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水资源
  • 水资源
    王渺林, 夏军
    2008, 30(7): 962-9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长江洪水和水资源问题,对于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长江上游流域16个主要控制站径流观测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金沙江流域径流微弱增加外,其他流域径流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岷江流域高场、横江流域横江、沱江流域李家湾、嘉陵江流域小河坝、武胜、北碚等站的径流显著减少,长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寸滩站径流则微弱减少。针对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长江上游的7个区间,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最后应用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长江上游寸滩站径流减少,气候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为71.43%;而岷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径流减小,人类活动贡献率大约占到一半。
  • 水资源
    陈静, 杨凯, 张勇, 赵军
    2008, 30(7): 968-9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的工业水资源价格还处于较低水平,未能真正全面体现工业水资源的价值,使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杠杆调节供求平衡与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基于工业水资源经济学分析和水资源价值理论,提出了工业水资源价格制定的4条基本原则:体现工业水资源价值原则;体现激励性、差异性和公平性原则;体现环境因素原则;体现社会承受能力原则。在此基础上,以节水理念为视角,产权为核心,社会保障机制为基础,综合考虑了水资源的价值属性和企业排污的环境影响等因素,构筑了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其特征表现为:①具有时空效应和合理性;②形成较为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③形成生态环保型工业水资源价格系统。最后,以上海市纺织行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实证案例表明,构建的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既能体现工业水资源价值属性,为工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最优配置提供了价格信号;又能增强企业的节水观念和水环境保护意识,限制企业的用水、排污行为。
  • 水资源
    陈晓楠, 宋健峰, 赵敏, 郑垂勇
    2008, 30(7): 975-9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用经济手段促进对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而分摊和核算供水成本正是制定水价的核心和关键。该文对与调水工程供水成本分摊和核算相关的分段、水量数据、供水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首先沿供水路线将整个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分为20个区段;经由水量分配确定了20个区段的净增供水量和考虑供水损失的折算水量数据;从会计核算角度确定供水工程供水至各受水区,各省、市分水口门的成本项目构成,并对供水成本进行核算,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全段总成本费用255 451.61万元;最后通过功能间,新旧供水间和区段间的三级分摊,核算得出各段应承担的成本费用和单方水成本,全段平均单方水成本费用0.573元/m3。结果可为有关方面更好地协调水源区与受水区(尤其是省际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辅助;为将来制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成本核算办法以及水价方案提供参考;并可作为制定供水成本核算方面的政策的主要依据。
  • 水资源
    李同升, 王武科, 徐冬平, 张洁
    2008, 30(7): 983-9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强非线性的反馈结构,系统行为往往具有反直观的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较传统的数学模型更能充分刻画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特征。本文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例,在深入分析系统内外因素及其反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5种方案,即规划调度方案、经济优先发展方案、生态保护调度方案、需水量调度方案和缺水量动态调度方案,并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获取2020年末5种调度方案的仿真结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出发选取6组评价指标对各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灰色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缺水量动态调度方案是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的最佳方案(R=0.589),进而提出对现有水资源规划调度方案的优化措施。
  • 水资源
    陈远生, 刘昌明, 郑红星, 左建兵
    2008, 30(7): 990-9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范围内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缺水、水污染、洪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实施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属于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资源型重度缺水大都市,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本文阐述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内涵,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北京市雨水利用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1年~1999年),深入研究与示范工程阶段(2000年~2005年),大范围推广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北京市2007年共完成267项新建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集蓄、渗透、综合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郊区多于城区,郊区以蓄水池为主,城区以入渗为主;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收益/费用比值α(EV/PV=2.81)大于1.0,雨水利用综合效益非常显著。最后,通过对北京市雨水利用情况的分析,认为雨水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四多四少”问题,即行政命令多,市场调节少;利用的“点”多,“面”少;关注“量”多,“质”少;宣传多,规范少。因此,在今后的雨水利用中,需要加强经济杠杆调节的力度,注重雨水的联合利用和水质控制,完善雨水利用相关技术规范。
  • 水资源
    刘闯, 杨阿强, 于伯华, 赵晋陵
