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5-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供需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陈利顶
    1995, 17 (4):  1-7. 
    摘要 ( )   PDF(471KB) ( )  
    本人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粮食的历史变化特点和规律,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几十年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中国人后的增长和粮食的需求,阐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未来面临的危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厚层泥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彭格林, 任大茂, 张则有, 赵红艳
    1995, 17 (4):  8-11. 
    摘要 ( )   PDF(282KB) ( )  
    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泥炭分布极不平衡,而且泥炭质量和开采条件方面差异较大。有埋藏型和裸露型泥炭,储量规模在千至亿吨之间变动,由草本、草本木本、木本泥炭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泥炭。本文将泥炭矿单层平均厚度〉3m视为厚层泥炭矿,进行储量和质量评价,提高开发利用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科尔沁草地草麻黄资源的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宁宝军
    1995, 17 (4):  12-19. 
    摘要 ( )   PDF(629KB) ( )  
    草麻黄具有饲用、药用、蜜源及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科尔沁草地是我国的草麻黄资源最富集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差异由东南至西北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已由建群种减少为伴生种,直至消失。目前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教育群众保护草麻黄资源,搞好各管理、生产、科研部门之间的协调、实行开发与保护的统一,使草麻黄资源有良好的繁衍生息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资源资源合理利用与建立绿洲持续农业构想
    周劲松
    1995, 17 (4):  20-25. 
    摘要 ( )   PDF(525KB) ( )  
    绿洲处于干旱生境中、系统脆弱,自然资源配置不佳且利用不合理,生态与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其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以高台绿洲为例对绿洲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其发展方向作一简要分析,指出持续农业是其发展最佳选择,并对建立绿洲持续农业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
    刘慧
    1995, 17 (4):  26-32. 
    摘要 ( )   PDF(593KB) ( )  
    本文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与特点,将我国土地退化分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损毁6大类,并总结出我国土地退化的3大特点:1、发生广,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2、发展快,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3、强度大、生态、社会后果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地退化的有效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岛水资源开发利用展望
    顾定法
    1995, 17 (4):  33-40. 
    摘要 ( )   PDF(627KB) ( )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但由于海南岛孤悬海上,与大陆无任何水源联系,岛上的所有生物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水只能靠当地降水。虽然降水资源丰沛,但时空分配很不均匀,干湿季分明,长达半年的旱季降水很少,再加上目前缺水必要的水利工程进行调蓄,大部分地表径流白白流入大海,可利用水资源不多,致使当前城市生活和农业用水较为紧张。为改变这种局面和满足未来需水要求,从现在开始,必须加快进行水利建设,拦蓄水量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展望未来,水资源开发前景是十分诱人的。单从水源条件的保证性分析,2010年以后工业产值可翻一番,城市人口可增至700万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东半岛东部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研究
    张振克
    1995, 17 (4):  41-45. 
    摘要 ( )   PDF(466KB) ( )  
    在分析胶东半岛东部引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泉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胶东半岛东部饮用天然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优越的开发环境条件。矿泉水开发已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后应面向国际市场、多渠道综合开发矿泉水资源,同时要加强矿泉水资源的管理与水源地环境保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土高原旱作田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仇化民
    1995, 17 (4):  46-51. 
    摘要 ( )   PDF(394KB) ( )  
    在年降水量450-600mm的黄土高原旱作区,耕作土壤持水性好,渗透性强,具有显著的水分吐纳和调节功能,2m土层内可容纳550-600mm的水分,雨季降水是土壤水分补给的主要源泉,土壤蓄水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落后于降水的高峰和干旱少雨期。蓄水量低谷期出现在6月中旬,元月上旬前后是蓄水最稳定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方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综合开发利用的限制因子分析
    卢剑波, 王兆骞
    1995, 17 (4):  52-56. 
    摘要 ( )   PDF(363KB) ( )  
    本文对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综合开发限制因子进行分析。主要限制因子包括人、土壤、水、温度、饲料、粪肥和燃料。为了改进和协调限制因子,必须进行水利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畜牧业。系统方法对流域开发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生态茶园的适宜型及物种配置
    谢宗旺, 杨坚
    1995, 17 (4):  57-61. 
    摘要 ( )   PDF(418KB) ( )  
    四川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我国其它地区有其相似性和特殊性。本文从四川茶区的生态气候和植被区系特点出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建设四川生态茶园的可行性和不同适宜类型。以及适合茶园间作的林、果、药、绿肥等植物的种类和布置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下人参生长特征及其复合经营效益的研究
    范国儒, 王贺新
    1995, 17 (4):  62-68. 
    摘要 ( )   PDF(483KB) ( )  
    本文研究了林下人参地上以及根部的生长特征和生长规律,分析了林下育参的整体效益。结果认为在林下发展具有野生人参特性的高档次、高价值的人参是可行的。林下育参将有效地减少毁林种参的面积,对于保护森林和濒危的野生人参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林下育参对于我国人参的发展也有着战略上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蒲桃资源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蔡秋, 程仕泽, 龙梅立, 卢兰
    1995, 17 (4):  69-74. 
    摘要 ( )   PDF(395KB) ( )  
    蒲桃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亚热带果树。其果实营养全面丰富,口感香甜,Vb1、Vb2及Ca、P、Mg、Zn的含量远远高于一般水果。蒲桃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黔北的赤水河,习水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和黔南罗旬地区,分布面积大约3.3万hm2,目前年产量约20万kg.蒲桃具有喜温、喜湿、对光照要求不严、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的生态特征。本文并对蒲桃的生物学性状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胭脂花种子胚乳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龙梅立, 卢兰, 潘高潮, 姚良珍, 周庆珍, 朱德荣
    1995, 17 (4):  75-80. 
    摘要 ( )   PDF(390KB) ( )  
    本文对胭脂花种子胚乳中的常规元素、营养元素、维生素、SOD、氨基酸及微量金属元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花种子胚乳中含有能营养、保健皮肤并抗衰老的物质成分,而不含对皮肤有害的铅、汞、砷等元素。如将胭脂花野生植物开发为天然植物型系列化妆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