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傅伯杰, 李文华, 刘纪远, 孙鸿烈, 谢高地, 于秀波, 赵学勇, 张仁华, 邵全琴, 吕一河, 岳天祥, 曹淑艳, 李玉霖
    2006, 28(4): 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按: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 资源生态
    李镇清, 马胜男, 岳天祥, 田永中, 陈泗清
    2006, 28(4): 1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了生态多样性空间尺度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白音锡勒草地生态系统为例,运用多尺度多样性模型、香侬模型和辛普森模型对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尺度上对生态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模拟得到的景观元多样性严格地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而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说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更适于在多个空间尺度上的运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对生态多样性与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和荒漠化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非线性影响。
  • 资源生态
    张俊斌
    2006, 28(4): 1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人类的或者自然的干扰改变, 景观在不同异质性土地由各种大小、 形状和空间的关系中重复的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的组成。评估景观的转变能够理解由干扰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因此,使用适当地图影像技术和生态定量的方法在不同干扰情形下评价估景观之变化与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计算景观生态指标及不同土地利用面积之变化,可以更了解此区域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内涵。试验研究地区之陈有兰溪集水区,位于台湾的中央,是台湾唯一不靠海之县市,同时也是历年地震和台风等灾害受创最严重之地区,也是土壤冲蚀(土、泥石流)的敏感性地区。此研究着重于自然灾害如何影响景观型态及其变迁模式与未来研究之对策与方向。本研究透过遥感探测技术,选取不同时期之台风和地震干扰前后之景观变迁情形,经由景观生态之计算指标与多变量统计,来了解这些天然灾害对集水区生态之影响与河川上中下游,其景观型态之变化差异。希望藉由此评估景观变迁之模式,提供有关集水区生态经营与景观健康度之合理监测的参考依据。
  • 资源生态
    孙新章, 张其仔, 周海林, 汪晓春, 谢高地, 郭朝先, 刘荣霞
    2006, 28(4): 25-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标准,使监管与评估社会化,以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 资源生态
    于小飞, 张忠山, 陈永俊, 刘绍民, 周会珍, 孙睿
    2006, 28(4): 3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数据集的8km的AVHRR NDVI(均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分别用年最大NDVI的平均值和年最大NDVI的斜率对1981年~2003年23年间的内蒙古乌审旗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降水量与年最大NDVI的年际变化以及分析降水量与年最大NDVI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了降水对乌审旗植被覆盖的影响;利用1986年,1994年的TM和2002年的ETM+数据分析了乌审旗植被的主要变化类型。结果表明,这23年间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最大NDVI与前一年8月至当年7月的降水有最好的相关性,并且在地表覆盖为草地和灌木林地的地区,二者的相关性要高于地表覆盖为耕地和乔木林地的地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值分布在地表主要覆盖为沙地的乌审旗西北部,植被覆盖度最高值分布在地表覆盖为耕地的东南部;人类活动的积极影响使得植被覆盖度总的趋势是在增加的,但由于气候的干旱趋势使中部一些乡镇的植被覆盖度是在减少的,其余的地区都是在增大的,且变率很大。
  • 资源生态
    樊朝宇, 龙笛1, 张思聪
    2006, 28(4): 38-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流域为单元,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指标选择、指标的评价函数、权重分配、体系建构步骤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生态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为基础,选择了水质、植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土地利用、人口、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自然化、人均GDP、土壤、水文和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等20项指标,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为76和46,年降雨量、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我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控制因子。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吴群, 万丽平, 郭贯成
    2006, 28(4): 4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大体上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3种不同类型的国家GDP的增长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的基础、机理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建国后至1981年经历了类似于欠发达国家目前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阶段,1981年至2004年处于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后20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是不同的,总体特征是耕地的代价性损失增加,2018年左右我国将进入“经济低增长、耕地资源低减少”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个阶段,此后耕地资源数量锐减将成为历史。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 土地资源
    马忠玉, 宋乃平, 王磊, 陶燕格, 刘艳华
