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栏:中蒙俄经济走廊资源研究
    王冠, 王平, 王田野, 李泽红, 于静洁, 刘昌明, BolgovM.V.
    资源科学. 2018, 40(11): 2177-2186.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8.11.04
    CSCD(3)

    水位变化作为湖泊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动态反映,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自然变化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过去100多年水位表现出较大的年内、年际和多年变化。贝加尔湖水位变化与入湖径流量变化密切相关,与贝加尔湖最大支流色楞格河的径流量变化较为一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对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变暖条件下耕地面积扩张和灌溉用水增加导致贝加尔湖流域用水增加,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另一方面,1958年伊尔库茨克水电站投入运营之后,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受到了安加拉河水位顶托的影响。在下游水电站人为调控影响下,贝加尔湖年平均水位升高,年内水位波动幅度增加,年最低和最高水位出现日期推迟。地处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敏感区的贝加尔湖,其水位变化对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因此,探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贝加尔湖的水位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李雪, 李运刚, 何娇楠, 罗贤
    资源科学. 2016, 38(6): 1149-1159.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06.14
    Baidu(6) CSCD(5)

    国际河流水文变化和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从全流域尺度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元江-红河流域干支流6个水文站径流数据以及64个气象站降水、气温数据,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和周期性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元江-红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约80%的径流量集中于汛期(6-11月)。支流站点的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大于干流站点,所有站点径流集中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②径流年际变化剧烈,具有明显的丰枯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为枯水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为丰水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为平偏枯水期,90年代中期-2002年为平偏丰水期,2002年以后为枯水期;③1956-2013年元江-红河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李仙江站减少趋势显著;R/S分析表明未来径流量可能呈增加的趋势;④蛮耗站和李仙江站的周期变化主要是4a、6~9a的年际变化和21~22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Son Tay水文站在8~10a和21~22a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与上游蛮耗站和李仙江站基本一致;⑤流域降水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但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有限。

  • 旅游资源
    刘传瀛, 黄季夏, 王利, 杨林生, 葛全胜
    资源科学. 2021, 43(1): 197-208.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1.01.16

    俄罗斯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旅游多元化发展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契机为中俄两国的冰雪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量化并探究俄罗斯旅游滑雪场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可达性指标评价滑雪场所的可接近测度。结果发现:①俄罗斯滑雪场整体上“西密东疏”,并且呈现出6大聚集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滑雪场在俄罗斯境内平均可达时间约为15 h,6 h以内的高可达性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多连片分布在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南部山地,且呈现向交通干线聚集分布的趋势;③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联邦主体区位优势较好,冰雪旅游规模与实力最强;乌拉尔山脉东西侧联邦主体与滑雪场所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归纳俄罗斯滑雪场数据空间分布规律及布局优劣,提出关键开发建议,为中国的冰雪旅游事业提供实践参考。

  • 高质量发展路径
    徐辉, 师诺, 武玲玲, 张大伟
    资源科学. 2020, 42(1): 115-126.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1.12
    CSCD(6)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两大方面,包含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环境状况和生态状况5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17年的数据,运用熵权法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但差距逐年变小;各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在2008—2010年基本保持平稳,2011—2017年持续增长,且在2016年增速明显;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2008—2010年小幅波动,2011年起上升明显;10年间5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据此,本文对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给出了具体建议:①借助政策红利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扩大黄河流域整体对外开放水平。②西部各省区在重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要素禀赋,发展特色产业。③山东省和河南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山西省和甘肃省民生改善工作亟待加强;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创新能力。

  • 专栏: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统筹利用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 2020, 42(3): 460-473.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3.05
    CSCD(1)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 历史气候与农业文明
    郑景云, 文彦君, 方修琦
    资源科学. 2020, 42(1): 3-19.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1.01
    CSCD(1)

    根据近4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灾害、植被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干湿、极端旱涝等的变化特征,以及历史农耕发展对土地覆被的改变和垦殖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从长期变化视角简要讨论了这些变化与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决口改道的宏观关系。主要结论有: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与干湿呈显著多尺度周期波动,且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极端旱涝发生频率存在阶段性差异。至公元初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被开发为一个垦殖范围与今相近的农业区,其自然植被分布极为有限,且其后的农耕垦殖强度虽有大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上述因素变化相互交织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输送平衡、河道淤积和河床稳定,是引发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重现“筑堤—淤积—悬河—决口改道”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认识可为进一步科学理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下游地区河流安澜的关系提供历史背景依据。

