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论”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 论
    戴尔阜, 韩荣青, 吴绍洪
    . 2012, 34(6): 1175-1183.
    Baidu(18) CSCD(8)
    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一方面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围绕中国粮食生产力问题学术界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总结粮食生产力的计算指标、粮食生产力格局与驱动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提出的生产力计算方法和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区域生产力水平和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作为中国生产力格局的最突出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各种地域层次和生产能力的差异,粮食生产力格局的变化主要是粮食生产重心和粮食主要生产区的变化以及某一时间点的潜在生产力变化;同时,影响粮食生产格局与变化的因素众多,各种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深刻地影响着粮食生产力。各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所起作用有别,并且在不同时段影响因素不同。各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过程对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都有很大影响。今后关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潜力及其变化趋势、粮食生产力的产量差及其变化趋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以及影响潜在粮食生产力的地域差异因素的研究等方面应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 综 论
    科特尼·弗林特, 秦华
    . 2012, 34(6): 1184-1191.
    Baidu(43)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是关于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两个主要研究传统。目前关于这两个分支学科的讨论主要是局限在美国学术界内,而其对于其它国家环境和社会研究学科建设的借鉴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正是本文在中国的学术背景中提出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相互融合问题的原因所在。环境社会学在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学科建设阶段,垮学科的中国环境与资源社会学在投身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完全有希望实现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实质融合。
  • 综 论
    封志明, 杨艳昭, 赵霞
    . 2010, 32(1): 2-10.
    Baidu(42) CSCD(5)
    通过对1961年-2006年全球粮食贸易时空格局和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发现全球粮食贸易格局无论是时空分布还是地域格局都有了显著改变。研究表明,这种格局转变一方面与各区域人粮对比关系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粮食贸易格局中的角色转换有关。从粮食数量上看,尽管发展中国家已取代发达国家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出口贸易区,但对粮食净贸易额的分析表明,这种单纯的数量分析并不能揭示贸易量背后的真实经济涵义。事实上,从贸易额看,发达国家始终是全球粮食贸易的净收益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则维持了一贯的粮食贸易逆差态势。区域尺度的分析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差距水平仍在继续扩大。
  • 综 论
    石桂华, 唐建业
    . 2010, 32(1): 11-18.
    Baidu(38) CSCD(9)
    南极磷虾资源量较大,但开发技术要求高。2008年我国有关政策明确了“支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开发南极磷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远洋渔业提供一个新的机遇,并可缓解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压力、为国内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捕捞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养殖业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将会促进各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制定有关磷虾的养护措施。对于确定磷虾渔业,其养护措施规定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方式的准入、预防性捕捞限额、触发水平、渔期、观察员、数据收集、海洋环境保护等。探捕渔业需要得到养护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且在数据收集等方面比确定渔业严格。预计未来的磷虾渔业管理在数据报告、观察员覆盖率、提前通报等方面将严格规范,并对科学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我国开发磷虾资源需要国家和企业间合作。国家需要增加对南极渔业生产的经济、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企业及渔船管理;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养护措施,及时、准确报告有关数据,配合国家履行国际义务。
  • 综 论
    胡文俊, 黄河清, 杨建基
    . 2010, 32(1): 19-27.
    Baidu(20) CSCD(3)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组成了西亚著名的两河流域,跨越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3个主要沿岸国,其下游地区具有数千年的灌溉历史,是古代西亚文明的发祥地。近几十年来,由于上游地区大规模水资源开发(特别是土耳其实施规模庞大的安纳托利亚东南项目)导致了上、下游国家间的矛盾与纠纷。两河流域与中东其它国际河流一样,都处于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及水电开发利用纠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全面回顾两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国际纠纷的深层原因,总结了5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包括:沿岸国对跨界河流开发利用的权利与义务、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大坝建设对下游国的影响、第三方作用以及区域水政治的影响。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对我国,而且对处于缺水地区的国家公平合理开发利用国际河流及开展国际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制订和执行国际河流管理的有关法律文件是重要的制度保障手段;大坝建设及运行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断流或剧烈的流量变化;综合考虑沿岸国家的利益和关切,加强国际河流流域合作是全球发展的趋势。
  • 综 论
    唐议, 邹伟红
    . 2010, 32(1): 28-34.
