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 论
  • 综 论
    封志明, 刘玉杰
    2004, 26(4): 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 综 论
    戴文达, 李远航, 刘新山
    2004, 26(4): 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80年代中后期,通过颁行自然资源行政法而创设的一系列自然资源使用权,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自然资源行政法所设立的这些使用权的不完善性日渐明显。本文介绍了物权的经济学和法学概念以及物权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阐述了推进物权制度建设经济学意义,对比分析了现行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民民生权利与国家所有权的私益性之间的矛盾、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失调、水权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权概念的严重残缺、权利登记的公信力等。作者认为,制定物权法和修订自然资源法应当遵从物权法定的基本学理,权利的基本属性应当由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明确,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不应当对权利的基本属性做出规定,并且考虑到现阶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国家所有权的私益性应当让位于农民的民生权利,停止以国家所有权为理论依据向农用地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或使用金。
  • 综 论
    黄硕琳, 唐建业
    2004, 26(4): 17-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从权利的角度,对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捕捞限额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两种权利形式,并将其中对配额支配利用的权利抽象出来,定义为渔业配额权。然后从财产权和物权的角度,对配额权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配额权是法律赋予配额权人一定的利益范围的财产权,及对国家渔业资源配额使用收益的一种用益物权。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配额权与捕捞权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分析。最后,该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渔业权利的现状,强调了配额权性质的确定对我国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及渔业资源管理效果的作用,并就界定我国捕捞限额制度中的配额权性质提出相关建议。
  • 综 论
    关凤峻
    2004, 26(4): 24-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利用资源产业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总量的的贡献,纠正了以往研究中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对比,可能夸大自然资源贡献的错误。又利用资源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大小,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总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定量的探讨研究了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最近15年来,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30%左右,对增量的贡献虽然还没有准确结果,但提供的方法相信是可以利用的。
  • 气候资源
  • 气候资源
    张东, 张万昌
    2004, 26(4): 28-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详细介绍了SWAT 2000气象模拟器(最高、最低气温、太阳辐射)的随机模拟原理,利用甘肃河西地区酒泉、张掖等7个站的完整气象资料,提出了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气象台站月平均气象数据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模拟器需要的输入参数,对气象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日平均气温修正模拟生成的最高、最低气温并求5日滑动平均,对模拟器进行了改进。通过模拟结果与气象台站实测资料的对比可以看出,改进后最高气温相关系数从0.85提高到0.90,最低气温相关系数从0.89提高到0.94,气温数据模拟精度有一定提高。最后利用改进后的气象模拟器对河西黑河地区祁连、札马什克、莺落峡3个数据短缺站点进行了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模拟,通过SWAT模型的应用证明模拟结果能够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气象输入数据精度要求。
  • 气候资源
    白彬人, 封国林, 施能, 杨扬
    2004, 26(4): 37-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用Chen等(2001)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划分并检验了1948年--2001年全球9月--11月的旱涝年。结果表明,冷事件大多对应涝年,暖事件大多对应旱年。全球9月--11月降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涝年大多在80年代以前,旱年大多从80年代开始。其中,1987年--1997年全球9月--11月的连续旱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段。指出,印度季风区域、东南亚地区、热带太平洋岛屿、我国的东南沿海及日本一带、西非季风区及墨西哥湾区域,是旱涝年的平均降水差异较大的区域。并指出,东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3月--5月海温的变化对于9月--11月全球陆地降水的趋势变化有很好的预报意义。划分并检验了南、北半球9月--11月的旱涝年。指出,北半球旱涝年的分布和全球的是基本一致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旱涝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相关。
  • 气候资源
    王靖, 杨彦武, 于强
    2004, 26(4): 4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引入时间维,在传统GIS平台上来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40年来(1961年-2000年)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三者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北部温度变化不大,而南部和华东部分地区温度升高明显,10年平均气温大约升高0.5℃/40年;华北地区降水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并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华北南部和北部的降水变化存在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华北北部降水减少,而东南部降水却呈上升势头;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都有明显的降低。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华北中北部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为暖干型,而南部和华东地区为暖湿型;华北中北部日照时数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大气污染加剧而引起,而华北东南部和华东部分地区是由于降水的增加,即云量的增加和晴天日数的减少而导致日照时数的降低。对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时空变化规律的分析有助于对未来气候变化做出合理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 气候资源
    焦士兴, 刘清春, 千怀遂, 任玉玉
    2004, 26(4): 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棉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很敏感。该文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选取河南省46县区,对该省棉花生产适宜性的生育期和时空差异进行计算、评价及预测。首先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播种期、吐絮期适宜度较低,受温度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变率,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表现出较高的温度适宜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变率也较小;其次分析河南省各县区的平均温度适宜度,并据此将河南省分为高、中、低3大适宜度类型区;最后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发现未来各生育期中开花期无明显变动,其它生育期适宜度未来都有升高趋势,同时对河南省46县区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趋势作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县区温度适宜度都有升高趋势,且存在地区差异,根据未来适宜度变化倾向的大小,将河南省划为强增长、次强增长、弱增长3大变动类型区。