  • 气候资源
    刘成, 车达升, 李晓东
    资源科学. 2019, 41(6): 1167-1175.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06.15

    海冰是中国黄渤海冬季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为进一步认识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和日变化机理,提高海冰短期预报水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MASIE海冰范围产品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日海冰面积与海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集中在辽东湾和朝鲜湾,海冰覆盖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3个阶段,其中生成阶段明显长于融化阶段。39°N以北黄渤海日均海表温度(SST)、海面2 m气温(T2m)、海面2 m气温<-2℃积温(Tc)和海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0.52(P<0.01)和-0.50(P<0.01)。因此,39°N以北黄渤海海气界面的热力环境是影响黄渤海海冰面积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在2018年黄渤海海冰生成发展阶段,海冰面积共出现两次异常减少,这两次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主要是由海区前一日升温和偏南风造成的。

  • 资源生态
    满苏尔·沙比题, 陈冬花
    . 2005, 27(6): 118-124.
    Baidu(73) CSCD(8)
    多年以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经历了古绿洲、旧绿洲、新绿洲的变迁,本文利用统计及图文对比方法分析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形成、分布及其在时空分布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演变的原因,指出20世纪以前绿洲的演变主要由风沙活跃、盐碱化加重、气候变化及河流改道等自然因素形成,而20世纪以后的绿洲沙漠化和环境退化则主要由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及植被资源、人口数量增加等活动引起。为防止本区现有绿洲进一步沙漠化导致环境退化,文中提出以保护天然绿洲为前提,以改土培肥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一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 高质量发展路径
    赵建吉, 刘岩, 朱亚坤, 秦胜利, 王艳华, 苗长虹
    资源科学. 2020, 42(1): 159-171.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1.16
    CSCD(5)

    以黄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了2005—2016年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以及二者同步发展的状态;通过构建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均值在0.34~0.70之间,整体上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均值处于0.20~0.60之间,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③黄河流域超过78%的地级市为生态滞后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压力凸显;④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等对于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对于黄河流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摆脱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要针对上游和中下游地区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

  • 成金华, 朱永光, 徐德义, 王安建, 尤喆, 申俊
    资源科学. 2018, 40(3): 558-566.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8.03.10
    CSCD(3)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着较大的转型,矿产资源的消耗数量仍会继续增长,品种更加多样化,管理更加复杂化。产业结构的变动如何影响矿产资源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26个国家铁矿石消耗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和中国铁矿石、铝、铜、铅、锡、锌等六种金属矿产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门限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矿产资源需求之间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 产业结构变化与矿产资源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多重作用机制,机制变化前后改变了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②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向高技术产业的演进,矿产资源需求也由传统大宗矿产资源转向稀有矿产;③ 中国产业演进过程中金属资源消耗的拐点呈现梯次演进,大宗矿产资源与二次产业结构之间出现多个门槛,部分稀有矿产与二次产业结构之间的门槛也已经出现;④ 中国目前处于矿产资源需求的第二阶段,大宗矿产与高技术产业之间门槛已经出现,稀有金属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门槛尚未到来。

  • 专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 年会论文集萃
    黄贤金
    资源科学. 2019, 41(1): 1-8.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01.01
    CSCD(6)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基本支撑。本研究通过揭示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地域性、系统性、资产性、基础性的特征及时代意义,总结出在新的养地时代自然资源科技支撑所具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应用性。通过相关研究积累,在整体性特征揭示、系统性规律认知和关联性关系发现三个方面探索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科技支撑的新趋向。

  • 高质量发展路径
    马丽, 田华征, 康蕾
    资源科学. 2020, 42(1): 137-149.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1.14
    CSCD(4)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能源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能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胁迫耦合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技术,从生态本底的脆弱程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胁迫性以及对重要生态环境因子的胁迫程度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胁迫特征及空间分布,将黄河流域46个矿区城市划分为本底胁迫、生态功能胁迫、开发胁迫、本底+开发胁迫、开发+生态功能胁迫、本底+生态功能胁迫、全面胁迫和无胁迫8种不同类型区,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管控路径:①空间管控:严格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尤其是控制矿区的开发边界;②强度管控:针对于生态本底脆弱的地区,强度和总体开发规模的管控要兼而并举;③开发方式管控:注重能矿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空间上要注重集中建设,宜矿则矿、宜工则工、宜聚则聚。

