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 论
  • 综 论
    2005, 27(3): 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资源信息是资源客体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系统论和信息论是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和信息方法是资源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是它的重要工具的观点;资源信息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资源信息流从产生、传递、控制到应用等的每一个环节的理论、方法、技术等问题;提出了信息综合分析法、资源系统黑箱方法、系统整体优化法、描述方法和推断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多维信息环境法等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为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资源信息学的方法论、资源信息学的技术体系、资源信息学的应用和资源信息学的工程体系;文章最后指出了资源信息产生的机理、信息融合、信息挖掘、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可视化、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资源环境模型研究以及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构建等问题是当前资源信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资源信息学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故文章中的观点仅供同等们研究时参考,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综 论
    2005, 27(3): 9-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别对我国重点资源的供需格局和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现状的研究后,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供需和资源安全上的竞争与合作主要表现在油气资源上。因此,以油气为例,将周边国家分为: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或地区,石油供需平衡或少量进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和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和地区三种类型。认为对中国利用境外资源构成挑战的国家便是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彼此的竞争主要在油气管线走向、境外开采权、油气运输线安全保障等领域。但是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如可以在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营和管理,能源效益的改善,打击恐怖主义对石油运输通道的袭击等方面进行合作。
  • 综 论
    2005, 27(3): 15-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的波动 关系定量化模拟了其专项储备量,并以石油为例进行了计算,初步确定2003年中国石油合理 的专项储备为1 915×104t。通过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专项储备合理确定的研究可得 到如下结论:目前,中国急需分步实施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其中作为其基础的 专项储备的合理确定应先行;利用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之间的变化关 系可较好地用于资源专项储备的确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储备方案予以 模拟。
  • 综 论
    2005, 27(3): 20-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动态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了1990年和2000年我国31个大城市的形状指数。结果表明,从1934年~1990年的56年间城市形状从紧凑趋于非紧凑、分散;而在1990年~2000年10年间,由于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增强的影响,城市形状趋于紧凑。从1934年~1974年间,在20个可比较的城市中有14个城市形状指数增加、6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从1974年~1990年间,在22个可比较的城市中各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和减少。从1990年~2000年间,31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20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一些城市的形状指数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十分剧烈。例如,兰州市是在1934年~1974年间形状指数增加最多的城市,而在1974年~1990年阶段则形状指数减少最多的城市。同样,武汉和昆明则是在1974年~1990年阶段形状指数增加量最大的城市,而在1990年~2000年阶段则是形状指数减少量最大的城市。这或许说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有时人们还未真正认识到城市形状的重要性,往往只有当城市形状变化到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时,才发现形状存在的缺陷。
  • 综 论
    2005, 27(3): 2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分析西北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认为:除矿产资源外,西北区其他资源要素赋存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仅占全国均值水平的1/3左右,组合结构存在明显不足。长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使西北区目前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进入了一个全面紧张的阶段,人地压力较50年代初增长了3倍。未来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优势的继续发挥将使西北区的人地关系的演进进入一个更为紧张的阶段。因此,区域发展政策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 综 论
    2005, 27(3): 33-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0.379×108t,化肥消费量为0.434×108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 综 论
    2005, 27(3):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氮肥是最重要的化肥资源品种。供给和需求是化肥资源供求动态平衡的两个方面,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国内生产和进出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不同地区农作物类型、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不同农作物对不同化肥品种的施用量。本文在分析影响化肥供求平衡因素的基础上,对尿素和碳铵等主要氮肥品种的供求平衡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建立了分省的尿素供求平衡表。研究结果显示,尿素的氮肥供给量占中国氮肥供给总量的55.0%左右;而碳铵的氮肥供给量占中国氮肥供给总量的比例已有1995年的38.7%,下降到2003年的23.0%左右。另外,单一氮肥品种的氮肥供给量占氮肥供给总量的比例由1995年的96.2%,减少到2003年的87.0%。目前我国尿素供过于求,而碳铵供求基本平衡。
  • 综 论
    2005, 27(3): 47-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其一是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以获得养分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以保持养分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2005, 27(3): 5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特征。中国湿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表现在资源的有限性、区域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功能性等方面。随着人类活动影响,中国湿地资源丧失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许多典型区域已经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本文在阐述中国湿地资源特征和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生态足迹法,对典型湿地区域的湿地资源现状和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某些重要的湿地分布区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区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 土地资源
    2005, 27(3): 6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07%; 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68%,大部分年度是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大于技术进步的份额,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文章认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地小规模经营、新技术传播途径不畅以及农民规避风险的意识是科技进步运用于土地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据此作者提出了政策创新建议。
  • 土地资源