  •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
    蔡红霞, 郭海燕, 李正洁, 刘婕, 曾涛, 曾宗永
    2004, 26(4): 57-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多样性是九寨沟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文化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内居民和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旅游开发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沟内居民的调查问卷涉及了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七个方面,以了解沟内安多藏族居民的文化多样性现状、变化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改变的态度。对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觉得九寨沟的民族风情如何”、“您在九寨沟的旅游生活,能够感受到较强的民族特色吗?”和“您认为开发旅游对九寨沟的民族特色有无影响?”等和当地文化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以了解游客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现状的感受。对问卷进行数据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后九寨沟安多藏民族在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方面均发生了诸多改变。其中,语言、饮食、服饰和宗教的改变率分别为79.4%、84.5%、78.4%和39.2%。对于保护九寨沟文化多样性,文章提出保护安多藏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和建立民族风情区,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旅游资源
    申洪源, 唐云松, 朱 诚
    2004, 26(4): 6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岩富山古崩塌地貌是迄今在华东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古崩塌地貌。受岩性、岩体产状、构造、节理和裂隙以及新构造运动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花岗斑岩组成的山体因崩塌而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山峰、岩壁与陡崖、岩洞、断层谷与峡谷、崩塌堆积地貌和串珠状跌水瀑布等各种地貌景观。这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可以考虑将此建成地质公园。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学研究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
  • 旅游资源
    卫旭东, 周旗
    2004, 26(4): 72-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内旅游景区的市场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测评区域内各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分析了影响景区市场竞争力众多因素,并将之归并为旅游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地位两大指标,提出了评价景区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采用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推荐的象限分类方法对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格局划分为明星态、金牛态、幼童态和瘦狗态四种类型,指出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展或成长战略。应用该模型和方法对宝鸡市的10个主要景区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宝鸡市主要景区有2个处于明星态,3个处于金牛态,1个处于幼童态,4个处于瘦狗态,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10个景区对宝鸡市整体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说明了不同景区的旅游竞争态的变化趋势。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表明应用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地位这两个复合指标的组合来判断区域内各景区的市场竞争力状态是可行的,并且该方法应用简便,易于拓展。
  • 旅游资源
    张骁鸣
    2004, 26(4): 78-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环境容量(TECC)最初只关注会对资源质量和游客自身的体验质量造成破坏的临界游客数量,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管理之中的一系列管理工具,包括了目前在美国林业游憩资源管理中使用的可接受改变的极限方法(LAC)和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中使用的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方法(VERP)。国内有学者提出用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来替代旅游环境容量,但其核心内容是用一个抽象指标替代有实际数量单位的指标,这就与旅游环境容量理论面临同样的困难,即无法保证量化过程的可靠性,难以说明最后得到这些数值究竟要表达怎样的实际意义。将旅游环境容量作为管理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 土地资源
  • 土地资源
    安萍莉, 孔祥斌, 姚慧敏, 张凤荣, 张莉琴
    2004, 26(4): 89-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地区,该地区农民利用土地的意愿较高;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能力最强,但其农民利用意愿并非最高,从而导致其土地利用实际水平不是最高。
  • 土地资源
    鲁 奇, 曾 磊, 宗勇
    2004, 26(4): 96-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以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以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为研究手段对保定历史时期及近50年来的城市土地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将保定市城市土地扩展的时间演变过程划分为2个主要历史时期和3个次要阶段,即1948年前的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和1949年---2000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其中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又可进一步化分为3个次要阶段: 1949年---1963年的跳跃式发展阶段,1963年---1981年的波动式发展阶段以及1981年---200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并基于图层叠加对保定城市用地空间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用地扩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文简要讨论了其中最主要的3个驱动力: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 土地资源
    陈建军, 张树文, 张艳红
    2004, 26(4): 104-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基于3期TM数据,在GIS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洮儿河流域中上游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时间演变特征:从土地利用演变速率看,草地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在1985年-1996年期间减少速率为1.52%,1985年-2000年期间减少速率为1.20%,而难利用地面积减少幅度和速率较小。除了草地和难利用地减少其它类型都呈增加变化。其中耕地增加明显,在1985年-1996年期间增长速率为1.79%,1985年-2000年期间增加速率达到1.40%,而林地在15年内以每年0.82%的速度持续增加;(2)空间演变特征:从土地类型结构看草地一直占绝对优势地位,3个时期所占比例分别为46%、46%、38%,但草地无论是面积或质量都呈下降趋势,表现在: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斑块数量也由1985年的5498块增加至2000年的5582块,这说明草地在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过程中还表现出明显的破碎化;耕地面积比例呈增加趋势,尤其水田增加幅度大,且集中连片位于水源较好的区域;林地和居工用地的比例也都呈上升趋势;而难利用地比例则大幅度减少。该文还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土地利用演化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草地对耕地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难利用地。通过分析看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在近15年内变化速度很快,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过程中以优势类型草地变化最大,并且是内部的调整为主,其它非优势类型都是作适应性调整,这说明本区的土地利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 土地资源
