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科学 ›› 2015, Vol. 37 ›› Issue (9): 1848-1859.
所属专题: 人地系统
张立新1,3(), 杨新军1(
), 陈佳1, 王子侨1, 张婧1, 余洁2
收稿日期:
2014-12-17
修回日期:
2015-05-15
出版日期:
2015-09-25
发布日期:
2015-09-2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立新,女,山西怀仁人,博士生,主要从事遗址旅游、人地关系脆弱性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ZHANG Lixin1,3(), YANG Xinjun1(
), CHEN Jia1, WANG Ziqiao1, ZHANG Jing1, YU Jie2
Received:
2014-12-17
Revised:
2015-05-15
Online:
2015-09-25
Published:
2015-09-25
摘要:
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居民的理性行为选择是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内在动因,遗址保护政策的外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脆弱性。
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影响机制——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5, 37(9): 1848-1859.
ZHANG Lixin,YANG Xinjun,CHEN Jia,WANG Ziqiao,ZHANG Jing,YU Ji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of human-land systems in the Han Dynasty Chang’an large relic area[J].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9): 1848-1859.
表1
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 准则层 | 指标层 | 权重 | 指标描述与赋值 | 变量类型(性质) |
---|---|---|---|---|---|
遗址本体 脆弱性V1 | 敏感性S1 | X1受压遗址面积比重 | 0.275 1 | 各村受压占遗址面积占村内遗址总面积比重,比重越大敏感性越高,分级赋值 | 连续变量(+) |
X2遗址保存现状等级 | 0.137 7 | 保存现状越好敏感性越低,根据考古资料对遗址保护现状的等级划分,分级赋值 | 连续变量(-) | ||
X3土地利用敏感性指数 | 0.218 3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遗址敏感性影响程度不同,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分级赋值 | 连续变量(+) | ||
应对能力R1 | X4保护认知度 | 0.101 0 | 对遗址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态度,五点量表获取 | 虚拟变量(-) | |
X5政策了解度 | 0.049 0 | 对遗址保护政策的熟悉程度,五点量表获取 | 虚拟变量(-) | ||
X6保护意愿 | 0.129 1 | 对遗址保护的支持程度,五点量表获取 | 虚拟变量(-) | ||
X7搬迁意愿 | 0.054 3 | 居民搬迁意愿越高,对遗址区申遗及未来保护工作的推进越有利,五点量表获取 | 虚拟变量(-) | ||
社会脆弱 性V2 | 敏感性S2 | X8老年人口比重 | 0.083 3 | 老年人数越多,社会负担越重,按村统计60岁以上老人所占比重 | 连续变量(+) |
X9常年务农人口比重 | 0.083 3 | 反映就业结构,按村统计 | 连续变量(+) | ||
X10劳动参与率 | 0.167 7 | 反映出居民参与经济活动状况 | 连续变量(-) | ||
应对能力R2 | X11收入水平 | 0.180 5 | 反映经济能力,按村计算居民人均年收入水平 | 连续变量(-) | |
X12文化水平 | 0.074 9 | 按村统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 连续变量(-) | ||
X13个体商业从业人员比重 | 0.056 8 | 反映居民就业形式的灵活性,按村统计 | 连续变量(-) | ||
X14房屋出租率 | 0.238 1 | 房屋出租作为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出租率越高经济能力越强,按村统计 | 连续变量(-) | ||
X15社会网络 | 0.116 3 | 反映社会联系度,以家庭在西安市区亲戚好友人数统计,计算各村均值 | 连续变量(-) |
表5
各自变量描述及赋值情况"
自变量名称 | 赋值 | 变量类型 |
---|---|---|
家庭劳动力X1 | 各村家庭平均劳动力个数 | 连续型 |
家庭收入水平X2 | 各村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 | 连续型 |
人均耕地面积X3 | 各村人均耕地面积 | 连续型 |
文化水平X4 | 取家庭户主文化水平,未上学=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中专=4,大学及以上=5,各村取均值 | 多分类 |
生计多样性X5 | 家庭生计方式种类个数,各村取均值 | 连续型 |
区位条件X6 | 遗址区外围城墙边的村落=1,内部村落=0 | 二分类 |
交通条件X7 | 居民对交通条件满意程度,以五点量表获取,各村取均值 | 连续型 |
政策因素X8 | 遗址保护政策对居民生活影响程度,以五点量表获取,各村取均值 | 连续型 |
表6
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Logistic多分类回归结果"
脆弱性等级 | 自变量 | B值 | 标准差 | Wald卡方值 | P值 | Exp(B) |
---|---|---|---|---|---|---|
弱度 | 家庭收入水平X2 | -4.774 | 2.174 | 9.894 | 0.000 | 0.013 |
交通条件X7 | -2.289 | 1.779 | 7.987 | 0.007 | 0.076 | |
区位条件X6 | 2.474 | 0.786 | 8.321 | 0.005 | 11.749 | |
政策因素X8 | 1.934 | 0.891 | 5.067 | 0.010 | 6.954 | |
低度 | 交通条件X7 | -2.075 | 1.984 | 7.551 | 0.023 | 0.086 |
区位条件X6 | 2.772 | 0.889 | 8.011 | 0.008 | 14.551 | |
中度 | 家庭收入水平X2 | -3.308 | 2.087 | 8.955 | 0.001 | 0.057 |
交通条件X7 | -2.001 | 1.342 | 6.121 | 0.007 | 0.092 | |
区位条件X6 | 1.819 | 0.659 | 5.987 | 0.011 | 6.975 | |
生计多样性X5 | -1.116 | 0.186 | 3.674 | 0.049 | 0.376 | |
高度 | 家庭收入水平X2 | -3.007 | 1.996 | 8.012 | 0.003 | 0.072 |
交通条件X7 | -1.332 | 0.699 | 5.773 | 0.021 | 0.401 | |
区位条件X6 | 1.992 | 0.612 | 6.017 | 0.004 | 7.083 |
[1] | 董欣. 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04. |
[2] | 陈稳亮,张群祖,赵荣. 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J]. 城市规划,2006,30(7):63-67. |
[3] | 喻学才. 遗址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1,3(2):45-49. |
[4] | 张祖群. 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分异探讨:汉长安城案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2-25. |
[5] | 郑育林. 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0,40(3):40-46. |
[6] | 刘卫红. 大遗址展示理念方法问题的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171-176. |
[7] | 樊海强,袁寒.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互动发展新模式: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J]. 规划师,2008,24(2):19-22. |
[8] | 赵中枢.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4(5):96-118. |
[9] | 余洁,唐龙. 城郊区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的制度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8,(5):128-134. |
