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资源承载力研究
  • 资源承载力研究
    谢高地, 甄 霖, 鲁春霞, 肖 玉, 周海林
    2005, 27(4): 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水资源人口承 载力、水资源对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的承载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水资源承载能力超 载率。结果表明,如果我国保持现有耗水水平,那么我国水资源理论上的自然承载力为63× 108人,我国能够实现的水资源实际人口承载力为25×108人。在今后20年间,我国大陆 地区水资源有效人口承载力在15×108~18×108人之间,总体上我国的人口数量在水资源人 口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承载力盈余约在25×108~51×108人。但由于各地人口和水资源 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表现出水资源人口严重超载,超载达50%以上, 而一些地区具有极高的水 资源人口承载力盈余。水资源人口超载区域的用水主要来自于该区域之外。此外,现有经济 发展的规模及趋势均在水资源经济承载力范围之内, 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支持能力除华北地 区之外,普遍有所剩余。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 素,跨区域调水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将会在全国广泛实施
  • 资源承载力研究
    何永涛, 李文华, 闵庆文
    2005, 27(4): 8-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需水研究是目前生态学和水文学、水资源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对于指导区域植被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调研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与内涵、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认为植被生态需水是指为了保证植被生态系统能够健康维持,并确保其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正 常发挥而必须消耗的一部分水量。在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中,最关键的是对单位面积 、单位时间内某一植被类型生态需水定额的确定,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农业气象学 原理的直接计算法。
  • 资源承载力研究
    闵庆文, 耿艳辉
    2005, 27(4): 14-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总结分析草地生态需水的内涵、影响草地生态需水的因素并汇总草地生态需水 定额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泾河流域各县温度与降水资料的修正,确定了三类草地覆 盖度的生态需水定额。利用1:10万土地类型图提取了三类草地面积,估算了泾河流域的草 地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泾河流域现有草地生态需水量共计569 706×104 m3, 其中中覆盖度草地需水量占绝对优势,为434 674×104 m3,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763% ;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需水量为78 326×104 m3,占138%;高覆盖度草地的需水量最少,为56 706×104 m3,占99%。从不同地区情况来看,环县等5县的草地需水量较大,镇原县等19县的草地需水量次之,两者分别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近一半,而咸阳市市辖区等7县草地需水量所占分额最少,仅2 9%。这主要与各地的草地类型、草地面积等有关。
  • 资源承载力研究
    2005, 27(4): 1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季节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几种不同类型下垫面进行的小气候观测与考察,分析 了该区不同下垫面的主要小气候特征(温湿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南山区不同下 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干旱 生态景观下的“绿岛效应”、“湿岛效应”和“热岛效应”,说明封山禁牧措施对脆弱生态 的恢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 境的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资源承载力研究
    郭广猛, 谢高地, 杨 丽
    2005, 27(4): 2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2004年10月和2001年10月的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lmaging Spectro radiometer) 数据研究了泾河流域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近5年来植 被指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出现了2001年所没有的NDVI高值区(06<08)。因此可以 认为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及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 纬向分异以及垂直分异明显。纬向分异表现为自南向北随着纬度升高NDVI逐渐变小;山区因 海拔高而降水较多,植被长势良好;经向分异在北纬36度以北的草地地区较为明显,表现为 NDVI自西向东逐渐升高,而在36度以南农地地区NDVI变化趋势不明显
  • 资源承载力研究
    杨 丽, 甄 霖, 冷允法, 郭广猛, 谢高地
    2005, 27(4): 2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泾河流域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方法,对该流域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 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①从1986年至2000年,泾河流 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其次 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 ②土 地利用变化总体来说,林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则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 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 ③从1986年至2000年这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比 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之间,以草地—耕地转型为最大,达1487×10 4hm2。值得注意的是,在草地的亚类间发生的变化,要远大于大类间的相互转化,转化 面积均在53×104hm2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1/6,这一变化过程虽然没影响到草地的面积,但 却暗示了草地质量先退化后恢复的演变趋势; ④政策、城镇扩张和人口增加是造成泾河流域土地 利用变化的3个主要原因。
  • 资源承载力研究
    甄 霖, 杨 丽, 成升魁, 郭广猛, 谢高地
    2005, 27(4): 33-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泾 河流域属于中国西北偏僻山区, 是西北干旱地区和中部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也是下游灌溉 水资源的重要发源地。本研究从泾河流域选取了3个县作为研究区域,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和遥感影像技术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考查;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影响土地利用变 化的因素;转移矩阵和SPSS 统计分析软件用于定量分析1980至2003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 况;加权平均指数分析方法用于对当地农民的认知情况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林地和草地变 幅较大;农地、草地和林地之间的变化交替发生;农业政策、市场需求、个人意愿以及环境 保护则是引 起这些变化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本研究认为,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应给予充分考虑。政府政策和试图影响农民土地利用活动的农业环境项目在 适合当地条件的情况下,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这些政策和项目必须在非 常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成功。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常 斌, 熊利亚, 周相广, 常 斌
