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2005, 27(2):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仅2页,请直接点击PDF文档阅读。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2005, 27(2):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仅1页,请直接点击PDF文档阅读。
  • 水资源
  • 水资源
    2005, 27(2): 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加快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进程,对同步加快干旱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生态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吸纳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改善农村脆弱得生态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进程受到水资源短缺及其用水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约束。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的甘肃河西走廊为例,分析了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交互耦合效应。研究认为,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水资源短缺属于结构型短缺中的相对性短缺,城市兴起的第一驱动力是资源和交通,并因水的丰缺而盛衰,城市化进程缓慢的第一制动力不是水,而是弱小的产业集聚力。多重胁迫约束下未来30年的城市化水平只能达到35%左右,只能有约87万农民进城,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需城市用水量增加0.91亿立方米左右,城市化水平每隔5%间隔的单位城市化水平所需城市用水量越大,取水难度和用水成本也越大。按照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在不考虑政策和户籍制度变化等因素的前提下,河西走廊未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可望达到47%左右。
  • 水资源
    2005, 27(2): 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虚拟水交易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本文介绍了虚拟水和虚拟水交易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的水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国要在3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5亿t粮食生产能力难度比较大,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粮食缺口,虚拟水交易成为解决此缺口的一种选择。作者根据全国目前实际缺水量,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虚拟水交易需要解决300亿m3的水资源缺口,需要增加进口粮食3000万t。增加进口3000万t粮食不会动摇世界粮食市场,我国外汇储备能满足粮食进口的需求。虚拟水交易对农民增收也是一种机遇。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虚拟水交易成本比较低。因此,作者认为增加进口3000万t粮食解决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是可行的、合理的。
  • 水资源
    2005, 27(2): 1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较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然后由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得到流域的土壤类型与植被覆盖及雨量气象站点分布图,通过改进的SWAT气象模拟器模拟出缺乏实测的日气象资料,再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作为SWAT模型的输入,对两河口流域1981年---1985年进行年月径流模拟,并利用汉江上游地区两河口流域1981年--1985年5年间的年、月径流量实测资料,以月径流模拟的N-S模型效率系数为主要指标,对SWAT模型中3个最敏感参数ESCO、AWC和CN2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率定出使得月模拟效果最佳的参数值或参数变化值。参数率定后月径流模拟N-S模型效率系数达0.913,对数误差为0.339,峰值误差为-0.083。在5年准确月径流模拟基础上,以全球变化背景可能出现的25种不同气候变化模式为假设条件, 研究了该流域径流及实际蒸发的响应,分析指出汉江流域降水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要大于气温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降水增加或气温降低都会导致径流增加,而降水增加或气温增加都会导致实际蒸发的增加。
  • 水资源
    2005, 27(2): 23-27.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河流、湖泊、冰川和湿地的水资源含量、分布,以及水资源开 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但同时存在时空分布过于集中、开发条件差 、利用难度大等开发劣势,且面临着河湖干涸和水污染等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实现青 藏高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开发利用高原水资源必须注重保护原生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 开发水资源的有用性,提高用水效率;并针对高原核心区、高原周边地区和高原延伸区各自 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 水资源
    2005, 27(2): 28-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研究仅限于探讨流域初始水权的定义及分配的基本原则,但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模式。本文在分析初始水权优先性的基础上,认为在优先配置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前提下,生产用水的配置从国际水法中有关公平利用共享水资源的条款出发,筛选出人口、汇水面积、产水量,现状用水量、未来需水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倒数等6项指标作为初始产权分配的可能方案,并从多人决策理论出发,构造水资源分配的满意度评价函数,同时考虑水资源系统物理条件约束,通过最优化多人满意度函数来求得水资源初始产权公平分配结果;应用所建模型对永定河流域张家口地区水资源初始产权进行了分配,研究区总水资源量为12.5×108m3,生态需水为0.82×108m3,生活需水为1.14×108m3,生产需水为10.54×108m3,张家口市、宣化县、崇礼县、万全县、怀安县、怀来县、阳原县、蔚县、逐鹿县所占生产需水的比例分别为3.4%、10.1%、5.1%、5.9%、7.6%、10.1%、3.4%、19.4%、17.7%。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公平、可操作性强、符合水文实际的特点,可为初始水权谈判提供决策参考。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2005, 27(2): 33-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物生产力原理、生产要素理论、地租理论等理论是《农用地分等规程》依据的基本理论;农用地分等是在计算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利用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逐级修正得到不同层次的农用地等别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农用地分等的最主要成果,它主要反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田间工程状况,可应用于一切有关土地质量评价的工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占补平衡评价等工作中有广泛应用价值。作物产量不仅受农用地的质量影响,而且还受投入与管理的影响;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等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乘以土地利用系数,它反映了土地、资本和劳动3个生产要素的综合结果,它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相结合,反映了人们利用土地的能力和意愿,可间接指导通过增加投入和改进管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农用地经济等指数等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乘以土地经济系数,农用地经济等指数可以考察农业生产效益,可用来指导农业税费改革。
