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冯 跃, 鲁春霞, 马蓓蓓, 谢高地
    2009, 31(4): 531-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利用是应对土地资源短缺、实现区域合理分工的重要途径。土地多功能协调利用是区域空间多功能利用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在近6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区域土地空间功能的利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演变过程:①论述了1949年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下区域空间功能格局的演变过程;②总结了我国土地空间利用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单一土地利用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大的多功能利用演变,从突出生产功能向注重“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转变的特征;③对我国各阶段的空间功能格局的区域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价,指出长期对单一经济功能的追求导致了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土地其他功能的忽视,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缺失;④指出积极促进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协调利用是中国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曹淑艳, 谢高地
    2009, 31(4): 539-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划是揭示自然、社会、经济等客观存在的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工具。近半个世纪里,中国功能区划的发展与国家面临与关注的核心问题有明显的响应-驱动关联,伴随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温饱问题、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演变,功能区划研究视角逐步从农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拓展到人地复合系统。现有功能区划或难以完全覆盖人地复合系统的各个维度,或难以完全覆盖地域单元的多功能性,无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需要。鉴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是可以预知的,研究呼吁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研究。国家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就是那些在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上享有相似特征与发展模式的地理空间单元,这些功能区既能揭示国家或区域的亚地理单元及其组分空间单元的实际的或潜在可持续发展位,又能揭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蓝图。与已有功能区划相比,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最突出之处是在区划的过程中以平等与协调的方式将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有机地关联起来。国家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的过程就是确定区域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层级系统中的“地位”与角色及其与其他地理空间单元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功能区划家族的新成员,目前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均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基础、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科学、全面地揭示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与规律。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曹淑艳, 李 芬, 魏云洁, 谢高地, 杨 莉, 甄 霖
    2009, 31(4): 544-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下降了1/3强; 生态过程维持功能被超强度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功能发生恶性退化;其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健康保障与人工化土地生产功能提高幅度最为显著,均实现3倍增长。期间总功能的实现率提高了1倍,达到0.37,其中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实现率已经达到0.83,但各环境功能实现率尚处于负值状态。建议在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全面提升。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邓祥征, 姜群鸥, 李 芬, 刘雪林, 魏云洁, 杨 莉, 甄 霖
    2009, 31(4): 552-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DLS模型,在中国的9个土地利用分区上分析了栅格水平上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设定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基准情景和发展生物能源政策情景下各土地利用分区2010年~2025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从发展生物能源情景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相互竞争及其在空间分配上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发展生物能源情景下内蒙古及其沿线区、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都有较大的变化,而东北区变化不明显,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从整体来看,林地在各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模拟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鲁春霞, 谢高地, 张昌顺
    2009, 31(4): 559-5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环境容量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各地区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布及其紧缺度的基础上,揭示水环境容量紧缺度指数与区域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中国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和区域功能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环境容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的态势;②各省(市)水环境容量紧缺度差异明显,除天津、上海、宁夏等少数省市水环境容量高度紧缺外,其余省(市)均有水环境容量剩余;③区域社会、经济功能的众多因子与区域水环境容量紧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功能随其水环境容量增加而增强,但社会、经济功能增强的同时,随之增加的生活和工业耗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会降低区域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容量,增加其水环境容量紧缺度。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冯 跃, 鲁春霞, 马蓓蓓
    2009, 31(4): 566-5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地级市和直辖市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年~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粮食生产、耕地面积和人口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各市粮食产量的比重以及粮食生产区位熵,并利用更具表现力的值定面积图的方法制图,分析该地区粮食供需格局的变化特征。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粮食生产大致经历了波动上升期(1980年~1998年)、快速下降期(1999年~2003年)和恢复增长期(2004年~2005年)三个阶段;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其中北京市的耕地面积自1995年下降速度加快。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等在内的京津冀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相对于整个区域萎缩明显,而南部地区成为粮食生产增长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京津冀北部地区粮食供需缺口增加,多属于粮食供需紧平衡区和缺粮区,南部地区的小康水平余粮量增加,粮食供需的空间极化趋势加剧。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裴 厦, 谢高地, 章予舒