    2005, 27(4): 38-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与过程,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在一定地 域上又受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土地利 用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国内 外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优点 、原理及方法,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实例,采用Idrisi的CAMARKOV模块进行了土地利用变 化的分析和预测,得出河西走廊地区1995年到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与一 般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GIS方法和统计方法相比,地理元胞自动机具有快速、准确、实时性 强的特点;与动态模型相比,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简明易行的特 点。
  • 土地资源
    卢琦, 孙建光, 李保国
    2005, 27(4): 4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DEM构建了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的模型,并且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作物水分耗 散和放牧因子校正的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和盆地草地的光 温生产潜力153 t/hm2,光温生产潜力约为光合生产潜力的53%,而且在山区约为44%, 滩地 约为54%,河谷约为58%,所以在 共和盆地温度应当是限制牧草生产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 子,并且在山区温度对牧草的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②共和盆地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约6 6 t/hm2,气候生产潜力是光温生产潜力的43%,是光合生产潜力的23%;而且河谷、滩地牧 草 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别约为光温生产潜力的34%和41%,山地约为69%,水分对牧草的气候生产 潜力影响在河谷和滩地要大于山地,尤其是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化草原气候生产力相对较低; 共和盆地的实际草地生产力是气候生产力的1/5~1/12;经过作物水分需求和放牧的校正, 草地生产力平均22 t/ hm2,与实际生产力很接近。所以牧草水分需求和放牧强度对草 地生产力影响很大,尤其反映出草地放牧已成为草地生产力降低,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 土地资源
    李兆富,  杨桂山
    2005, 27(4): 50-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苏州市1949年~2002年统计数据,研究揭示了苏州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了苏州 市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①苏州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 产出率高,建设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减少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494hm2,远低于 全国水平;〓②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市耕地面积逐渐递减,经历了增加-快速减少-缓慢 增加-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 化趋势;〓③地资源面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 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是 可行的;〓④在人均GDP为10 000元~20 000元、20 000元~30 000元和 30 000元~60 000元阶段,苏州市GDP每增加百亿元所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4 450hm 2、2 795hm2、1 178hm2,表明占用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 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土地资源
    曹 彤, 宋 阳, 和克俭, 江 源
    2005, 27(4): 5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论述农业投入与种植业格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基础上,以近50年的农业种植及 其投入数据为依托,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陕北种植业格局的空间差异,以及 延安地区种植业格局的时间演变,并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空间范围内农业投入与各类作物之 间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研究区北部种植条件较差,农业生 产相对落后,表现为完全种植粮食作物,整体农业投入极少;研究区南部种植条件好,蔬菜 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量较大,农业生产发达,农业投入主要倾斜经济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区种植业格局有待改进,经济水平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 ,同时增加对经济作物的投入。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适宜 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应当引导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多渠道自主就业,增 加农业以外的收入。
  • 土地资源
    师燕, 唐艳鸿, 周华坤, 周立, 刘伟, 赵新全
    2005, 27(4):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 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和暖干化气候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主导因 子,贡献率为6599%;伴随草地初始退化出现的鼠虫和毒杂草泛滥危害是加速高寒草甸退 化 的重要因子,贡献率为1503%;人类不合理干扰造成的高寒草甸退化也不应忽视,贡献率 为 964%。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的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其中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E 2) 与控制放牧强度(E1),效益较好,组合权重达03007。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 ,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 土地资源
    高 炜, 贡 璐, 王志明, 师庆东, 潘晓玲
    2005, 27(4): 7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 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 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在 现代绿洲荒漠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分析了1990年~2000年塔里木河 上游地区阿克苏阿瓦提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同时对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研究表 明,研究区1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农田、居民点、盐碱地景观大面积增加,草地、 林地、水域、湿地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整个地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 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增加,人类对生态景观的干扰程度不断增强。引起变化的主要驱动 因子是人为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是引起农田变化的主要因子。随着人类活动的 加强,景观更趋破碎,这也是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景观的趋势所在。
  • 资源经济
  • 资源经济
    傅小锋, 李双成, 许月卿