    Baidu(48) CSCD(4)
    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基本立法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并在渔船削减和禁渔措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法制不完善、现有制度未能全面执行的问题:①《渔业法》配套行政立法滞后;②部分已经实行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尚未有立法予以规范;③现有的渔具限制、幼鱼保护等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④捕捞产出控制和渔业资源分配制度缺失,仍主要依靠捕捞投入控制和技术管理措施;⑤捕捞准入制度、捕捞统计管理制度等重要的基本制度缺乏。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制建设,既需要加强现有制度的实施性立法,也要注重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执行。建议:①严格执行现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渔具数量、规格限制管理和幼鱼保护技术措施,并加强《渔业法》配套立法,提高《渔业法》的可执行性;②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特别是捕捞统计数据监督与核实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渔业资源分配制度。
  • 综 论
    马树庆, 王琪
    . 2010, 32(1): 35-41.
    Baidu(57) CSCD(14)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其定义和内涵存在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差异,从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来看,粮食调出省份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文章阐述不同时代和地域粮食安全,以吉林省为例,定义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核心不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应是以满足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为目标。文章根据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现状,把粮食产量及其波动、粮食消耗和贸易、仓储能力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用特尔菲法和权重平均法建立了粮食安全定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前的粮食短缺阶段,吉林省粮食状况是很不安全的;现阶段吉林省多数年份粮食安全度较高,但几个严重干旱年是不安全或较不安全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本文最后指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变化、农业投入、市场价格和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防御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加强农业技术开发,完善粮食政策和市场环境。
  • 综 论
    卞新民, 李静, 王静, 朱利群
    . 2010, 32(1): 42-49.
    Baidu(21) CSCD(2)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的角度,对不同区域各主要作物的生产现状进行优势比较,反应出一定区域内某种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弥补了传统作物比较优势理论对资源环境的考虑不足。选取了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6个省份作为评价区域,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烤烟8种主要作物作为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同一省份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省份的比较,得出了各个省份的优势作物,以及各种作物应当优先发展的省份,充分展现出了作物与省份的优势程度,能够为区域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 综 论
    董会忠, 刘春江, 卢亚丽, 陶建格, 薛惠锋
    . 2009, 31(2): 336-342.
    Baidu(14) CSCD(1)
    本文从资源定义出发,提出资源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因素和条件的复杂系统。资源系统工程是对资源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分析认为: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技术和资源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系统规律、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协调控制,并初步确定了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方法论和学科体系。文章最后指出资源生态学、资源信息学的研究、资源系统定量分析,以及现代工程技术和方法的采用是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重点方向。资源系统工程是一门正在孕育发展中的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
  • 综 论
    高淑琴
    . 2009, 31(2): 343-350.
    CSCD(1)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地缘政治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中自然资源所扮演的角色和历史作用,试图建立起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关系,尤其是对我国周边地缘政治和外交战略的影响。自然资源要素影响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是本文核心论题之一:自然资源对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格局、国际环境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世界贸易、工业文明和国家战略在改变着传统安全的概念,自然资源通过改变世界贸易的结构,改变国际经济要素和政治环境从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析了自然资源要素是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分工与国际法发展: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地理分布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意识发展与某些国际法的确立和国际组织确立密切相关,从而在结构和功能上,从形式到内容上影响着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的发展。
  • 综 论
    刘学敏, 史培军, 王玉海
    . 2008, 30(1): 2-8.
    Baidu(21)
    资源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大的瓶颈约束,但问题不在于资源稀缺,而在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认为要从资源的利用方式出发去理解资源,把资源的内涵和外延统一起来看待,既要揭示资源利用的内在规定性,还要说明资源利用不断被拓展的变化过程。探讨后发现,正是资源不可分割的共享性,决定了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及其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正是资源的共享性实现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通对接,并在资源的共享基础上不断地内生出构成合作利用的新资源,从而资源的外延得以不断地拓展,而所谓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在资源利用方式的不断转换下得以实现。
  • 综 论
    刘闯, 史培军
    . 2006, 28(3): 2-8.
    Baidu(12) CSCD(4)
    资源全球化是指在自然资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多样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再配置的过程。资源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经济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资源进出口活动呈现的活跃态势,我国资源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结构呈现的全球化态势表明,我国已经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国际秩序之中。然而,我国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家融入资源全球化的发展和进程,表现在科学研究极其薄弱,缺乏专业科技队伍,研究生教育几乎空白,没有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作者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重视对世界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在战略制定,经费投入,政策管理,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重视高等教育对世界资源的教学和研究,确保我国在世界资源领域高级人才源源不断;建议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中,增加世界及区域性资源研究平台建设内容;建议启动 建设国家级世界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计划并逐步形成与发展一支我国高水平的世界资源研究领域专家队伍。
  • 综 论
    刘晓洁, 沈镭
    . 2006, 28(3): 9-16.