    2008, 30(7): 999-1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93年Tony Allan教授正式提出虚拟水的概念以来,虚拟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认为虚拟水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从1999年至今逐年增加,农产品的区域间流动实际上也包含了蕴藏在其中的虚拟水的转移。在计算2005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含量的过程中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公式,根据WTO发布的《农业协议》附件一中界定的农产品范围确定贸易中农产品类型,农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UNCOMTRADE数据库,气象数据参考粮农组织提供的ClimWat气象数据库资料。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在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出口虚拟水36×108m3,进口43.3×108m3,净进口7.3×108m3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陈伟强, 钱易, 石磊
    2008, 30(7): 1004-1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性解析金属元素的社会流动过程,是定量化开展其物质流分析和资源流研究的前提。铝是世界上生产量与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同时也是具有良好再生性能的金属。在大量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的一般性框架,详细解析了铝在国家尺度上的社会流动过程,将其概括为3个“四”:四阶段、四种库和四种流。四阶段包括:生产阶段、加工与制造阶段、使用阶段、报废与再生阶段。四种库包括:矿产资源库、第一和第二阶段产品的暂时性库存、使用阶段的社会累积库、各种含铝废弃物的堆存库(包括弃矿、尾矿、选冶废渣堆存场和垃圾填埋场等)。四种流即正向流、逆向流、废物流、进出口流。以四阶段为依托,重点刻画了四种流的具体过程,为进行定量化的铝物质流分析及相应的能量流、价值流和环境影响分析提供了基础。
  • 资源经济
    马国霞, 张永凯
    2008, 30(7): 1013-1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之外,还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两大特殊瓶颈。最后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干旱区的特殊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要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对处于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搞好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资源产地不一定要设市;对处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势转换,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对处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带动其他产业,逐步把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领域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城市的未来发展与转型。
  • 资源经济
    杜恩社, 郑有业
    2008, 30(7): 1018-1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野生动物约6 400余种,药用植物1 000多种;境内查明的矿种有101种,矿产地2 000余处;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108 kW,地热发电潜力80×104 kW,太阳年平均辐射达(3 300~4 800)MJ/m2。本文通过对西藏的优势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具有中长期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作为选择产业产品的基本条件。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注重市场、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能源、藏药、农牧和矿产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技术研究、引进和创新为突破,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适用性、创新性研究;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坚持资源产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资源消耗性经济发展模式向技术导向型模式转变;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
  • 资源经济
    高延娜, 朱道林
    2008, 30(7): 1024-10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的关系。首先选取9个社会经济指标,将天津市1990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水平划分为2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天津市征地补偿标准特点;然后针对第二阶段,分析比较天津市12个郊区县中实际存在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确定方式,并研究不同方式下的区县经济特点;最后选取典型区县,重点分析农村土地征收市场价格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和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确定方式应与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相协调;农村的社会经济水平是目前影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选择“市场定价”方式的主要因素;经济和区位因素逐渐代替土地产值和人均耕地数量,成为决定征地补偿水平高低的关键。
  • 资源经济
    成升魁, 闵庆文, 石敏俊, 闫丽珍
    2008, 30(7): 1032-10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108m3和(929~1 125)×104hm2,两者占到玉米流出区和流入区水、土资源总量的2.6%~10%左右,说明玉米虚拟资源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虚拟资源流动缓解了南方地区的耕地短缺,提高了全国的水土资源生产效率,却因虚拟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拉大了水土不平衡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 ①北方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平均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率通过玉米这一载体的流动传递给了南方; ②水土两种资源的含义和属性差异所导致的经济重要性不同; ③降水资源对北方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贡献。玉米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耕地资源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具限制性的因子,而水资源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发展的约束也不可忽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改善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同时并存的矛盾局面也有其合理性。
  • 资源经济
    杜茎深, 王丹, 王海鸿