  • 土地资源
    2005, 27(2): 39-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利用三农数据网和全国土地统计资料的耕地数据,对1949年--2001年耕地的面积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将这53年分成2个阶段,利用变异率作为波动率来度量耕地面积,对于其中出现的极端和异端数据揭示了其产生的政策和经济原因,最后得出了3个结论:①1949年-1960年耕地统计面积基本上能反映我国实有耕地面积,而1960年-1998年的耕地统计面积失真,比实有面积偏小,1999年--2001年耕地统计面积是在详查数据的基础上矫正而得来的,能反映我国耕地面积的现实;②变异率指标的使用改变了传统上所谓“耕地面积基本上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的简单描述。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有逐步减缓的趋势,情况总体上好转;③通过耕地面积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人口,GDP对耕地面积的影响,均呈现负向关系。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均来自于农业。
  • 土地资源
    2005, 27(2): 4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目前对农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强大的人为压力介入土地生态系统后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农地整理除了改善农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地的利用率与产出率为目标外,生态环境安全也应纳入农地整理的目标之中。农地整理应关注并双重考虑区域内土地潜力与限制之间的关系。文章应用风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及其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探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体系,旨在对研究区内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依据此方法对广西融安县农地整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风险指数可分为五级: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一般风险区、低风险区、微弱风险区。评价结果还表明风险等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域人文景观具有高度相关性。
  • 土地资源
    2005, 27(2): 5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供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充足而稳定的土地供应是城市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其定位的合理也是提升城市健康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当前土地供应科学性不足、缺乏时序性及与相关部门工作无法衔接等问题,选择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龙岗区为例,整合卫星影像、数字地形、地籍、交通以及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模型,并利用人口预测为基础的城市用地类型增长预测,构建土地供应决策支持系统。结果可得龙岗区近期(2003-2005)和中期(2006-2008)可供应土地的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以提供龙岗区未来土地供应决策参考。
  • 土地资源
    2005, 27(2): 59-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环境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环境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 土地资源
    2005, 27(2): 6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粮食安全评价、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等几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南京市的土地持续利用状况总体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指标体系内部某些领域的评价则较以往有着很大的退步。
  • 土地资源
    2005, 27(2): 7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杜蒙县是一个20世纪初开始农业开发的牧区,近50年的农业开发力度较大。在遥感和GIS支持下,用TM、MSS、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对1954~2001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耕地开发过程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近50年来耕地急剧增长,耕地增长的土地来源主要是草地和沼泽地,还有部分林地和治理后的盐碱地。耕地也有部分转为林地和城镇及居民用地,其中80年代初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牧”政策,有部分耕地变为草地。其驱动机制有人口的增长,主要是汉族人口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主要是农机具的大量使用,使人们有能力开垦大量的土地;土地政策,对耕地的开发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 土地资源
    2005, 27(2): 7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撑下,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景观模型对吉林省中东部山地丘陵区20年来林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1995年期间森林面积在减少,斑块数量增加,而相应指标在1995年~2000年期间都呈现相反趋势; (2)该区的林地动态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无论是从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模型还是从林地分布重心变化情况来看都表明:通化与吉林地区的森林面积变化较大,而白山、延边地区的变化较小。经数据分析与文献调研得知,大量的采伐与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是林地在1980年~1995年期间减少的直接原因;而国家相应林业政策的出台是1995年~2000年期间林地面积得以增加的直接原因。
  • 土地资源