  • 中国碳达峰研究专栏
    洪竞科, 李沅潮, 蔡伟光
    资源科学. 2021, 43(4): 639-651.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1.04.01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CO2排放峰值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本文通过耦合自上而下式模型和自下而上式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中国终端部门的新型综合评估模型——RICE-LEAP模型,并通过设置参考情景、碳排放约束情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景,动态模拟了2020—2050年的中国碳达峰路径及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碳排放轨迹在3个动态情景中均呈“倒U型”曲线,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景下,中国碳排放峰值水平最低,并将于2029年最早达峰;②中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终端部门,其碳排放贡献可达80.00%,并保持相对稳定。此外,考察期内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终端部门的碳强度下降幅度相对较小;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景下,能源消费结构将迈入中高级形态。该情景下的所有终端部门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均有所提高,商业及服务业部门和城镇居民部门等终端部门将形成以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因此,为实现中国碳排放尽早达峰,应强化政策导向,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的互进共驱。

  • 水资源
    左其亭, 韩春辉, 郝林钢, 王豪杰, 马军霞
    资源科学. 2018, 40(5): 1006-1015.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8.05.13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的世纪合作倡议,涉及多个国家。明确“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的范围及其分区布局,对于分析和研究“一带一路”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提出了“一带一路”主体路线和主体水资源区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绘制了其主体路线及主体水资源区图,并按照3级分区方法对确定的主体水资源区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① “一带一路”主体路线由中国陆上主体路线、中国海上主体路线、国外陆上主体路线和国外海上主体路线组成,各线之间互有连接,形成了一张覆盖亚、欧、非大陆的“三纵三横”网络;②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横跨亚、欧、非大陆50个国家,总面积达1877.00万 km2;③ 研究区水资源一级分区、二级分区、三级分区的单元个数分别为11个、50个、1172个。本文为“一带一路”水资源研究圈定了主要研究区域,奠定了统一研究对象和基础,也可为“一带一路”相关其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升发,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王学, 王仁靖, 蒋敏, 王亚辉
    资源科学. 2017, 39(10): 1801-1811.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7.10.01
    PDF全文 (1159) HTML (126)   可视化   收藏

    耕地撂荒是当前全球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它深刻地改变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业景观和农户生计,并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析出,中国山区农业因地形限制,机械化发展受阻,耕地面临着较大的撂荒风险。越来越多的案例研究和报道表明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现象越演越烈。中国山区面积广、坡耕地比重大,耕地撂荒不仅关系到山区农地的合理利用政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并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问题,但目前仍缺少全国层面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大范围的抽样调查对中国山区县撂荒规模进行了推算,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以及耕地边际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35个调查村庄中,78.3%的村庄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基于县样本统计的2014-2015年全国山区县耕地撂荒率为14.32%;山区耕地撂荒率在省级尺度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其中,长江流域一带的山区耕地撂荒率最高,东北的长白山区最低。

  • 杨晓, 刘爱民, 薛莉, 贾盼娜
    资源科学. 2018, 40(10): 1931-1942.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8.10.03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的原料来自大豆种植业,生产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业和畜牧业的蛋白原料。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压榨国,对比分析美国、巴西及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特征,对指导中国未来大豆压榨企业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项目组20多年持续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农业部、巴西植物油加工协会的资料,对比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供求基本特点、大豆生产布局、畜牧业和饲料业分布、大豆压榨企业和产能布局特点发现,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豆主产区,并与其国内豆粕市场空间高度重合,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形态;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和大豆制品销区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合,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压榨核心,以长江、哈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扩散的带状布局形态。区域畜牧业、饲料业发展决定着豆粕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大豆原料供给与豆粕需求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差异,除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外,大豆原料及豆粕的运费成本、豆粕的市场潜力、区域内大豆压榨产能规模及企业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是造成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 姜鲁光, 吕佩忆, 封志明, 刘晔
    资源科学. 2017, 39(6): 991-998.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7.06.01
    Baidu(5) CSCD(8)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容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种指数高,分别达1.92和1.87,雄县耕地质量较差,复种指数明显偏低,仅为1.32。综合考虑起步区的相对完整性、未来发展的可拓展性、与周边县市的兼顾性和防洪安全性,统筹权衡优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征收拆迁成本等因素,本文建议以位于容城东部与安新、雄县交接处的“中方案”作为起步区的优先方案。针对新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优先通过农村(含乡镇)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与节约集约利用解决;新区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建议优先安排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尽量保护优质高产耕地;建议合理确定土地征收与征用时序,分类施策,优化土地资源管控。同时指出,雄安新区大部分地势相对较低,新区规划、选址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防洪排水问题。