    2005, 27(3): 66-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内涵的分析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并不会对耕地带来威胁,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因为世界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越高。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在于,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城镇规模扩大,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减少,部分地区反而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而且“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很大,是城镇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的6倍以上,如果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减少两栖占地现象,农村居民点整理必然为城镇扩展提供动力。当然,有农村居民点作为城镇扩展后备土地来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地扩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了,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目前最为关键的解决途径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此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尝试定义了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LUUI=(城镇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并验证其可行性,旨在倡导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弱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 土地资源
    2005, 27(3): 73-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化发展水平过程中,必须向着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的方向发展,从扩大城市规模向提高城市综合质量转变。同时根据对未来城市化的预测,再根据前述回归模型预测出我国在未来20年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由此提出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市场化步伐、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优化土地配置,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挖掘城市用地潜力,适当提高城市土地容积率,积极利用多维空间的政策性建议。
  • 土地资源
    2005, 27(3): 79-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四川省及省域范围内的21个市、地、州1952年~2000年的耕地变化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四川省近5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引起四川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经济发展引起耕地利用总量的变化、造成耕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大量非农用地对耕地占用的增加,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科技进步,可改良耕地,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和需求。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增大,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要占用大量耕地。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此预测四川省未来耕地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2030年四川省耕地数量分别为419101×104hm2、396849×104hm2、374816×104hm2,并提出了四川省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土地资源
    2005, 27(3): 86-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表明,近50年来伊金霍洛旗农牧户生活用薪炭结构经历了以沙蒿等生物质薪炭为主向煤炭与树枝树条的矿物质和生物质多元薪炭结构的变化;某种薪炭在整个薪炭结构中的比重越大,其变异系数越小,表明农牧户之间薪炭结构的同构性强。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沙漠化强烈发展时期,30%~70%的新增沙漠化土地是由樵采沙蒿等生物质薪炭引起,随着薪炭结构多元化,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引起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也大幅度下降。薪炭结构的变化对土地沙漠化逆转的作用显著。如果农民收入不增加,随着煤炭等矿物质燃料价格的上升,樵采生物质薪炭导致沙漠化的威胁就会加大;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非生物质的风能、太阳能在薪炭结构中的比例。
  • 土地资源
    2005, 27(3): 92-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安市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面积共增加了7.41×104hm2。在盐碱地的整个消长过程中,草地和盐碱地的类型转换最为频繁。由于盐碱地增长的区域差异,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重心向西南偏移了18.19 km。大安市盐碱化的不断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影响因素对盐碱地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南部对气候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北部,而人类活动在西北部盐碱化发展的过程中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土地资源
    2005, 27(3): 98-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不同耕地类型区的典型样区调查从较小尺度研究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选用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界密度等指标来描述耕地景观的斑块特征;采用全部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廊道类型、各类型廊道的密度、各类型廊道网络的连通度、环状网络的环通度来表达耕地景观中的廊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庆县耕地斑块规模较小、零碎,斑块不规整;景观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耕地景观被边界分割的程度比较高;景观粒度较小;上述情况在坡耕地区域尤为严重。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大,廊道类型主要包括道路、沟渠,坡耕地区还包括田坎。道路的密度较大,但道路网络连通性和环通性差,为耕地生态系统中的物流和能流提供的连通的、可选择的线路比较少。沟渠密度较小,有的样区根本没有沟渠分布,其网络连通性更差,沟渠廊道体系不健全,耕地的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洪能力比较低。坡耕地中田坎占地面积比较大,加剧了坡耕地景观中廊道占耕地面积比例大的程度。
  • 土地资源
    2005, 27(3): 105-110.
    农地价值评估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定量确定农地非市场价值需要依靠CVM评估技术。在简要概述CVM的发展史和基本原理之后,从4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该方法在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应用CVM对武汉市洪山区的农地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洪山区农地非市场价值为8 503元/hm2。
  • 水资源
  • 水资源
    2005, 27(3): 11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实施应急水量调度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本文以黄河 流域的应急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应急调水也给上游造成发电、灌溉、生态等方面的损失。应急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使黄河水权制度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本文建立了调水补偿制度的制度框架,对补偿制度的关键问题—补偿量的核算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和灌区灌溉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 水资源
    2005, 27(3): 117-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l,下游达1 000mg/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l增加为17g/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个湿期。
  • 水资源
    2005, 27(3): 123-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足迹是真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水资源足迹核算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2000年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省全社会的水资源足迹为221.231×108m3,人均水足迹为865.24m3/人·年和2 371L/人·天,大大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虚拟水计算基础上的水资源足迹衡量不仅深刻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情况,同时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
  • 水资源