    2009, 31(4): 574-5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洲承担着干旱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绿洲功能稳定性定量评价是了解绿洲功能稳定状况和格局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绿洲功能稳定性评价指标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所辖的3个县以及整个三角洲绿洲的功能稳定性都处于一般偏下的状态,排序为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整个流域。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库车县人口密度过大是最大的绿洲功能稳定性障碍因子,在沙雅县为大面积的沙漠土地,新和县为过度的天然绿洲开发。纵向比较各层次的指标,人口密度是最大的绿洲系统压力指标,人均GDP为最差的绿洲系统状态指标,而教育投资所占GDP比重为最弱的绿洲系统响应指标。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韩 鹏, 黄河清, 姜鲁光, 李 芬, 刘雪林, 魏云洁, 甄 霖
    2009, 31(4): 580-5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致区域生态过程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7年~2007年鄱阳湖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三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受偿意愿与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围绕生态环境保育政策的实施,对1997年~2000年,2000年~2005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改变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功能产生影响,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不仅从宏观上影响鄱阳湖区的产业结构,而且从微观上影响鄱阳湖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证实了生态补偿是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农民经济可持续性保障的重要政策选择。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界定出核心利益相关者、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其次,分析“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分担率,选取鄱阳湖区其中3个县作为典型区域,调查农户对土地利用变化后经济损失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每户农民的受偿意愿在(1 3762~1 5525)元/hm2之间,整个鄱阳湖区域农民受偿意愿在(57.0~64.5)×108元之间;3个行政区(南昌、九江和上饶)的生态补偿分担率依次为73.0%、17.3%、9.7%。此项研究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为同类型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祁 悦, 谢高地
    2009, 31(4): 590-5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排放空间的分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减排责任,不同的分配方案对中国的区域功能的实现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碳排放空间分配的原则、标准以及模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我国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的优劣势,并且对不同分配方案下中国在获取可获得的碳排放空间进行了比较;中国的历史碳排放量相对较小,并且拥有众多的人口数量,因此基于历史公平和人均原则的分配方案最为有利;在未来要缓解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的减排压力,在获取碳排放空间方面,中国不仅需要在国际谈判中坚持按人均分配以及历史公平原则,还要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进而提出“中国方案”。
  • 专栏: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
    刘 玉, 刘彦随, 许 皞, 薛 剑
    2009, 31(4): 598-6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用地分等成果为耕地综合产能核算提供了新思路,为耕地整理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以海河冲积平原区为例,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抽样样点构建理论产能核算模型,利用等指数与可实现抽样样点构建了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结合近3 年(2003年~2005年)的粮食实际产量,并进行了综合产能核算。结果表明:全区耕地理论产能为2970×104t,可实现产能为2260×104t,远高于近3年1430×104t的年均粮食实际产量,表明目前海河冲积平原区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通过分析耕地综合产能、利用强度及其增产潜力,将研究区耕地利用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化提升区和重点整理区,并提出相应的利用对策。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李贵才, 王仰麟, 谢苗苗, 曾祥坤
    2009, 31(4): 604-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流转的人文驱动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耕地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中,耕地变化阈值和政策因子的量化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变化特征入手,借鉴logistic曲线构建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数量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而“耕地转用饱和度”与驱动因子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人文驱动因子包括社会经济类因子和政策类因子,对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数量变化,后者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显著。
  • 土地资源
    顾 湘, 姜 海, 曲福田, 王铁成
    2009, 31(4): 612-6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 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转移,重点发展食品、化工、医药、机械等用地潜力大的行业等。
  • 土地资源
    王 芳, 朱跃华
    2009, 31(4): 619-6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广阔的沿海滩涂由海陆交互作用而成,总体仍在增长,南部开发条件优于北部。依据滩涂自然属性,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组合、技术等因素,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对滩涂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对各模式在开发中的优劣势及易出现问题进行了识别,对区域适宜滩涂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滩涂农业综合开发是江苏滩涂的传统开发模式,经验丰富,但适垦滩涂所余不多,目前宜对已有农业区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滩涂渔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目前江苏海洋经济的支撑,是今后重点发展模式;滩涂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滩涂港口-工业区开发是江苏海洋经济的突破口,正在大力发展中;江苏北部沿海滩涂有着优越的条件发展盐业-海洋化工,侧重发展海洋化工,使这一传统开发焕发新的生机。农业、渔业和盐业开发成带,分据江苏沿海滩涂的中、南、北部,保护区-旅游和港口-开发区开发则呈斑状,依据资源状况,穿插于开发带中。黄海辐射沙脊群是重要的滩涂资源,滩涂养殖、港口和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 土地资源