    2006, 28(4):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检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案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有关政府部门和典型村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考察了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目标、过程、方式、进度安排,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各部门的政策建议,收集了面上资料;座谈访问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退耕还林草工程参与情况、农地地块退耕前后的利用和投入产出状况、家庭各业生产情况等。将调查得到的各种数据输入到Excel软件中,利用统计功能和函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对象的瞄准精度不高,退耕的陡坡地尚不及退耕地总面积的50%;退耕还林提高了林地在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而草地比重却变化不大;退耕还林草后农户减少了低价值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收益较好、适合当地生长的作物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草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平地和缓坡地对陡坡地的替代率;退耕后的耕地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有机肥、化肥施用量和劳动用工量增加幅度在30%~75%之间。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对原州区的土地利用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 土地资源
    王志强, 杨桄1, 于磊, 张柏, 王宗明
    2006, 28(4): 58-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省西部是吉林省耕地主要集中区和商品粮主产区之一,而该区长时序、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引起了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的大幅下降。研究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安全响应具有现实意义。以吉林省西部193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该区域进行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研究,探讨该区的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的作用机制和响应方式。结果表明:草地和湿地的面积迅速减少,区域景观不断破碎化,景观异质性显著变化。LUCC的驱动力主要是政策鼓励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安全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环境安全程度降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农业生物资源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农业水资源匮乏,水质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粮食等农牧业产品安全形势严峻。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农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 土地资源
    葛京凤, 郭爱请
    2006, 28(4): 6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力级别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土地资源
    解修平, 张海龙, 吴宏安, 张丽, 蒋建军
    2006, 28(4): 7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整个西安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78年、1988年和2003年3期Landsat MSS/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以DEM及派生的坡度数据作为分类的辅助因子,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提取研究区2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结合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化的根源。研究表明,25年来:建设用地面积通过侵占周边的大量农田以及砍伐林地而得到迅速扩大,扩张了1.95倍;耕地流失严重,共有69 411.61hm2被挪为它用,减少率为每年1%;园地面积有较大增加,是1978年初面积的3.4倍,有力的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国家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宏观调控作用,铁路和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的发展是城镇建设用地迅猛发展的直接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和比较效益的作用使得园地面积有大幅增长。
  • 土地资源
    包春红, 吴运军, 张树文, 侯伟, 张养贞
    2006, 28(4): 78-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居民地是人类活动的源地,是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表现。本文结合居民地信息,从空间上定量揭示了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挠力河流域湿地退缩和耕地扩展这一主要景观演化的影响机制。在各个时期,居民地面积数量都远小于耕地和湿地面积数量,但居民地对耕地和湿地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耕地和湿地年变化率随居民地年变化率大小变化而变化。各期间三类地物都有相互转化的现象,但主要转换模式是湿地-耕地和耕地-居民地。基于居民地、耕地扩张及湿地退缩强度空间动态变化分析发现,居民地扩张强度大小不仅影响后两者的强度大小,同时居民地扩张强度空间格局也规定了后两者的动态变化空间格局。
  • 资源信息
  • 资源信息
    俞立平, 周曙东
    2006, 28(4): 84-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有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无形资源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包括技术进步与管理要素,一般难以直接进行定量分析,而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信息资源不均衡系数分析了地区信息资源现状,发现江苏省内地区间信息资源不均衡状况有轻度拉大的趋势,城市间的信息资源差距较小,县市的差距较大。城乡基本信息资源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总体信息资源差距是在拉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城市有着相当的差距。影响信息资源的主要因素有地区科技教育水平、经济实力、职工收入等因素。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挥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同时调整信息消费价格,缩小地区信息资源差距,大力开展信息资源替代有形资源的研究。
  • 资源信息
    边红枫, 王志强, 杨桄, 张柏, 王宗明