    Baidu(200) CSCD(30)
    资源流研究是资源科学在新形势下需要重视的新的学术视角,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比较零散,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资源流的内涵体现在复杂性、动态性和时空性3个方面。资源流的构成要素包括系统、物质、能量、价值、劳动力等。资源流主要研究资源在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后的变化规律,阐明资源流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和经济效应,揭示资源在社会经济运动中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资源流研究所用的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物质流分析、工业代谢、生命周期评价等。这些方法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资源流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未来资源流研究的重点主要有:按部门进行资源流研究、按地域进行资源流研究、战略性资源的流动研究、相关社会价值问题研究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 综 论
    封志明, 史登峰
    . 2006, 28(1): 2-8.
    Baidu(325) CSCD(34)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论从食物消费结构还是人均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
  • 综 论
    曹国良, 张小曳, 郑方成, 王亚强
    . 2006, 28(1): 9-13.
    Baidu(597) CSCD(77)
    根据2001年~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和谷草比值,计算了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秸秆的总量,全国农业秸秆产生量约6×108t/年,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秸秆共占总量的76%左右;结合各地区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各种农作物的主要产量等,预估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比例,为0~50%,并由此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给出了0.2°×0.2°的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量的分布图。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最后,提出了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 综 论
    黄贤金, 赖力, 刘伟良
    . 2006, 28(1): 14-18.
    Baidu(93) CSCD(21)
    做为一种偏重生态的可持续评估手段,生态足迹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地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学者主张将生态足迹指标与其它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以创建复合指标的方法来评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性,从而弥补生态足迹方法的这一不足。不过,该手段忽视了生态足迹指标本身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因此,笔者试图对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作用做出相关分析,研究建立了江苏省1995年~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占用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对人均生态足迹的强烈驱动作用。模型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江苏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 综 论
    迟光宇, 彭晓明, 王红瑞, 董艳艳
    . 2006, 28(1): 19-24.
    Baidu(58) CSCD(3)
    我国垃圾排放量增幅显著,目前收费制度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进程,在对国内外废弃物排放新型收费制度的探讨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将排污收费价格制定标准中的边际处理费用法与费用分摊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开展垃圾计量收费的试点工作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对促进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综 论
    曾悦, 曹文志, 王卫平, 陈能汪, 洪华生
    . 2006, 28(1): 25-29.
    Baidu(14) CSCD(4)
    畜禽粪便是一种宝贵的肥料资源,但若管理和处理不当,就会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将畜禽粪便加工成生物有机肥是实现其资源化,促进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畜禽粪便的运输距离是有限的,为因此,畜禽粪便资源评价成为实施生物有机肥工程的关键因素。同时,生物有机肥工程的选址又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为案例区域,探讨运用GIS技术和粪肥的盈亏平衡运输距离原理对猪粪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机肥厂用工程空间布局评价的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村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潜在粪肥资源分布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交通、法律法规、自然环境等指标对生物有机肥厂布局进行综合评价。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猪粪的最经济运输距离原理,对案例区域新罗区的猪粪资源量及分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生物有机肥厂用工程空间布局方案。结果表明,该区域具有充足的猪粪资源,主要分布在城郊附近,具有可以实施生物有机肥工程的有利条件。根据在粪肥资源评价基础上,综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综合评价结果确定6个备选厂址。该研究结果可为管理者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生物有机肥工程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对于环境管理部门来说,粪肥资源分布研究方法也可以成为识别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区域的有利工具。
  • 综 论
    李琛, 谢 辉
    . 2006, 28(1): 30-36.
    Baidu(18)
    作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是东北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5类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结论是: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基础优于全国均值水平60%以上,未来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能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3个方面,然而,欲开发上述资源潜力则须考虑到与水资源供给潜力的平衡;能源(石油)资源开发潜力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将对地区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043增长到本世纪2000年的0.166,人地关系演进趋于紧张。因此,水资源的空间重组、能源开发的接续和耕地质量的改善应成为未来东北地区资源持续开发的核心任务。为有效解决当地社会经济与资源的协调问题,应采取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对黑土资源的保护、转变能源资源供给方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对地区发展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 综 论
    曾云英, 周伟, 麻泽龙
    . 2006, 28(1): 37-42.
    Baidu(12)
    当地人关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知识对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影响重大。规划内容与当地知识体系能否兼容,决定了规划方案的成败。在西藏山南地区的小康示范村(县)规划中,通过访问、画图、野外调查和阅读地方志充分挖掘了当地知识;选用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矩阵(SWOT)评估当地知识,筛选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的知识,将其融入规划方案。结果表明:①农牧区的当地知识具有感性强、双重性、传统性和发展滞后等特点,知识构成能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②当地知识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人居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积极的作用;③以当地知识为基础的乡村发展规划,经过规划人员、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交流后,获得了农牧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