    2005, 27(2): 8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该文分析了黑龙江省1986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在1986年—2000年期间,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面积显著下降,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并且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锐减和退化,保护林地、草地和沼泽形势严峻
  • 土地资源
    2005, 27(2): 89-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北京风沙源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的频率与强度。基于1991~2002年两个时相遥感数据提取近十年来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的动态变化数据,采用相应的土地退化评价指标和土地退化结构相对数与比较相对数,分析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风沙源区不同生态区内土地利用退化结构差别较大,内蒙古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区、坝上高原农牧生态区和阴山山脉农牧交错生态区以沙化退化为主,燕山山脉农业生态区和大同盆地及周边地区则主要是水蚀退化。分析表明,土地利用退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针对不同土地利用退化现状,草地沙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具有相当强的政策和区域利益痕迹,在国家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协调。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2005, 27(2): 96-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处理 (FC、FJ、FL) 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释放速率出现在13:00左右,最小释放速率在4:00前后,且白天的释放速率均大于夜间;CO2释放速率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植物生长期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且均表现为正排放;在整个观测期间(6月30日~1月28日)CO2平均释放速率依次为FC>FJ>FL,矮嵩草草甸植物-土壤系统CO2 释放速率为438.34±264.12 mg m-2 h-1 (FC),土壤呼吸速率为313.20±189.74 mg m-2 h-1 (FJ),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为230.34±145.46 mg m-2 h-1 (FL),植物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26.5%。植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 CO2释放速率与土壤5 cm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628和0.672(P<0.01)。整个系统呼吸、土壤呼吸与土壤5 cm温度可拟和为一指数方程,方程为y = 168.03e0.1086x (R2 = 0.8783)和y = 149.69e0.0745x(R2 = 0.8189)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03-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静态暗箱法于2001年~2003年对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及其放牧草原主要含碳温室气体CO2、CH4通量进行了野外连续定位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放牧草原与对应围栏禁牧草原CO2、CH4气体通量变化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与对照围栏禁牧草原相比,自由放牧和轮牧均没有改变土壤与大气间原有的CO2、CH4气体通量的源汇方向,也没有改变土壤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 2001年~2003年不同统计时段羊草围栏禁牧草原土壤平均CO2通量比羊草轮牧草原高9.6%~67.7%,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也比对应自由放牧草原CO2通量高约22.7%~59.4%,而在植物非生长季,自由放牧草原(或轮牧草原)土壤呼吸同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相差不大;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和羊草轮牧草原土壤对CH4的年平均吸收通量均低于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放牧减弱了草原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作用,但羊草轮牧和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与对应围栏禁牧草地土壤CH4平均通量的差异均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研究时段的干旱气候弱化了放牧草原与围栏禁牧草原间的差异;在植物生长季,放牧促进了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而在非生长季的部分时段尤其是春季冻融期又加大了CH4的正排放,放牧增加了土壤CH4通量的年变幅。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10-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约为0.45×108元,主要是芦苇资源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资源调节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大气调节功能、文化科学功能)为6.68×108元,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其中大气调节功能是价值量最高的服务功能。水量短缺和富营养化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16-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台湾科技产业,争取高科技及精密工业投资,因而位于台湾台南沿海过去为传统引海水制盐的基地被规划成为科技工业区,希望藉由便捷之交通网及整体景观设计,开创南台湾工业区之新形象。基地原为南部重要之制盐场区,引进海水之渠道沿岸着生茂密之红树林植物,除保护坡岸外,更孕育多样化之河口生态体系;现虽因制盐工业式微,然既有滩地仍有大量水鸟聚集,开发单位希望复育当地堤岸既有之榄李及五梨跤等红树林植物,塑造地方特色,并达成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之双赢目的。红树林生育于河海交会之感朝河段,环境较为特殊,因而适生植物之器官、生理及繁殖均经演化以适应环境特质,因此红树林育苗及栽植工作需考量生存之环境特质为,有别于一般绿化工程,本研究控制灌溉方式,调节感潮水位及水份盐度,以达理想之复育存活率。现有基地基础盐化情况严重,为避免盐分随水分回渗至土壤层,因而复育区栽植基础以及回填土均加以处理,并定时监测土壤盐度,以确保栽植成功。复育工程自育苗、栽种、抚育历时五年,景观亦由灰白之盐山盐田改变为绿意盎然之红树林绿带,除提高土地利用之加值作用外,亦达成建设农渔业生态环境优美化及生态环境保育之双重目的。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21-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28-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榆林市地处北方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特大型神(木)府(谷)煤田、靖边天然气田的开发建设,区内人口快速增长,工矿业规模日益增大,经济活动对土地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强。