    2006, 28(4): 9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M遥感影像中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是目前遥感界的研究热点,也已成为遥感信息生产流程中的瓶颈环节。本文分析了耕地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研究现状,选取了吉林中部和辽宁省东北部作为研究区,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提取了玉米地专题信息,玉米地信息的提取精度为85.5%。根据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多特征空间的遥感影像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特征空间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处理实现 遥感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采用多特征空间的方法将玉米地信息分为光谱特征空间、形状特征空间、区域地学特征空间和干扰特征空间,应用ERDAS8.5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的knowledge engineer模块的开发功能,设计了基于多特征空间的玉米地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使用专家库对玉米地信息进行了自动提取,提取精度为92.9%。从基于多特征空间的分类结果与监督分类结果的比较发现,基于多特征空间的自动提取方法可以提高专题信息的提取效率,对未来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探索。
  • 资源信息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赵睿, 张飞, 江红南, 何祺胜, 瓦哈甫·哈力克
    2006, 28(4): 97-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新疆典型干旱区于田绿洲为例,在提取各类LUCC空间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各个因子在LUCC过程中的相对影响力大小,同时也验证了在类似CA的土地单元空间转变模拟模型中常见空间因子选择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在该研究中所预选的8类LUCC空间影响因子中,每一类因子与LUCC均具有较好的关联度。通过排关联序后发现,各个因子在不同尺度下影响力是不同的。最后,对剔除后所有入选因子的信息冗余性做了检查,发现各入选因子均能代表一种相对独立的LUCC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方法在LUCC空间模拟模型建立过程中可以提供因子的可靠性支持,同时避免了以往LUCC因子选择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 资源信息
    宫攀, 唐华俊, 张凤荣, 陈仲新
    2006, 28(4): 104-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发现经过SavizkyGolay滤波处理的NDVI时序数列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特征,与传统的滤波效果相比有明显改善,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的波谱曲线,滤波后的时序数列能较好的区分植被与非植被、草本(一年生)与木本(多年生)覆盖类型。但研究区内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与高盖度草地、落叶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物候特征,仅通过NDVI序列很难区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产品对NDVI时序数列修正,利用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类。所得分类结果用363个野外调查样区进行验证,总分类精度达到了69.15%,kappa系数为0.6499。结果表明添加LST的时序数列比单纯的NDVI夸大了覆盖类型的差异,提高了分类结果的精度。为充分发挥MODIS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下一步应对多源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植被的物候关键期识别土地覆盖类型,必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 资源信息
    于信芳, 庄大方
    2006, 28(4): 111-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候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物候监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国东北森林,森林分布范围由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确定。遥感数据源是2003年500m空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分析东北主要森林树种的NDVI时间序列特征,表明不同树种的同一遥感参数时间序列基本形状近似,在关键物候期和变化振幅上存在差异,这为根据遥感参数时间序列曲线监测森林物候期奠定了理论基础。将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应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重构成每天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影像。基于每天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研究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了东北森林物候期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树木在第100天~150天开始生长,到第260天~290天逐渐停止生长,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40天~180天。通过与部分物候观测数据的比较验证,表明基于MODIS NDVI数据获取的树木生长始末日期与调查资料具有可比性,获取的森林物候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万青, 闫逢柱
    2006, 28(4): 118-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3个显性评价指标和单产这个隐性评价指标,测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分析表明,中国茶叶在4个评价指标上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尤其表现在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单产3个指标上。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个决定因素,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建议:①在要素禀赋层面,重点解决低下的要素的生产率问题,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并将之导入茶叶产业;②在公司层面,要顺应国际茶叶竞争潮流,推行联合规模经营,走名茶名牌之路;③在关联产业层面,要积极发展专业化生产,为茶叶生产提供专业性的生产资料;④在需求层面,要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出口市场的集中度;⑤在政府层面,要明确在WTO框架下的职能边界,重点解决好茶叶的标准化问题,从源头和末端对混乱的茶叶出口秩序进行有效的治理。与其它4个层面相比,对茶叶产业而言,政府的行为可能更为关键,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这一点。
  • 资源经济
    王礼茂, 余慧超
    2006, 28(4): 125-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连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关注。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它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项目的合作形式。推行该机制不仅可减少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又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急需资金。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政策。该文从中国CDM项目市场占全球份额的角度,在假设201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CDM项目实施率为70%的情景下,分析得出2010年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规模是0.525×108tC,相应的碳市场潜力为8.306×108美元(美元以2000年价计)。同时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造林与再造林领域是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主要领域。