    2005, 27(4): 7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 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 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 、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 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 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 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 资源经济
    董锁成, 李岱, 李荣生, 郎一环, 刘桂环
    2005, 27(4): 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 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 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 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 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资源经济
    李 晶, 周自翔, 任志远
    2005, 27(4): 89-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应用趋 势预测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粮食安全状况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论 文主要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与实践论证。结果为,1999年关中地区粮食处于安全 状态,对于各个地区而言,西安和铜川的粮食状况不容乐观;而宝鸡、咸阳、渭南和杨陵区 粮食状况相对安全。特别是杨陵区,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作用下,耕地生产力水平提高, 因此粮食状况最安全。到2015年如果人均粮食消费以小康水平记,关中地区耕地承受压力明 显增加,甚至超过了耕地压力安全警戒线。关中地区各地耕地压力指数都比1999年的要大, 特别是西安和铜川。另外,在粮食增长的同时,需加大灌溉用水,机械、化肥等物质生产资 料的投入,必将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从而影响社会经济;而且,大量的化肥使用威胁生态系 统安全。为防止关中出现粮食及相关问题,应限制耕地流失,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效 生态农业,促进农民产粮积极性。
  • 资源经济
    丁忠义, 侯湖平, 李新波, 张富刚, 郝晋珉
    2005, 27(4): 9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 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 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 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 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全的政策建议。
  • 资源经济
    王 新, 王淑强, 吴玉萍, 李 宇, 董锁成
    2005, 27(4): 106-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 性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引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耦合关系判别函数,研究了该 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轨迹及其分异规律,揭示出了贫困 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即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贫困地区生态环 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贫困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以人为作用为主。从总的时间演进轨迹看,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表 现为正在由不协调型向协调型演进的趋势,即贫困性逐步减小,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从政策 上分析,贫困地区生存方式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贫困地区 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有效缓解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脆弱性的重大举措。
  • 资源经济
    齐亚彬, 齐亚彬, 王永生, 贺冰清
    2005, 27(4): 112-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这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在循 环经济中,人们可以合理、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源,同时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 良影响。最大限度地预防浪费和再生利用各种材料,可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 节约各类能源和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论述了3个方面 的内容: ①在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基础,强调我国在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 已有一定并有利于实现源头治理和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 ②在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 方式和重点:在矿产资源领域,主要是力行综合利用资源,倡导使用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 领域,主要是力行国土综合整治,倡导节约利用土地;在海洋资源领域,主要是力行循环利 用海洋资源,倡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③在我国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与措施:a. 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立法,加强执法监督;b.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目标推进计划;c. 加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大力恢复国土生态系统;d . 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整体水平;e. 加强资源勘查开发的综合管理,强调资 源的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f. 积极进行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试点与 推广工作。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2005, 27(4): 118-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 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 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 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 城市 (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 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 生态负荷 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 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 的 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岛和盘锦,赤字主要分布在大连、本溪、抚顺和丹东,全省耕地略有盈余。全省水域类生态 盈余较高,主要分布在大连、盘锦、葫芦岛、营口和锦州5个沿海城市及丹东市。绝大部分 城市出现牧草地类生态赤字,所有城市的林地略有盈余。辽宁省各市的生态效率(单位生态 足迹的GDP值)很不平衡,最高者(沈阳)是最低者(阜新)的10倍多;工业产业链级高( 如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达的城市的生态效率高;工业不发达或产业链级低(如 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和服务业不发达的城市的生态效率低。文章针对生态足迹的结构和 地理分布,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战略取向建议。
  • 资源生态
    倪九派, 高 明, 魏朝富, 谢德体, 李瑞雪