  • 目次
    刘宗香, 邵文章, 苏珍, 王文悌, 姚檀栋
    . 2000, 22(5): 49-52.
    Baidu(50) CSCD(22)
    在全部完成中国冰川编目的基础上,精确统计了青藏高原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冰川冰储量4561.3857km3,分别占我国冰川总数的79.4%、84.0%和81.6%,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区。青藏高原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其数量和规模占冰川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气候和地形要素的不同组合,除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外,山脉北坡冰川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大于南坡。青藏高原冰川形态类型齐全,悬冰川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9.3%;而大型的山谷冰川仅占高原总数的4.6%,但其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高原总数的33.5%和48.6%。大型山谷冰川面积大于100km2的冰川有20条,喀喇昆仑山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42km,冰川面积达379.97km2。青藏高原现代冰川折合成淡水约有39228×108m3,是青藏高原地表径流总量的10.8倍,是巨大的优质淡水资源。初步计算,每年可提供冰川融水504×108m3补给河流。青藏高原冰川水资源在各大水系的分布上不均匀,海洋性冰川区冰川融水径流模数远大于大陆性冰川区。
  • 高质量发展路径
    乔家君, 朱乾坤, 辛向阳
    资源科学. 2020, 42(1): 184-196.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1.18
    CSCD(4)

    中国创造性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减贫人口和减贫效果均较显著,在世界反贫困史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黄河流域作为中国贫困人口众多的典型区域,开展整体性、系统性解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地理探测器等工具,以356个贫困空间单元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农区呈现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黄河流域贫困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各地区所受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经济因素对贫困解释力较强,部分因子交互作用呈现“1+1>2”的互补增强效应;③黄河流域农区致贫因子各异,且作用强度不同,呈现出自然贫困→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变化态势,而社会贫困难以改善自然贫困,最终形成“贫困循环怪圈”,其中自然因素是贫困发生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因素是贫困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社会因素则是解决贫困的关键性因素。

  • 国土空间规划专栏
    严金明,迪力沙提·亚库甫,张东昇
    资源科学. 2019, 41(9): 1600-1609.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09.02
    CSCD(4)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是规划行为科学展开、规划实施有序进行、规划管理规范有效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逻辑,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框架。在立法定位上,国土空间规划法属于公法(行政法)范畴,具有公益性、强制性和行政性特征;在立法意旨上,应体现国家意志,促进永续利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立法精神上,应注重规划行政与权力配置、空间正义与行政效率、规划引导与空间管制、以法治权与程序公正等要点。关于立法总体框架,可从规划体系、规划编制、规划审议、规划实施、规划监管等方面设计。根据立法时序与立法紧迫性,本文提出由易到难的进阶立法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 张寒, 杨红强, 陈海滨, 刘晶, 许时蕾, 刘浩, 刘璨
    资源科学. 2018, 40(8): 1505-1514.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8.08.02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的市场交易行为并未如政策预期。为了探讨非农就业是否阻碍了林地流转,本文构建了双内生农户决策模型,并利用国家林业局对全国9省区1497个农户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林地流转和非农就业的双内生性、以及被解释变量的数据删截性问题,采用了多方程系统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林地流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反,非农就业对林地流出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林地流转契约的长期性和林地生计保障功能密切相关;无论是对流入还是流出,交易成本都是一个重要的负向因素,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其他显著影响林地流转的因素还包括工资水平、林木价格、林地面积、林地细碎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这些因素对林地流入和流出的影响方向相反。上述发现有助于理解林地流转不活跃的经济机理,为后续配套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 研究综述
    程建, 朱道林, 赵江萌, 张晖
    资源科学. 2022, 44(2): 221-231.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2.02.01