    陈健飞, 韦素琼
    2004, 26(4): 111-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该文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 8.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提取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年、1995年—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总量结构变化显著,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非农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建设用地及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土地流转以提高耕地经营规模等, 应是该模式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措施。
  • 土地资源
    何艳芬, 马超群, 张柏
    2004, 26(4): 119-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50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在建国后先增加后不断下降,渐趋于平缓,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开始稍有增加。重点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后得到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吉林省近15年来耕地的变化、转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耕地的面积大于耕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耕地的转移变化类型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变化发生的空间主要发生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和松原两个地区。耕地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转化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优质耕地被占用,新开垦的耕地主要为肥力较差的土壤,导致了全省土地质量下降;通过构建的空间分布质心模型,分别计算了近15年来的耕地分布质心和粮食生产质心偏移,计算结果表明:耕地的分布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而粮食生产质心并没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也间接说明了耕地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讨论了今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 土地资源
    陈利顶, 傅伯杰, 张秋菊, 赵文武
    2004, 26(4): 126-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流失是威胁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问题。为了水土保持的需要,自1979年以来,安塞县的坡耕地被逐渐退了下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该区成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受补贴政策的激励,坡耕地退耕的进度加快。如何在实现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提高粮食生产力水平,保障粮食自给,是关系全县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安塞县1979年--2000年的统计资料,采用耕地动态度、耕地粮食生产力相对指数和粮食自给能力相对指数这三个指标,定量分析了安塞县各乡镇在全县粮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乡镇粮食单产变化、耕地动态度、耕地粮食生产力水平和粮食自给能力变化的特点,为合理制定县域不同水土保持分区内各乡镇退耕还林还草进度,以及相应的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综合措施的布局提供参考。
  • 资源信息
  • 资源信息
    蒙吉军, 吴秀芹
    2004, 26(4): 132-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地理空间数据和NOAA/AVHRR复合影像解译为基础,采用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等指标对中国东北区进行了景观分类: (1)根据≥10℃积温与干燥度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自然带、9个景观区;(2)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与遥感信息的复合,对东北区NOAA/AVHRR影像进行解译,得出16种土地覆盖类型;(3)在各景观区内,将依据DEM和坡度数据进行划分的地貌类型和参照全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进行划分的土壤侵蚀类型,与土地覆盖类型叠加,再通过制图综合得到各区景观类型图;(4)将各区景观类型图进行接边处理,得到整个东北区的景观类型图。从分类结果可看出,平原和中、低山丘陵构成了东北区自然景观的主要特色,与实际状况基本吻合。丘陵地带多无侵蚀或微度侵蚀;平原周围山前台地大部分遭受轻、中度水蚀,高台地和熔岩高原所占比例较少。以土壤侵蚀强度作为景观类型划分指标,突出了景观类型在自然与人为干扰下的动态变化和潜在问题,有助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策的提出。运用地理空间数据辅助NOAA影像解译可以有效地提高精度,使NOAA/AVHRR数据在大尺度景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
  • 资源信息
    林年丰, 麻素挺, 汤洁
    2004, 26(4): 140-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西部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准确认识和定量评价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源空间信息,结合RS和GIS技术构造以栅格数据为主的数字环境,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四级,分级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向西北有逐渐变差的态势,这与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外,评价结果与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准确性。
  • 资源信息
    陈崇成, 陈芸芝, 凌飞龙, 汪小钦
    2004, 26(4): 146-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福建省漳浦县的森林资源为例, 开展多源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监测时间跨度1997年---2000/2001年。以1997年小班图层为本底数据,首先选择代表不同类别的林地小班,通过空间分析分别转化为感兴趣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TM和SPOT 5全色波段数据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监督分类,识别原有森林资源发生的变化;对于非林地采用小班图层掏空漳浦县行政图层,结合影像监督分类,识别非林地转变为林地的信息;最后合并林地和非林地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997---2000/2001年时段内该县森林资源的主要变化类型是:果园→砍伐迹地,非林地→阔叶林,非林地→疏林地,未利用地→有林地,果园→建设用地,松树林→疏林地,松树林→砍伐迹地,果园→耕地,木麻黄林→砍伐迹地,阔叶林→疏林地。
  • 资源信息
    李苗苗, 吴炳方, 颜长珍, 周为峰
    2004, 26(4): 153-1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的两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对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二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然后根据研究区密云水库上游的具体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密云流域的实地考察,利用照相法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精度达85%,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