    2005, 27(4): 125-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针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ARCVIEW的支持下,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进行 了探讨。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选择年均气温、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高程、 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九个生态要素,综合运用生态敏感性与适宜性分析,结合 景观格局整体优化的方法,对石碗溪小流域的景观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通过生态调控的空 间途径,将开县石碗溪小流域划分为农业景观功能区、生态恢复协调区和生态控制区3个分 区,建立了3个分区之间以及分区内部的景观镶嵌组合关系,指出了各分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实践证明,以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 态经济系统的生态调控和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资源生态
    李晓文, 张 杰, 赵振坤
    2005, 27(4): 133-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野外考察和实地调研,对武汉市郊涨渡湖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进行了规划设计 ,首先基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不同的组合分析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适 宜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相关措 施及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研究表明,基于DEM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适宜性分析为湿地恢复 与生境改造规划设计的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实施措施的确定和空间定位 使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工程更具可操作性。最后,对以涨渡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高强度人类 活动区域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 资源生态
    黄 方, 王 平, 刘湘南
    2005, 27(4): 140-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TM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分析了1986年~2000年嫩江中下游沼泽 湿 地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5年来嫩 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变化显著,湿地面积趋于萎缩和破碎化,以-0849%的年变化率递减 ,面积共减少了543×104 hm2。湿地斑块数量和斑块规模趋于缩小,最大面积和平均 面积 分别减少了450×104 hm2和29 hm2,沼泽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沼泽湿地景观主 要与旱 地、草地、湖泊、河滩地和盐碱地景观类型之间转化,各时段特征有一定差异。沼泽湿地减 少的主要去向是旱地和草地,面积分别达到456×104 hm2和635×104 hm2。湖 泊对沼泽面 积增加贡献最大,约有357×104hm2的湖泊转化为沼泽,占沼泽增加总面积的46%。沼 泽湿 地的排水围垦和过度放牧等,引起了湿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旱涝灾害频率加大,生物多样性 损失,生态功能下降等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加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嫩江 中下游沼泽景观现状,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生态环境
  • 资源生态
    2005, 27(4): 147-153.
    遥感影像记录的地物信息具有很大的时空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林业政 策在吉林省露水河地区非常盛行,森林经营以采伐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地林业经 营策略渐趋科学,本文选用研究区1985年及1999年两期遥感影像从景观、类型及斑块3个尺 度研究其森林景观格局和斑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本底由成熟林转变为中 龄针叶林和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全区森林景观趋向破碎化,除中 龄针叶林外,其它森林景观类型平均斑块变小。区域森林景观要素有部分趋于优化,如森林 覆盖率提高了637%,中龄针叶林景观类型逐渐占优势,有利于恢复区域地带性植被,大量 宜林地绿化成林等。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森林产品的采伐,森林群落自身的演 替也是造成区域森林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作用较人类活动小,气候变化因素对 森林景观变化起促进作用。本文对研究区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出了建议。
  • 资源生态
    郑 丹, 陈亚鹏, 刘加珍, 李卫红
    2005, 27(4): 160-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 态平衡,而干旱区生物过程微弱,生态系统规模小、稳定性低、地下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天 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干旱区这一特殊 地域研究其规律,并对有关地下水、土壤含水量、生态地下水埋深的概念和内容做了阐述, 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干旱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等关系以及合理地下 水埋深的确定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与合理地下水埋深相关的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地下 水埋深、最佳地下水埋深、盐渍临界深度、生态警戒地下水埋深等概念,确定地下水与天然 植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框架,从生态水文学角度更深层次探讨干旱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的 关系,为深入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提供依据。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董孝斌, 张新时, 张新时
    2005, 27(4): 175-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本 文通过对内蒙古近50年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及草原畜牧业的成本效益核算,表明内蒙 古草原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损失远远大于经济 贡献。因此其落后的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天然草原禁牧,发挥其生态 功能,而以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开拓现代化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是草原的重要出 路。
  • 问题讨论
    张 玫, 魏洪涛, 贾新平
    2005, 27(4): 180-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的5条支流调水入黄河,总调 水量40×108m3。如此大规模的引水是否会对原来河流的功能特别是引水坝址附近生态 环境功能 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调水地区径流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7Q10法,Te nnant法以及湿周法计算了不同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需求,推荐西线一期 工程各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量,除克柯坝址为2m3/s,其余坝址均为5m3 /s。 并据此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引水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各 引水河流基本上依旧能够满足其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不会损害河流基本的生态环境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