    李全庆, 龙开胜, 孙雪峰
    2009, 31(4): 629-6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违法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的研究是保障土地合法利用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1992年~2004年间的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违法结构变化是相关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与其他违法用地比重呈负相关;建筑业产值比重与破坏耕地比重呈正相关,与其他违法用地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未经批准占地呈显著负相关;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与非法批地比重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揭示了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确存在一种必然的相关关系。因此,根据经济结构与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应密切注视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违法结构变化,并制定长期策略,采取多样化措施,在减少土地违法总量同时,重点监控土地违法类型变化,合理确定一定时期应采取的主导调控措施。
  • 土地资源
    任 奎, 郑群英, 周生路
    2009, 31(4): 634-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考量已成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生态承载力、生态支持能力和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生态效益的衡量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求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优化的若干方案,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投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择优。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是可行的,可以为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②采用该方法,目标年与基期年相比,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小,可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园地、林地比重分别增加1.02%、4.41%,居民点工矿用地比重增加1.25%,交通用地增加0.91%,建设用地总量增加较小,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效益提升。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Scott Rozelle, 黄季焜, 王金霞, 张丽娟
    2009, 31(4): 641-6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的实地调查,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了实证依据。调查发现,黄河流域地区真正能采用规范的保护性耕作的面积很小,大部分农民只是采用了其中某一项技术。计量结果表明,政策支持、项目实施、劳动力机会成本和灌溉条件等因素都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从长期来看,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民知识技能和资金投资能力的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有效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灌溉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保护性耕作必将被更多的农民所认识和采用,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耕作和生产方式。
  • 资源生态
    吕宪国, 王 蕾, 姚允龙
    2009, 31(4): 648-6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挠力河作为三江平原一条典型的沼泽性河流,其径流过程的演变受到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挠力河2个水文站(宝清站、菜嘴子站)1956年~2005年50年来年均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个水文站年均径流量减少趋势都非常明显,其中宝清站的夏汛期和菜嘴子站的春汛期减少趋势更明显;宝清站年平均径流量的演变存在着15a和45a的年际周期变化,菜嘴子站的年径流演变存在25a和40a的年际周期变化;目前挠力河流域正处于30a和40a以上尺度的枯水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径流演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流域大面积沼泽湿地的垦殖和水利工程的修建。
  • 资源生态
    孙晓敏, 温学发, 于贵瑞, 张雷明, 郑泽梅
    2009, 31(4): 656-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系统呼吸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碳循环中仅次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第二大通量组分。除温度和水分外,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呼吸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因子往往与温度、水分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并且温度还对这些因子有重要的影响,这加深了探讨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呼吸影响的难度。复种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与气象因子季节变化的非同步性为探讨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呼吸时间变异的影响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LAI的季节动态与温度的季节动态存在非同步性这一天然试验条件,本研究通过该农田生态系统连续两年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温度和生物因子对该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及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各个生育阶段,其夜间生态系统呼吸都受到土壤温度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有所差异,尤其当土壤温度与叶面积指数(LAI)的季节变化非同步时,LAI会改变土壤温度对生态系统呼吸的控制。基于直线回归方程,LAI能分别解释2003年和2004年冬小麦生态系统参考呼吸(10 ℃下的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变异的97%和74%,能分别解释夏玉米生态系统参考呼吸变异的85%和42%。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的生态系统呼吸呈“双峰”季节动态模式,且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及LAI的季节动态模式相一致,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冬小麦的LAI和夏玉米的LAI达到最大时。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最大值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6.6gC/(m2·d)和5.5gC/(m2·d),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最大值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7.7gC/(m2·d)和6.9 gC/(m2·d)。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在2003年和2004年2个生育期的总呼吸量分别为402gC/m2(累计220天)和486gC/m2(累计232天)。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在2003年和2004年两个生育期的总呼吸量分别为557gC/m2(累计131天)和481gC/m2(累计107天)。冬小麦及夏玉米生育期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受土壤温度和受LAI影响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协同作用控制。冬小麦秸秆还田引起的生态系统呼吸底物的增加以及夏季降雨对土壤湿度的改善都促进了夏玉米生长前期生态系统CO2排放量的增加。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受到更多的管理措施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农业管理措施以及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影响的研究。