本文将现代遥感和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1985、1995和2000年的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指标,进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揭示了榆林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机制。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34-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2) 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3)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4)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东部旱地区,同时西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41-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该文利用198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软件ArcInfo和ArcView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等软件,分别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速度、变化过程、景观级别的动态特征以及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内的土地利用以农牧为主,1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反映了以农牧用地为主的特征;耕地减少,草地增加,表明近年来灌区所采取的退耕还草措施正在取得成效;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增加,说明灌区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在景观级别上,景观变化主要表现在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5个旗、市(县)的景观变化各具特点,但在景观破碎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产生了生境质量下降、边缘效应显著、土地退化和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等景观生态效应,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促进灌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47-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成都市双流县1996年~2003年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中,采用斑块总面积、破碎化指数和分维数对县域各景观要素进行动态分析,引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区域破碎度和城市化指数研究县域内4个代表性乡镇的综合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会生产时空上的变异; (1)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景观格局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996~2003年,水田和菜地的斑块总面积在不断下降,而城镇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面积却不断上升;所有斑块要素的破碎化指数除了城镇居住用地,均为下降;河流和交通廊道的分维数最大,是由于它具有最复杂的斑块形状; (2)不同区域在同一时期表现出的景观特征也存在差异。与多样性指数不断上升相比,东升镇的均匀度指数先是从1996年的0.672上升到2000年0.680,之后又下降为2003年的0.679;黄水镇的多样性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增幅超过了东升镇;中和镇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城市化指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分别达到2.394、0.680和270.81,这在各研究点中是最高的;黄龙溪镇的区域破碎度先是从1996年的0.273下降为2000年的0.213,之后又上升为2003年的0.225。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景观格局的因子,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持续利用建议。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54-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87年、2000年两期大比例尺彩色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转换矩阵分析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呈现出显著的走廊式和点线式变化特征,而以原城区为中心圈层式发展不显著;建筑景观的增加和农田景观的减少互为消长;经过13年的变化,边缘区仍以农田景观为基质景观,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多元化。景观格局变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变化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城市边缘区人工绿地景观增加偏少,边缘区湿地景观及其功能正在丧失,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佳等。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61-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8年榆林地区1∶50万土地利用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Wiew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支持下 ,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结合度指数的角度进行了格局分析和破碎化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草地面积最大,保持的最为完整,以草地、林地和耕地类型为主,三者占全区面积的93.83%。其他类型分布极不均衡,且多呈小面积零散分布。果园、居民地斑块密度较大,说明果园、居民地高度破碎化。同时旱地有最多的斑块数,其斑块密度大于草地和林地,说明它比草地和林地有更高的破碎化。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和周长遵从分形规律,分形维数1.6001,景观整体的斑块边界的褶皱程度不高。草地景观有最高的结合度指数,说明草地的结合度最好,保持的最为完整。上述结果均显示,该区居民地和园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旱地比草地和林地有更高的破碎化
  • 资源生态
    2005, 27(2): 167-1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观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乡村景观分类的详细探讨更是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和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类型划分,共划分了1个景观区、3个景观类、9个景观亚类和28个景观单元,并借助于GIS,进一步编制了白家疃村景观分类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实际存在的各种景观类型,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乡村景观类型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能够满足大比例尺的乡村景观制图和乡村景观规划的需要,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实用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