  • 资源经济
    陈琳, 段晓男, 王效科, 欧阳志云
    2006, 28(4): 131-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支付卡式和二分式两种问卷格式,对北京市居民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支付卡式问卷和双边界二分式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50份和250份。支付卡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平均支付意愿为13.90元/户·月,二分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为18.99元/户·月。由支付卡问卷结果得到北京市居民20年总支付意愿为41.63×108元;二分式问卷则为184.7×108元,后者是前者的4.57倍。支付卡式问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二分式问卷结果的主导因子是户均月收入。考虑到二分式问卷比支付卡式问卷更能够逼近样本的真实意愿,认为将二分式问卷的研究结果作为北京居民对我国野生动物的总经济价值的评估更为适合。
  • 资源经济
    闵庆文, 孙业红, 王旭海, 成升魁
    2006, 28(4): 138-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瓯越文化、石雕文化、名人文化、华侨文化与田鱼文化综合形成的特定地域背景和文化形态,对于青田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资源经济
    雷娟, 张思锋
    2006, 28(4): 145-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MFA方法,依据欧盟统计局推荐的MFA基本指标和Schmidt-Bleek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设计了5类9个指标及7种可以直接采集数据的变量;在分析陕西省1996年~2003年生产、消费领域的物质输入、输出量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并描述了陕西省当前发展阶段的物质输入、输出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预测了陕西省物质输入、输出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证明了下述结论:①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②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弱可持续性趋势明显;③陕西省物质减量的潜力巨大。认为如果陕西省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物质生产力将面临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源头控制,以期减少物质投入,提高物质利用强度,是陕西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资源经济
    闫军印, 赵国杰
    2006, 28(4): 151-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影响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了包含目标层A、指标层B和指标层C 3个层次及23个具体分析指标在内的确定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正常情况和可能存在强约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和测度一定时期内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数学评价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本省未来各主要矿产种类的不同需求方案,确定了合理的资源耗竭量,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 资源经济
    王闰平, 陈凯
    2006, 28(4): 158-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大省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山西经济始终处于一种与其资源禀赋极不相称的落后状态。本文结合国外学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煤炭大省山西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在运输系统高度发达、运输成本日益降低的当今世界,资源丰富型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而许多资源丰富型国家或地区仍然偏重于发展资源生产性行业,往往形成资源产业“一枝独秀”的畸形产业结构,导致制造业衰落,经济价值外逸,人才外流,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加之腐败和寻租行为的严重打击,政府又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因此最终导致其经济地位的日益下降,这也正是导致煤炭大省山西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最后,本文对山西经济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探讨:①积极推动制度创新,通过证券化把自然资源变“活”;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激励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裴源生, 张金萍
    2006, 28(4): 166-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别从配置水源、配置对象和配置目标3个方面对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进行诠释,提出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配置水源在包含一般性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配置外,还将降水和土壤水也纳入到配置体系中;配置对象上增添了天然生态配水项;配置指标拓展到广义的层面,提出了3层配置指标,从而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同时本文指出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必须以平原区水循环转化为理论基础,才能建立面向经济生态系统的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总控结构,该总控结构可分为6个层次:评价层、预测层、控制层、模拟层、响应层和结果层。并以宁夏为例,建立基于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总控结构下的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在该配置结构下,宁夏经济生态广义水资源缺水量最小,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绿洲生态稳定性良好。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冯琳, 秦大庸, 鲁欣, 刘俊
