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3-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节水型农业的初步研究
    陈宏恩, 王新元
    1993, 15 (4):  1-4. 
    摘要 ( )   PDF(281KB) ( )  
    节水型农业是以节水高产为中心,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并保证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条件的农业。它主要研究解决节水高产、水资源供需平衡、输水灌水、农田蒸发和作物蒸腾中的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本文以南皮节水农业综合试点为例。系统阐述了上列问题。供在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资源农业利用的因子系统研究
    姚建衢
    1993, 15 (4):  5-12. 
    摘要 ( )   PDF(593KB) ( )  
    本文以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地区为例,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特点,拟定水资源对农业影响的因子系统,采用因子系统方法分析构成要素。评价水资源地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区域的因子特性、因子得分与分布出发,探讨研究区水资源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川径流与泥沙沿程曲线
    冯光扬
    1993, 15 (4):  13-17. 
    摘要 ( )   PDF(323KB) ( )  
    研究河川径流、泥沙沿程分布规律时,本文提出的河川径流与泥沙沿程曲线法较传统的区间百分比柱状图的对比法为之简单、一目了然,是研究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连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戴先杰
    1993, 15 (4):  18-25. 
    摘要 ( )   PDF(654KB) ( )  
    徐连低山丘陵区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劳力充足,区位优越,但是目前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了充分发挥该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搞好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调整用地结构,扩大林地面积;建设一批稻麦、花生、研究、果品、用材料、牛、兔等商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同时加强工程措施,提高环境整治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滩涂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陈平, 蓝福生, 莫权辉
    1993, 15 (4):  26-32. 
    摘要 ( )   PDF(545KB) ( )  
    广西滩涂土壤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效益差,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本文在对滩涂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滩涂土壤开发利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养殖为主,扩大农业,恢复植被,发展旅游业和盐业为指导思想、合理开发滩涂土壤资源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三角洲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研究
    杨林芳
    1993, 15 (4):  33-38. 
    摘要 ( )   PDF(445KB) ( )  
    近代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土地垦殖率最低,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本文试从该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特点、适宜性及开发利用效益分析入手,并提出今后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制中小比例尺土地资源图的理论与实践
    石竹筠
    1993, 15 (4):  39-46. 
    摘要 ( )   PDF(607KB) ( )  
    本文从制图的基础、土地评价的基本原则、制图的依据等方面论述了土地资源制图的理论。用系统论方法划分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与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分类系统,提出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土地资源系统的结合,形成土地资源根类系统。并简述了不同比例尺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大巴山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
    谢世友
    1993, 15 (4):  47-53. 
    摘要 ( )   PDF(552KB) ( )  
    本文从地貌和气候两方面分析了四川大巴山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指出了山区的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因该走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道路。开发中要从生态经济的观点出发,明确以林为主的方向;要根据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要利用山区的优势,寻找开发的突破口,迅速振兴山区经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柏—大别山区资源开发的产业机制与对外合作的重点
    蔡建霞, 张占仓
    1993, 15 (4):  54-59. 
    摘要 ( )   PDF(521KB) ( )  
    根据区域资源资源特征,桐柏—巴别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针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规模开发,加工增值。自然资源开发的产业机制主要是以下3个环节:即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这3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基本上是区域资源开发与产业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皖南宣城地区乡镇工业的环境污染及对策
    阎伍玫
    1993, 15 (4):  60-65. 
    摘要 ( )   PDF(428KB) ( )  
    本文分析了本区乡镇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在乡镇工业污染条查德基础上,论述了乡镇工业的环境污染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防治对策:1、健全环保机构,加强环境管理;2、合理布局工业,调整产业结构;3、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黄山风景区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战略
    梁太芹
    1993, 15 (4):  66-73. 
    摘要 ( )   PDF(635KB) ( )  
    黄山风景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介绍了黄山风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论述了对黄山风景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卤虫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蔡含筠, 侯林
    1993, 15 (4):  74-78. 
    摘要 ( )   PDF(361KB) ( )  
    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来对我国卤虫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所收集到的情况、资料,对开展卤虫资源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卤虫资源的现状,卤虫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卤虫资源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卤虫资源提出了建议、对策和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