    以中国土地资本化为主题,根据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结论表明:①已有研究围绕土地资本化这一中心变量,立足城镇和农村两个场域,“理论层—研究层—实践层”三个层次互促共进,构成“概念内涵—经济效应—经济机制—治理与改革”四大板块内容,成果为多项热点领域改革提供了参考,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场域—三个层次—四大板块—五项改革”的系统框架;②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土地资本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把握其合理的“度”以趋利避害,已成为改革发展需直面的重大科学问题;③城镇土地资本化研究应强化微观经济分析和理论模型构建,农村土地资本化研究亟待构建系统性理论分析框架和丰富实证研究;④中国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将延拓土地资本化研究域,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将为研究提供新空间。未来研究应立足土地基本属性与特殊性,重视土地经济规律凝练与理论创新,为进一步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遵循。

  • 资源生态
    张华兵, 甄艳, 吴菲儿, 李玉凤, 张亚楠
    资源科学. 2020, 42(5): 1004-1014.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5.17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质量是栖息地功能的重要反映,而互花米草扩张已经严重威胁栖息地生境。因此,本文以1983—2017年10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983—2017年,互花米草扩张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面积百分比从1.693%增加到24.930%。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扩张表现出多方向、多变的特征;②受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扩张的影响,生境质量表现出明显波动变化:1983—1988年,生境质量指数从0.863上升至0.878,2014年下降至0.740,2017年又上升至0.775。③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变化与生境退化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生境质量指数变化之间呈负相关。互花米草扩张致使区域适宜性生境——碱蓬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成为区域生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互花米草扩张也将是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从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关系的视角为滨海湿地栖息地功能提升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 水资源
    梁缘毅, 吕爱锋
    资源科学. 2019, 41(4): 775-789.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04.14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是对水资源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水资源安全内涵为基础,结合灾害系统论和风险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且采用主观AHP(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结合离差平方和最优组合赋权法进行确权,结合近年相关数据指标计算出各省级研究单元的水资源安全风险值,并根据自然断点法划分极高、高、中、低、极低5个风险等级,最后将极高风险、高风险、以及中等风险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风险类型,划分为水量短缺风险、水质污染风险、干旱风险和洪涝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水量短缺型风险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辽宁、山东、河南、宁夏和甘肃地区;水质污染型风险有上海、辽宁、京津冀地区、江苏、吉林、山西、河南和广西地区;干旱型风险有黑龙江、陕西、甘肃、海南、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洪涝型风险有广东和福建地区。针对不同风险类型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为全国水资源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 水资源
    王冠, 陈涵如, 王平, 王田野, 于静洁, 刘昌明, 杨林生
    资源科学. 2020, 42(2): 346-357.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2.13
    CSCD(1)

    本文利用The Global Runoff Data Base (GRDB)和The Arctic Great Rivers Observatory (ArcticGRO)地表径流数据研究了1930年以来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六大河流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科学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科雷马河年径流量分别以每年1.53 m 3/s、7.27 m 3/s、15.37 m 3/s、19.59 m 3/s、38.41 m 3/s、21.15 m 3/s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洪峰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②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量影响不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北极河流径流变化、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开发,以及制定北极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资源管理
    李鹏,李文君,封志明,肖池伟,刘怡媛
    资源科学. 2019, 41(8): 1526-1540.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08.12
    CSCD(1)

    活跃火(含植被火)是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类型与成因、时空特征及其影响评价是重要研究内容。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FIRMS发布的MODIS C6和VIIRS V1活跃火(Active fire)位置矢量产品,从不同时间尺度(年际、逐月、分旬与小时)与空间尺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分析了东南亚2000—2017年活跃火的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并比较了两套活跃火产品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东南亚MODIS C6活跃火频次累计达4.42×10 6次,年际呈现显著波动变化特征,年际峰值出现时间与全球厄尔尼诺年较为一致。中南半岛是东南亚活跃火主要分布区,其与马来群岛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时间有约1年的差异,且马来群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活跃火对厄尔尼诺现象响应更为敏感。②近18年间,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与印度尼西亚依次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活跃火频发国家,其中以缅甸东部与西部、老挝北部、柬埔寨北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与加里曼丹岛南部等地分布较为集中。③中南半岛5国活跃火现象高度集中在旱季,其中以2—4月尤为突出,3月最甚。马来群岛3国的活跃火主要集中在6—11月,其中以8—10月最为明显,9月最强。东南亚8国活跃火现象集中分布于特征月份的下、中旬。活跃火观测时段主要集中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5—7时与17—19时,6时最多。④2012—2017年东南亚VIIRS V1活跃火频次监测规模约为同期MODIS C6监测结果的5倍,且二者对活跃火频次年际变化监测具有较好一致性。MODIS C6的优势在于活跃火监测时序长,而VIIRS V1对活跃火监测精度更高,应用潜力更大。