    2006, 28(4): 172-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为保障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矛盾,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鼓励外出劳务、提高人口素质;②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③积极推进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增加涵蓄汛期雨洪资源能力;④发展窑窖集雨补充灌溉农业和推广应用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赵勇, 张金萍, 裴源生
    2006, 28(4): 177-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地表地下水转换频繁、生产和生态耗水难以区分、当地降雨与外来水彼此混合、引排水量测算不清等因素,导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难以计算。本文在分析现有耗水量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水循环模拟法研究宁夏平原区耗水量变化规律,建立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从区域水循环机理出发,模拟当地水、周边来水和引黄水量在平原区人工系统和天然系统中的分配、蒸散发、入渗、产汇流等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宁夏平原区总蒸腾蒸发消耗水量为47.2×108m3,其中消耗黄河干流水量为33.5×108m3,若加上黄河河道耗水量,则宁夏平原区消耗黄河水资源总量为36.9×108m3。1991年~2000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规律为:灌溉面积增加是平原区耗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区域总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但天然生态系统消耗黄河水量逐渐减少;平原区消耗黄河水量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27.6×108m3增加到2000年的33.5×108m3;黄河流域统一调度促使宁夏平原区引黄灌溉的效率呈现提高趋势。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姜健俊, 孙素艳, 陈一鸣
    2006, 28(4): 184-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彻底治理宁夏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规划了若干水土保持工程,这势必会对山区水循环产生影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的拦蓄径流和改善山区水循环,对于一次降水而言,水土保持措施既减少了径流和对地面土壤的侵蚀,又增加了降水入渗进入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机率,从而提高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就水土保持措施对山区水循环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定量计算和分析。为了对比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减水效果,本文根据不同水资源配置以及人口经济发展战略情况确定两种水土保持方案。经计算:在高方案发展水平下,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规划水平年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减水率最高值分别为33.2%、48.8%和57.6%;在低方案发展水平下,各规划水平年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减水率最高值分别为15.6%、27.4%和37.8%。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水文及工程措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间综合减水效果差异较为明显,但总体上看各区域的减水效果较好。所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是非常有效的。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裴源生, 陆垂裕, 赵勇
    2006, 28(4): 189-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配置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这些措施将从水循环过程和路径两方面改变区域水循环状况,区域蒸散发量、地表地下水资源分布、产汇流、入渗、地下水位等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未来水资源量、需水量和生态环境等状况,也关系着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否。本文以宁夏为例,针对不同的研究区域,系统分析了水资源配置措施可能带来的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对区域水循环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且给出了水资源配置措施下宁夏平原区、扬黄灌区和南部山区所产生的水循环变化,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决策提供了支持。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张金萍, 张静, 孙素艳
    2006, 28(4): 195-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洲生态稳是维系绿洲健康生存,确保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鉴于水资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制约性作用,本文以宁夏川区为例,考虑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因子四项影响绿洲生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宁夏川区实际情况,进行单指标分级标准划分,并建立相应指标转化函数,实现不同量纲指标间的归一化。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用2000年宁夏川区10个县市为计算单元,研究黄河来水频率为50%情况下的宁夏川区绿洲生态稳定性,结果表明:2000年在黄河来水频率为50%的情况下,川区各县市的绿洲稳定性除中宁县为良好状态外,其余都处于一般状态上限,接近良好,整体上看,川区绿洲生态稳定性尚令人满意。
  •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裴毅飞, 秦长海
    2006, 28(4): 201-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建立起适用于宁夏的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模型,并对宁夏未来3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产业结构及人口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宁夏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均GDP可达到2.5×104元,是2000年的5倍;相对于以往人口的高速增长状况,预测年份会逐渐放缓,但仍然高于我国的平均增长水平;现状宁夏投资率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比重会逐渐降低。预测结果为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地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指导性依据,预测成果已被地区的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所采纳。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闵庆文
    2006, 28(4): 206-2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