 31(5): 750-7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循环某环节供需失衡可影响区域水资源系统整体平衡,整体平衡格局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构建指标体系以表征其水循环系统各环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WRSDB),采用赋权加和法、K-means cluster、Theil Index等方法分析WRSDB区域分异。结果表明:①WRSDB水平区域差异幅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用水效率;②静态WRSDB格局,闽东沿海地区强于闽西北和厦门,其主导因素是用水效率和水资源丰度;③动态WRSDB格局,降水由丰转平,丰水区WRSDB水平的发展快于其他地区;由平转枯,较缺水但水利投入较大地区维持WRSDB能力较强,说明降水充足区WRSDB不能只考虑水量平衡。中长期闽东南经济较发达区WRSDB能力的发展滞后于闽西北。WRSDB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用水效率,不过从中长期来看,需水趋势、供水能力对WRSDB的影响将逐渐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增大水资源需求压力,为此应着重调控决定需水的人口和GDP的影响因素。
  • 水资源
    韩桂兰, 孙建光
    2009, 31(5): 757-7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流域主要节水技术成本投入,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节水效应;②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③不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这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 水资源
    罗毅, 张银辉
    2009, 31(5): 763-7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EHYDROS进行了河套灌区的水文学过程模拟研究。结合灌区渠系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状况,将灌区划分为11个子流域。应用1986年、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991年~2000年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1980年~1990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模型多年模拟的平均结果,蒸散量多年均值为39.0×108m3,渗漏量多年均值为13.0×108m3,系统排水量为77.8×108m3,降水产生径流微弱;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为51.4×108m3,引水通过灌溉渠系和灌溉的方式大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蒸发与基流在地下水排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地下水蒸发年均值为15.0×108m3。基流量占总水量支出的比例达到43%,仅次于区域蒸散量,对于维持乌梁素海湿地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灌区的地下水有相当大的开采潜力。
  • 水资源
    白军红, 黎聪, 李晓文, 王冀
    2009, 31(5): 772-7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态环境需水方面来讲,采用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的预案更合适,以湿地恢复和生境改造并重的预案较不合适。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宋敏, 张安录
    2009, 31(5): 780-7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面临着向市地流转的巨大压力。本文基于社会理性决策者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决策主体和决策结果取决于流转前后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的比较这两个基本假设开展研究,探讨了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及其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影响。结论认为,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其中各种不确定性最终反映在农地城市流转的社会收益、成本及净收益的波动上,而不可逆性与不确定性共同决定了社会决策者在制定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选择价值的重要性及其对决策的影响(降低决策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并促使其延迟决策)。忽视农地城市流转中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决策结果产生或大或小的偏差,从而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损失,而忽视不可逆性将直接造成决策后果出现不可逆转性损失。
  • 土地资源
    陈利根, 刘庆, 张凤荣
    2009, 31(5): 787-7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1986年~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07%;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且必然带动数量的急剧增加,而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非农化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非农化资源消耗量的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为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既保经济又保耕地的目标,必须从城市土地内部挖潜,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先补后占”等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作为主要途径。
  • 土地资源
    刘语凡, 汪自书, 曾辉, 张文娟
    2009, 31(5): 794-8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典型城市化样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基于深圳市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5个时期的TM/ETM(SPOT)影像,选取沿107国道、205国道两侧的城市化样带,通过道路缓冲区分析的方法,计算建设用地变化速率(ΔP),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道路沿线建设用地增长过程表现为时间递减效应、向外蔓延效应和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即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减缓,同时道路对建设增长的影响范围不断向外蔓延,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其增长速率越快。提出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此类地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土地资源
    吕昌河, 唐菊华, 杨续超
    2009, 31(5): 801-8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较详尽的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苏锡常地区1995年~2005年城市用地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1年来,该地区的城市用地总面积年均增长45.55km2,增长率为12.83%,呈现出高度线性递增;受人口增长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级城市(吴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溧阳市和昆山市)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远高于地级城市市区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②二元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皆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才是影响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但自身对城市用地的扩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它们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对城市用地的扩展起作用。
  • 土地资源
    陈会广, 陈江龙, 崔娟
    2009, 31(5): 807-8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常州市为例,观察经济社会驱动因子与耕地保护政策作用的机制,研究区域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中哪些经济社会驱动因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耕地数量变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制度的绩效如何,并从中发现反馈的信息,为下一步政策调整,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强化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经济计量方法和模型检验了常州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农副产品价格以及耕地保护制度等经济社会因子在耕地数量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等驱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而农副产品价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作用相反,且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在不同时期的制度绩效不同,1997年以后的政策比之前的政策在保护耕地的作用更有效一些。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应是,实施积极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土地调控。
  • 土地资源
    何毅峰, 李文卓, 刘涛, 谢永生, 赵连武
    2009, 31(5): 816-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台区是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示范区,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占用耕地,汉台区耕地数量大量减少,耕地供需矛盾突出。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汉台区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9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汉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汉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78年~2006年全区耕地共减少5600hm2,平均每年减少200hm2,人均耕地减少0.027hm2,耕地递减率曲线与人均耕地递减率曲线走势基本一致;②建设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等直接影响因子在4种类型区影响耕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区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较多;③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全区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 土地资源