[10] |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等. 城郊大型历史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分析-以汉长安城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3):198-205. |
[11] | 王云才. 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浙江诸暨市直埠镇为例[J]. 地理研究,2011,30(1):10-22. |
[12] | 王云才,陈田,石忆邵. 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为例[J]. 地理研究,2006,25(5):517-525. |
[13] | Vaz E N,Cabral P,Caetano M,et al.Urban heritage endanger- ment at the interface of future cities and past heritage:A spati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2):287-294. |
[14] | Oteroa I,Boadaa M,Tàbara J D.Social-ecological heritage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Mediterranean landscapes under global change:A case study in Olzinelles (Catalonia)[J]. Land Use Policy,2013,30(1):25-37. |
[15] | 权东计,朱海霞. 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地理,2003,23(3):409-413. |
[16] | Turner II B L,Kasperson R E,MatsoneP A,et al.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J]. PNAS,2003,100(14):8074-8079. |
[17] | 李鹤,张平宇,程叶青.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
[18] | 方修琦,殷培红. 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11-22. |
[19] | 刘小茜,王仰麟,彭建. 人地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8):918-927. |
[20] | Turner II BL,Matson P A,McCarthy J J,et al. Illustrating the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Three cases studies[J]. PNAS,2003,100(14):8080-8085. |
[21] | 陈萍,陈晓玲. 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454-462. |
[22] | 那伟,刘继生. 辽源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研究[J]. 地理科学,2009,29(5):667-672. |
[23] | 张平宇,李鹤,佟连军,等. 矿业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理论、方法、实践[M]. 北京:科学出社,2010. |
[24] | Berry P M,Rounsevell M D A,Harrison P,et al.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and speci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ole of policy in facilitating adapta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2006,9(2):189-204. |
[25] | 苏飞,陈媛,张平宇. 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舟山市为例[J]. 地理科学,2013,33(5):539-544. |
[26] |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等. 基于集对分析的鞍山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3):344-352. |
[27] | 李博,韩增林,孙才志,等. 环渤海地区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11):2214-2221. |
[28] | 田亚平,向清成,王鹏,等.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理研究,2013,32(1):55-63. |
[29] | 吴传钧. 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
[30] |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59(10):21-32. |
[31] | 胡兆量. 人地关系发展规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1):25-28. |
[32] | 杨青山,梅林.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
[33] | Li L,Shi Z H,Yin W,et al.A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approach to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China[J]. Ecological Modelling,2009,220(23):3439-3447. |
[34] | Chang D Y.Applications of the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5(3):649-655. |
[1] | 左孝凡, 陆继霞. 贫困脆弱性视阈下的农地流转减贫效应[J]. 资源科学, 2020, 42(2): 274-285. |
[2] | 管睿, 余劲. 外部冲击、社会网络与移民搬迁农户的适应性[J]. 资源科学, 2020, 42(12): 2382-2392. |
[3] | 马慧强, 廉倩文, 论宇超, 席建超.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省际空间分异[J]. 资源科学, 2019, 41(12): 2248-2261. |
[4] | 常丽博, 骆耀峰, 刘金龙. 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8, 40(9): 1787-1799. |
[5] | 周苏娥, 张明军, 王圣杰, 孙美平. 甘肃省河西地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J]. 资源科学, 2018, 40(2): 452-. |
[6] | 郑智成, 张丽君, 秦耀辰, 谢志祥, 荣培君, 李阳.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开封市就医可达性分析[J]. 资源科学, 2018, 40(11): 2307-2316. |
[7] | 刘伟, 徐洁, 黎洁. 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J]. 资源科学, 2018, 40(10): 2002-2014. |
[8] | 秦伟山, 孙剑锋, 张义丰, 李世泰. 中国县级海岛经济体脆弱性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资源科学, 2017, 39(9): 1692-1701. |
[9] | 石育中, 李文龙, 鲁大铭, 王子侨, 杨新军. 基于乡镇尺度的黄土高原干旱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以榆中县为例[J]. 资源科学, 2017, 39(11): 2130-2140. |
[10] | 李梦娜, 钱会, 乔亮. 关中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J]. 资源科学, 2016, 38(1): 166-174. |
[11] | 徐君, 李贵芳, 王育红.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资源科学, 2015, 37(6): 1266-1278. |
[12] | 彭飞, 韩增林, 杨俊, 钟敬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J]. 资源科学, 2015, 37(12): 2441-2450. |
[13] | 鲁春霞, 裴厦, 谢高地, 章予舒. 中国新经济功能区现状与形成机制[J]. , 2012, 34(9): 1647-1655. |
[14] |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拉萨河流域湿地脆弱性评价[J]. , 2012, 34(9): 1761-1768. |
[15] | 石育中, 杨新军, 喻忠磊. 关中地区城市干旱脆弱性评价[J]. , 2012, 34(3): 581-588. |
|