    2008, 30(7): 1039-10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审视了关于“贫困导致土地退化”的主流观点,通过对其理论基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反思,对相关的一些假设提出了质疑,认为EKC有其特定的应用前提和固有缺陷,主流观点夸大了两者的联系,更多源自地方层面的实证研究使其适用性受到局限。其次,从贫困概念的界定、财富增长与土地退化、人口增长与土地退化以及穷人的话语权等方面对贫困与土地退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表明KFC存在诸多局限,经济层面的贫困仅仅是导致土地退化的诸多因素之一,富人在经济发展中同样加剧了土地退化,但由于穷人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因此主流观点可能虚拟了贫困与土地退化的循环圈,土地制度、国际贸易与分工以及国内相关法律与政策等在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何蓓蓓, 刘友兆, 梅艳, 张健
    2008, 30(7): 1047-10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州的耕地面积经历了3次明显的流失高峰,年递减率高达1.34%,而徐州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则相对缓和,年递减率只有0.33%,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②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比较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占用面积随着GDP的变化是可行的;③在不同的区域每单位的GDP增长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④徐州市每增加1×108元所消耗的耕地面积在1978年~1999年,要高于苏州市的水平;在2000年~2006年,则低于苏州市的水平。
  • 土地资源
    常庆瑞, 贾科利, 张俊华
    2008, 30(7): 1053-10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86年、1993年及200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总体较高,2003年达到36.5%,且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和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与沙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主要特征。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44.18×104hm2,主要由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面积以近0.27×104hm2/年的速度增加,主要由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和沙地转化而来;耕地面积减少了10.52×104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沙地面积减少了20.67×104hm2。在空间上土地利用变化以南部和东南部黄土丘陵区沟壑区和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最为明显。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气候因素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及社会投资的增加,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驱动了土地利用变化。
  • 土地资源
    裴韬, 彭兰霞, 曾忠平
    2008, 30(7): 1061-10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6年~2006年武汉市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计算1996年~2006年10年间武汉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并利用边界维数对南湖各时期的岸线形态变化进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南湖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在湖泊保护、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潜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6年,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以及岸线分维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湖区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不断转变与湖泊人工填占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武汉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城市湖泊发展演化进程。土地利用结构熵、均衡度以及湖泊岸线分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湖泊发展演化过程,能够为城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利用复杂性理论开展城市湖区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等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 土地资源
    边振兴, 卢娜, 王秋兵
    2008, 30(7): 1068-10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融入为主,影响面积为157.78km2,占扩展总面积的80.02%,而对水域、林地影响较小,影响面积为39.39km2,占扩展总面积的19.9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沈阳市1996年~2005年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中的23个驱动因子数据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且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分始终处于增长状态表明其影响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 土地资源
    吕婷婷, 孙晓宇, 于伯华
    2008, 30(7): 1076-10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对世界资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克服了世界资源研究过程中数据缺乏的困难。泰国曾经是林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热带林地资源,但是近几十年来林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选用MOD09Q1的1、2波段,MOD09A1的第6波段以及MOD11A2数据产品提取了泰国林地分布情况。由于泰国地处热带地区云雾噪音为林地的提取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去除云雾噪音影响,结合NDVI、NDSI、LST多参数在林地提取中的优势对泰国林地进行提取。采用泰国200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分省林地面积以及2003年p131r47和p131r48共2景ETM影像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参数综合分类方法对林地提取精度较高,通过与2003年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达到0.9264。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丁裕国, 江志红, 王冀, 张金玲, 张霞