  • 李凤, 汪德根, 刘昌雪, 孙枫
    资源科学. 2017, 39(2): 288-302.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7.02.11
    PDF全文 (1360) HTML (190)   可视化   收藏
    Baidu(10) CSCD(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户外探险等新潮休闲方式兴起,自驾车房车营地的建设成为发展休闲经济的重要途径。借助GIS空间技术手段,分析了全国营地的总体分布特征,利用聚类图展示出营地聚集十大板块,重点阐释了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从全国看,营地分布呈现不均衡凝聚状态(R=0.588),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湘鄂、内蒙古中部、滇中西、吉延边、闽海西和青东北等十大板块中,营地倾向集群于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和中西部热点旅游城市,营地未来发展将呈现“聚集-扩散”新格局;②透视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的时空趋势,可以发现市场条件、自然资源、交通网络以及政策环境是影响营地建设的主要要素,其中,自驾游市场规模的扩大、露营产品和理念的营销推广、依附于高禀赋资源的吸引、依赖于优良生态环境的支撑、交通水平提升与线路改进、景观廊道空间的利用、国家政策保障与引导和地方标准制定与规划等是推动营地发展的二级要素。

  • 目次
    何永彬, 卢培泽, 朱彤
    . 2000, 22(5): 69-72.
    CSCD(43)
    云南高原是青藏高原“高原地理效应”影响的独特地域。云南山原的自然地带性以热带为其特征,地形海拔变化使得水分和热量出现垂直分异;云南山原的垂直自然带的基带通常是河谷地带,深切的河谷往往更能反映水平地带性的状况,但在横断山-云南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元江、金沙江、南盘江部分河段出现了独特生态气候景观的干热河谷地域。关于干热河谷联系紧密的4个因素:①区域气候环境和水热平衡变化;②植物逆向演替和生态环境退化;③土地结构和河谷坡地退化;④人为干扰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干热河谷形成原因的“双生论”,并对干热气候类型进行了初步分类。
  • 专栏: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统筹利用
    杨永春, 穆焱杰, 张薇
    资源科学. 2020, 42(3): 409-423.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20.03.01
    CSCD(2)

    黄河流域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到后期的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起飞发展阶段,大体处于集聚功能大于扩散效应的“虹吸效应”阶段和区内发展的激烈竞争时期。高质量的中/高速经济增长是黄河流域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大致梳理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演变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核心策略。域内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表现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脆弱性,流域经济联系的松散性,经济发展阶段性及其内部差异性的约束,外部投资和产业转移等动力不足的约束等。这决定了流域高质量发展必表现为长期性、多样性、竞争性、协同性甚至区域化的倾向。因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探索“弯道超车”的核心策略:①在智能社会和全球化浪潮中,谋高质量增长,即持续探寻域内适合国家需求和地方特色的新型产业转型发展模式,建构适合各地方的特色化产业集群/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②探寻同质前提下的协同新模式,谋划流域协同和寻求特色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包括适合各地的人口城镇化策略和城乡统筹模式,尤其是基于土地流转的乡村人口向河谷/川地/盆地、平原、城镇的持续迁移路径,提高劳动生产率,关注水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③实施“中心突破”的体制,寻求中心带动的流域空间重构,推动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健康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至少20~30年的长期探索过程。

  • 土地资源
    巫振富,赵彦锋,程道全,陈杰
    资源科学. 2019, 41(10): 1935-1948.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9.10.15

    科学评价各种影响因素在作物产量空间分异中的作用,对因地制宜进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种植结构选择、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等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收集整理2008—2010年各县田间肥料试验数据、耕地地力评价资料和夏玉米生长季气象数据,利用Boruta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定量评价施肥、土壤、气候、品种和灌排等5个组别共计17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显示:河南省夏玉米高产区主要分布在豫北黄淮海平原区,中产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平原区和南阳盆地,低产区分布在豫西、豫南和南阳盆地外围的丘陵山地。产量年际波动较小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中产区。17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异均有重要影响。施肥,尤其是配方施肥,虽然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并不能改变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上述结果表明,作物产量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土壤和立地条件等区域性因素的综合制约,有效保护高产稳产的优质耕地资源、通过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和改善耕地立地条件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是保障可持续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