    2005, 27(3): 130-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水量分配、行业需水、供水能力、水利工程、水管理等方面分析干旱内陆区地表水、地下水、供需水和耗水等四水平衡,以及盐份的积—脱与分布,建立流域水平衡模型,通过各平衡量之间的相互制约、联合计算、相互检验以提高水均衡计算精度。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1980年~1998年逐月来水、引水、水位等监测资料为依据,率定与检验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分析现状流域年总耗水量26.88×108m3,年脱盐18.7×104t,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平均1.81g/L,地下水平均埋深1.76m,孔雀河年平均水量为12.62×108m3。用1960年~2000年41年水文系列资料,以1998年为现状水平年,模拟流域2010年以前可行的工程措施(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农田节水、渠道防渗、地下水开采、排水渠疏竣、湖滨湿地恢复等)对水、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年总耗水量24.25×108m3,年脱盐19.3×104t,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平均1.12g/L,地下水平均埋深3.11m,流域环境逐渐改善;孔雀河年平均水量为15.71×108m3,达到了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输水的预期目标。模型较好地模拟各项工程措施对流域水环境、水平衡、水转换、水盐以及耗水等的影响。
  • 水资源
    2005, 27(3): 135-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将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利用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的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各产业水资源产出边际效应,以及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对宁夏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与间接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目前国内在对水资源需求分析中主要是计算各部门的直接水资源消耗系数,不能揭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对各个产业水资源产出的边际效应做出全面综合结论的不足。分析出与宁夏严重缺水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 水资源
    2005, 27(3): 140-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是协调社会经济用水和湖泊生态用水关系的核心。本文研究了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根据水文循环原理,吞吐型湖泊生态需水由入湖生态需水、湖区生态需水和出湖生态需水3部分组成。湖区最小生态需水分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湖区最小生态耗水两个方面。入湖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满足湖区和出湖最小生态需水而必须对湖泊补充的水分。湖区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湖泊最低生态水位而必须保留和消耗的水分。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不仅要满足湖泊自身水量更新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根据河流连续体原理,用湖泊出口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作为湖泊出湖最小生态需水。提出湖泊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各个部分均有其不同的生态作用,其中某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 水资源
    2005, 27(3): 145-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等压力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安全问题已超越了传统的国家或公众安全的研究范畴,包括环境变化在内的综合安全研究势在必行,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纳入综合安全的研究范畴。本文分析了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的本质联系,探讨了水安全的内涵,提出了水安全的定义;针对水安全评价问题,介绍了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提出的水贫穷指数,以及该指数监测水资源状况和水行业发展态势的应用情况,将水贫穷指数应用于海河流域,得出海河流域的水贫穷指数为46.6,表明海河流域的水安全状况处于中等程度,基本符合海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表明该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安全评价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
    2005, 27(3): 150-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北端,是中国古代四大港口和近代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独特性强,文化积淀丰厚,高品位资源分布集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文全面分析了蓬莱旅游资源特征;并基于该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偏低,市政建设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客源分级策略、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略、旅游文化开发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把发展旅游业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将旅游业作为蓬莱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在加强旅游环保和环保旅游的同时,实行联合促销,强化旅游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 旅游资源
    2005, 27(3): 156-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探索和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体系,对促进旅游风景区土地市场的培育与规范,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体制创新等具有积极意义。旅游风景区的土地利用、地价形成机制和地价影响因素等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征,我国现行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难以直接套用于旅游风景区的基准地价评估。文章根据旅游风景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影响旅游风景区土地收益的主要因素及收益形成机制的特殊性等,结合地价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提出并论证了以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为对象,以景区或景点为均质地域,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土地收益或市场地价资料为依据,按风景游览设施建设用地、旅游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接待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和停车场用地5类用地类型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的评估方法体系,并在杭州市、天台县等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评估中得到实证检验,研究的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 旅游资源
    2005, 27(3): 161-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弥勒县白龙洞发育于三叠纪灰质白云岩中,洞中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现象比较明显。本文从洞穴风的影响和碳酸钙沉淀条件两方面分析风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岩系统的特点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它可以通过控制洞腔形态影响洞穴风速变化;②水中CO2排放通量受滴速影响成为新洞积石形成的决定条件之一;③利用HYDROWIN程序,证明了洞穴滴水的主要矿物成分对景观物质组成的影响。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2005, 27(3): 167-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产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非金属矿产是重要的固体矿产之一,80%的矿物用于材料工业,矿物加工是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制备矿物材料的重要加工技术环节,矿物材料是国民经济中高新技术材料的重要组成,材料科学及矿物材料学科的发展,为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实际基础。借鉴材料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分析和研究矿物加工及矿物材料制备方面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及功能性矿物材料、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药剂分子设计与模拟的学术思想,论述了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的基本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内容、相关学科体系、研究层次及其学科地位。其意义在于:使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和功能性矿物材料的研发,建立在基本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将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统一在总体的方向、目标之内,横向拓展了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范围;根据矿物结构、组成,通过设计与计算,对矿物材料性能进行预测、预报,进而为制备提供最佳技术路线;对于已知性能的矿物材料优化制备路线,系统分析各种矿物的结构与组成及其所具备固有性质,针对各种材料性质要求,排列对应关系,为复合材料的制备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矿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同时,使得材料设计或计算材料的学科基础向研究矿物组成与结构的纵向延伸,丰富了材料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