  • 资源生态
    李湘梅, 宇 鹏, 周敬宣
    2009, 31(4): 663-6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如何动态的预测生态预算的结果(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生态预算的结果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多种因素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果要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因素来预测生态预算的结果,就必须解决这种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根据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生态预算结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把影响生态预算结果的因子作为一个集合,把生态预算结果看作一个集合,把这两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通过这两个集合的同一、差异、对立的联系度达到精确预测的目的。应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生态预算结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一段时间,武汉市的生态预算的结果仍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赤字将由2005年的1329.947×104hm2增长到2020年的1405.566×104hm2
  • 资源生态
    刘和平, 王秀颖, 曾宪勤, 张天宇, 庄 严
    2009, 31(4): 669-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 kg/m2,中值为2.84 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北部,及东北部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中等海拔地区,人类活动相对频繁,部分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明显低于高海拔山区;南部平原区及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是农、工业生产集中分布地带,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最低。
  • 资源生态
    李纫兰, 缪启龙, 王晶苑, 王绍强
    2009, 31(4): 674-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作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因子,既可能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可能会破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调或崩溃。森林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火烧对土壤有机碳和理化属性的影响,对认识自然或人为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07年5月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人工针叶林中一次突发性火灾后形成的一块火烧迹地,划分不同火烧强度,进行土壤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发生2个月后,高强度火烧和中强度火烧下,0~40cm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相比低强度分别降低了61.4%和39.5%;0~10cm、10~20cm和20~40cm等3个土层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大小均呈现出低强度火烧>中强度火烧>高强度火烧的一致趋势。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中、高强度火烧迹地上土壤容重相比低强度火烧有增大趋势,高强度火烧迹地土壤pH值最高。
  • 能源与矿产资源
  • 能源与矿产资源
    罗东坤, 彭贤强, 张宝生
    2009, 31(4): 681-6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是一种高潜力洁净能源,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国内外资金已经纷纷投入到煤层气的开发中来。煤层气选区评价关系到勘探能否成功, 是煤层气勘探的基础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整体煤层气特别是基于矿区层次的资源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本研究在大量收集煤层气资源基础材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地质背景、煤储层、资源以及开发基础等4个因素出发,确定了煤层气矿区评价参数选择标准,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指标处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煤层气矿区进行资源优选排序,确定了中国煤层气开发优选目标及不同优选层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有利的煤层气目标区主要集中于冀鲁豫皖和晋陕蒙含气区内,包括三交北、侏罗系、韩城、潞安、大青山、中梁山、晋城、乡宁、六盘水、吴堡等主要矿区。
  • 能源与矿产资源
    程晓凌, 黄园淅, 张 雷
    2009, 31(4): 687-6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地区是中国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能源供应基地,其供应潜力主要通过煤炭外运来实现。在资源赋存和经济发展两者空间差异的共同作用下,西部地区成为国家煤炭外输的重要基地。数据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煤炭的外输过程中,西北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煤炭供应不仅量大、且范围广;同时,供应半径的定量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总体还是在省区级层次上,西部地区煤炭供应半径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基本趋势,其拐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分析认为,上述煤炭供应半径的变化是西部地区自身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能源需求增大的一种必然结果。有鉴于此,西部地区煤炭供应的合理模式和其作为国家能源供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应引起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反思。
  • 能源与矿产资源
    崔奇峰, 王翠翠, 周曙东
    2009, 31(4): 696-7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的数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传统能源的消费占绝对主体地位,畜粪、秸秆和煤炭是最主要的家庭用能,新能源使用量少、比例小;②能源使用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牧区农村使用畜粪、太阳能和风能较多,农区农村则使用秸秆、煤炭、电力、成品油、液化气和沼气较多,农牧结合区农村处于两区之间。最后,论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牲畜饲养头数、人均耐用家电数量、人均摩托车拥有量、人均农业机械台数、人均住房面积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正相关;家庭留守人口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负相关;地区虚拟变量则反映出牧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会大于农牧结合区农村和农区农村。
  • 能源与矿产资源
    戴铁军
    2009, 31(4): 703-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工业代谢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企业节能减排的特点,给出了企业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以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作为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的生态化水平。并以某钢铁企业为实例,编制企业物料收支平衡表,理清了输入、输出该企业的资源、能源、产品、副产品和废品的种类及数量,弄清了哪些副产品、废品被丢弃,哪些被利用,指出了该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从加强余热资源回收、提高能源效率;实施清洁生产、降低副产品、废品产生量;加强企业内部物质循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构建企业间物质循环,拓宽副产品、废品资源化渠道;建立废钢产业、提高废钢使用量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