    李团胜, 石玉琼, 张艳
    2009, 31(5): 824-8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的计算与占补平衡的内涵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一定时间内区域耕地生产能力和粮食产量不降低,也就是说,耕地占补平衡应以现实产量为平衡标准。土地利用等指数更接近现实产量,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两者同样反映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因此通过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建立函数关系,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质量等别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本文使用陕西省周至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利用等别自然质量等指数、等别利用等指数以及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确定农用地占补平衡中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3种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可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来确定。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段雪, 贺雅丽, 王明明, 徐磊
    2009, 31(5): 829-8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限制CO2的过量排放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粗放性导致中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陷入了“CO2困境”。中国传统的制定减排政策和实施储存策略两项应对CO2问题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CO2过量排放所引发的问题,而通过转换思路,实现CO2到化学品的规模转化,实施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的困境。本文在论证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在技术、市场、经济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经分析后指出,政府要从建立三方互动机制、划分战略目标、选择重点攻关方向、开展具体工作等4个方面予以大力投入,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 资源经济
    陈星, 陈殷, 陈天生, 黄悦, 梁文婉, 田旖卿, 姚从容
    2009, 31(5): 836-8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发现中国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7个方面:①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准入制度,电子废弃物从回收到处置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②相关从业者的经营规模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秩序较为混乱;③电子废弃物的个体回收者,大多数设备条件落后,处理方式仅作为获利的手段,部分回收者和分解者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④生产厂商、销售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都没有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视为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⑤政府与生产厂商互相推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责任;⑥消费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亟待加强,部分消费者存在环境意识淡薄、废旧电器随意丢弃和处置不当的现象;⑦从环保意识到环保行动,大多数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潜在支付意愿:90%的消费者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更有社会责任感和更环保的生产厂商的产品,反映出消费者在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之间的权衡尺度和支付意愿。
  • 资源经济
    罗红燕, 冉清红, 魏朝富, 谢德体, 岳云华
    2009, 31(5): 844-8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1961年~2005年的可供我国净进口的谷物数量,按照每5年一个时段分组,构建5年为步长的5个灰色数列,采用DPS7.05软件建立灰色数列G(1,1)模型,预测2009年~2020年可供我国净进口的最大谷物数量;参照2004年~2007年的粮食需求状况,设定2009年~2015年的粮食需求水平为400kg/人、2016年~2020年为420kg/人,计算国内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分析1961年~2005年国内粮食消费量构成,确定最小、最大谷物系数,计算国内粮食消费需求中的谷物消费需求总量,再计算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允许我国净进口的谷物数量占国内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比重,最后计算谷物自给率。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他国谷物进口和充分利用国际谷物贸易盈余的双重条件约束下,我国在2009年的谷物自给率不低于98%,2010年可能需要我国的谷物净出口, 2012年~2014年不低于96%,2015年不低于97%,2016年、2019年~2020年不低于94%,2017年~2018年不低于97%。进一步提出粮食安全目标下的我国国际粮食贸易和耕地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 资源经济
    杨阳, 张红旗
    2009, 31(5): 853-8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国2014个县域农业统计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299个,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胶东半岛与冀鲁豫低洼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淮平原东部、福建西部,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低值县(市)数201个,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大部地区、川滇高原、黔桂岩溶地区、秦巴山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西部、桂南滇西地区,以及藏南部分地区。土地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197个,集中分布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低值县(市)数277个,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三江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大部、秦岭大巴山区和黔贵高原等地区。
  • 资源经济
    马玲玲
    2009, 31(5): 860-8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发展草产业在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新疆草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习惯性、单一化、封闭式的传统思维定式,促进草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以市场化为目标,以企业化带动产业化为路径,才是实现新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新疆草产业发展传统思维定式必须实现以下4个转变,即由“先林后草”向“先草后林、草林结合”理念的转变;由“草不重要”向“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理念的转变;由“粮草对立”向“粮草结合、藏粮于草”理念的转变;由“政府为主体”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理念转变。
  • 资源信息
  • 资源信息
    安凯, 肖玉, 谢高地
    2009, 31(5): 867-8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功能信息与地理信息的集成,是实现区域功能信息的空间可视化分析、识别区域功能信息的空间模式以及有效的知识发现与合理的决策支持的必要前提。但是,区域功能信息与地理信息的集成存在技术异构和语义异构两个问题,使得集成难度较大。目前,代表性的信息集成模式主要有数据转换模式、联邦数据库模式、数据仓库模式和中介器模式,这些集成模式各有不足,难以从技术和语义两个层面同时满足区域功能信息与地理信息集成的需要。然而,基于元数据的区域功能信息与地理信息集成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集成模式以元数据仓储为核心,包括业务元数据与技术元数据两部分:业务元数据抽象信息集成的业务规则,用于解决语义异构问题;技术元数据主要面向数据模式技术异构问题。在元数据仓储的基础之上建立元数据引擎,可以实现元数据和异构数据源的访问与集成,从而实现地理信息与区域功能信息的有效集成,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 资源信息
    李猷, 吕晓芳, 彭建, 王仰麟, 吴健生
    2009, 31(5): 875-8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岸带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海岸线动态演变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以1978年、1986年、1995年、1999年和2005年等5期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阈值结合NDVI指数法提取各期海岸线,系统分析海岸线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初步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该方法的各类型海岸线遥感影像提取精度较高,精度均在70%以上;②研究时段内,深圳海岸线长度呈现先增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并且西海岸岸线变化相比东海岸更为显著;③人为造陆是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式包括滩涂围垦和填海造地;④地貌环境由海拔、坡度以及岩性等地貌因子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形条件和海岸物质组成,通过制约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影响海岸线动态变化。
  • 资源信息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2009, 31(5): 884-8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斑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下垫面起伏较低则以草地覆盖度的轻度下降退化为主。草地退化时间过程特征的总体趋势是持续退化、后期加剧,前后两个时段对比可以看出草地退化比重和程度皆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退化面积比重净增9.86%。地形因素的影响分析亦发现,研究区高寒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500~4900m、坡度5~15°范围内的阴坡。研究区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而研究区人口和家畜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发生的最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