    2008, 30(7): 1084-10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在高(SRES A2)、中(SRES A1B)、低(SRES B1)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中国未来21 世纪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区域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增加(减少)趋势。其中霜冻日数和温度年较差呈减少趋势,生长季指数、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是增加趋势。在高排放(A2)情景下,中国地区各极端气温指数增加(减少)趋势最明显,低排放(B1)情景下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最小。在2075年前,极端气温指数在A1B情景下的变化幅度要大于A2情景下的变化,2075年之后,却与之相反。在各极端气温指数中,热浪指数(HWDI)和暖夜指数(TN90)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霜冻日数(FD)和生长季指数, 气温年较差(ETR)变化最小。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上,极端气温指数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温度年较差除外),变化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变化率逐渐增大,其中西北的极端指数变化率高于东北,只有暖夜指数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出现了变化的大值区。
  • 气候资源
    董满宇, 吴正方
    2008, 30(7): 1093-10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MHF小波分析、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及Yamamoto法对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点近5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了温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50年来年均气温存在着明显的增温趋势,变化幅度为0.36 ℃/10年,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增温幅度,冬季和春季对东北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势贡献率最大,两者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6 ℃/10年和0.4 ℃/10年。年、季节的温度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对于年均温而言,近50年来整个东北地区的升温幅度较大的地区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大部及大兴安岭山地北端;大兴安岭南端、燕山山地东侧,辽河平原、辽东山地及长白山地大部变化幅度较小,本溪周围为整个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东北地区气温年变化具有明显的14年振荡周期,年代际特征明显,突变点分别为1964年和1988年,后者为强突变点。
  • 气候资源
    旦增顿珠, 李跃清, 杨秀海, 周长艳
    2008, 30(7): 1100-1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拉萨1970年~2004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35年来拉萨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年日照时数达2 980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81h,8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219h。4个季节中,秋季日照最丰富,长达777h,其次是春季、冬季,分别为769h、736h,夏季最少为698h。1970年~2004年以来拉萨的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近58h,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减少;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最大,减幅为27h/10年。大气水汽压、降水是影响拉萨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们的显著增加对该时期日照时数的减少有着重要贡献。
  • 气候资源
    柳景峰, 张勃
    2008, 30(7): 1105-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ArcGIS平台的地统计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了黑河上中游25个气象和水文站点1956年~2000年逐月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资料,并且空间化显示了各年代间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本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蒸发和径流的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反映了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因素和径流变化的时空耦合性。60年代~70年代开始整体升温, 70年代以来80年代和90年代气温上升最为典型,高山湿润半湿润区气温升高约为0.5℃~0.6℃,平原荒漠区升温一般高于0.5℃,同期中西部山区降水增加, 50年代~60年代之间西北部降水增加、中部小幅减少, 60年代~70年代上中游绝大部分地方的降水增加,70年代~80年代除北山迎风坡降水增加较少外,其它地方降水均增加较多,80年代~90年代降水的变率呈现出由西向东规律性递减的趋势。另外,径流形成主要受到山区降水的影响,但冬季气温的上升会将融雪期提前,增加冬季流量,影响流域的春季径流。上游降水量和径流增幅比较接近,体现出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拟合性,径流和降水的变化系数分别为1.3444和1.4823。平原大面积的人工绿洲区升温幅度较低,在0.3℃~0.5℃,与局地下垫面即绿洲的小气候效应有关。
  • 气候资源
    康慕谊, 李亚飞, 徐广才, 朱源
    2008, 30(7): 1115-1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4个气象站点(1961年~2005年)44年的气象数据记录,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部分气候因子与浮尘、扬尘、沙尘暴天气发生及变化规律的关系,同时结合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类型)覆盖图,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显示,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沙尘天气的多发地区之一,浮尘平均发生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扬尘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北部较多,其余地区较少;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以拐子湖地区为中心向西北、西南、东南3个方向递减,这种分布特点与阿拉善地区的植被覆盖有关。在1961年~2005年的时间段,3种沙尘天气的变化规律各有特点,浮尘天气日数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点,90年代以后发生的日数明显下降;扬尘天气呈波动变化状态;沙尘暴天气亦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沙尘天气的发生日数与当时的温度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风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年大风日数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年大风日数每增加10天,浮尘天气一般增加3~6天,扬沙天气一般增加4~10天,而沙尘暴天气一般增加1~3天。当大风日数相同时,沙尘天气发生日数与地表覆盖状况(下垫面性质)有关。由于本区常年降水稀少,降雨量与沙尘天气发生之间的关系未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